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程慧 《海外英语》2012,(20):112-113,138
随着对于隐喻研究的不断发展,隐喻作为可以用来构建新意义和隐喻能力的示范,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隐喻能力被视为对交际能力的补充,也对语言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二语习得中的输入假设,该文论述了概念隐喻对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并证明了隐喻和二语习得都可以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这种结合型的研究对两者都有益。此探索旨在发掘在二语写作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于隐喻研究的不断发展,隐喻作为可以用来构建新意义和隐喻能力的示范,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隐喻能力被视为对交际能力的补充,也对语言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二语习得中的输入假设,该文论述了概念隐喻对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并证明了隐喻和二语习得都可以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这种结合型的研究对两者都有益.此探索旨在发掘在二语写作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隐喻对于语言教学,尤其外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帮助学习者理解加快语言技能的习得和提高,加快对语言中所附带的文化信息的获得,在学习中养成用目标语思考的习惯,促进学习者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专业认同研究的理论发展,提出了对二语习得领域中语言学习者认同问题的认识,指出对学习者,特别是语言学习者的专业认同问题研究的匮乏。阐述从共同体角度出发,使用隐喻研究方法,在二语习得领域进行专业认同问题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隐喻在人类认识新事物及其概念结构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外语教学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帮助学习者理解加快语言技能的习得和提高,加快对语言所附带的文化信息的获得,在学习中养成用目标语思考的习惯,促进学习者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二语习得的最终目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建立起了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的中介语,而母语的文化迁移和文化定型也使得二语学习者构建起一套中介文化体系.中介语及中介文化的研究对于目的语文化习得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隐喻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一门外语时,隐喻十分重要,尤其是在语篇理解中。对隐喻的认知和建构,直接反应了二语学习者的习得水平。本文以初中至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隐喻为例,进一步探讨隐喻在语篇理解中的应用,并提出关于提高隐喻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于丽娜 《考试周刊》2013,(80):83-83
语法隐喻在二语习得中是影响语言输入的重要内在因素。学习者通过接受大量可理解的语言材料习得语言。语法隐喻作用于语言输入.影响学习者对于语言输入材料的理解。进而影响他们的语言学习效果。本文通过介绍语言输入和语法隐喻的基础理论.分析了语法隐喻对语言输入的内在影响,并总结了语法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旨在帮助学习者获得有效的语言输入,并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模式,对外语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在阐述隐喻语用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认知隐喻理论指导外语教学应用范围较窄、运用不够系统全面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学习者隐喻语用能力的策略:注重中西文化隐喻差异,提高学习者的社会语言能力;注重隐喻的语篇功能,提高学习者的语篇能力;注重隐喻的原创性和新颖性,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策略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习者语言是考察学习者二语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数据来源,也是揭示影响二语习得因素的信息来源。如何分析学习者语言对认识二语习得的过程十分重要。《分析学习者语言》一书介绍了12种分析学习者语言的方法。它们对二语习得研究者和外语教师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样重要,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得以体现。对隐喻的学习仅从修辞角度和认知角度是不完整的,除了词汇隐喻理论,还要从语法隐喻理论出发,才能真正认识隐喻现象的本质。英语教材中的隐喻式表达应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看待,词汇隐喻有利于隐喻修辞格的学习以及隐喻认知能力的培养,而语法隐喻有助于培养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意义潜势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在语言学习中,理解目的语中隐喻映射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养隐喻能力促进词汇教学,即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隐喻映射的工作机制,培养学生理解那些在英语词汇中看上去相去甚远的两个义项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实验证明,教师通过对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隐喻能力并能帮助他们有效地提升词汇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金红 《培训与研究》2007,24(3):110-112,117
本文以不同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和过程。尽管它们的理论视角不同,但其成果对我国英语口语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解决如何提高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如何设计合理的口语教学步骤,如何提高口语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隐喻的理解受文化影响和语境的制约。英语短对话听力中的隐喻性表达影响着学生对话语意义的理解,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重视词汇教学和文化知识的渗透,同时要帮助学生借助语境,发挥联想,培养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式,隐喻性语言的使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及文化背景。近年来,虽然很多研究者意识到隐喻能力培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必要性,却很少关注中国学生在二语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相应质量和数量的隐喻表达。文章立足于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关注现有课堂教学环境下中国学生二语写作中的隐喻产出情况,通过有声思维、事后随访等方式深入探析其产出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隐喻作为极普遍的语言现象,不仅仅是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隐喻式词汇教学擅长于词汇的语义扩展,克服了以往词汇学习的不彻底性,强调了词汇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对外语词汇教学的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本文简要介绍了隐喻理论及其发展,通过大量实例从基本词汇教学、挖掘词语多义和英汉词汇的隐喻文化差异三个方面,探析隐喻在英文词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language learners should impro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the flexible culture atmosphere.Especially,they should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n the basis of theories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t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identit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by analyzing the case stud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learning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8.
隐喻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外语教师应树立教学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开辟提高诸如外语文化教学、词汇教学、篇章阅读等外语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imagined professional and linguistic communities available to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and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enrolled in one TESOL program. A discursive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positioning in their linguistic autobiographies suggests that the traditional discourse of linguistic competence positions students as members of one of two communities, native speakers or non-native speakers/L2 learners. The analysis also suggests that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bilingualism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particular Cook's (1992, 1999) notion of multicompetence, open up an alternative imagined community, that of multicompetent,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speakers. This option allows some teachers to construe themselves and their future students as legitimate L2 users rather than as failed native speaker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