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始于个人的努力,得益于团队的合作与交流,并最终实现于教师共同体专业成长。在知识更新如此频繁的现代社会,单纯依靠个体的力量,教师将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作为教师群体,要想获得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必须借助于设计良好的教师成长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中,教师们可以组建成长共同体,分享体验,交流思想,舒放教师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积聚的压力,最终促进自身与团体的共同成长。若教师能够经常对自我成长进行反思,教师则会不断达到心理的超越和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离退休教师由于其特殊的职业特点而构成了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老龄化社会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前提下,心理因素已经成为产生和导致致病的主要原因,心理障碍已成为威胁离退休教师群体健康的首要问题。因此,研究影响离退休教师群体健康的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并且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和治疗是一个关系到教师群体健康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中职教师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近年来,教育制度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使中职教师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身心的健康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知识共享、思维共享、智慧共享是教师群体发展素养的基本途径,智慧共享是高阶的共享形态。立足于时代之基、教师的日常生活与人类的基本理想之基,以形成智慧和增长才干为价值取向,以教师群体素养发展为动因,探寻智慧共享的意义与价值至关重要。智慧共享的主体要素是教师群体,客体要素是共享的内容、资源、环境、技术、方法等。智慧共享有个体主导、群体主导和组织主导三种机制,对教师群体的精神世界、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形成三维重塑。  相似文献   

5.
环境与人是息息相关的,它会制约人的发展,同时也会推动人的发展。对于教师群体而言,存在他们特有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从教师群体出发,为教师群体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生态环境,安逸的自然环境、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从而带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苏联,教师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他们的劳动受到高度评价。据介绍,苏联有15万名教师被选为各级苏维埃的代表。苏联于一九七四年建立了每隔5年一次的教师评定制度,并对那些教学教育工作成绩显著和从事教学法工作有经验的教师,授予“一级教师”和“教师——教学法专家”的称号。这样的教师必须是师范毕业生,并具有不少于5的年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7.
教师公信力下降,是当前教师群体面临的重要问题,其成因主要是社会对教师群体的期望值过高、教师群体的职业压力过大以及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动等。要解决教师公信力下降问题,就要对教师公信力问题进行多维度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从多个层面增加教师公信力,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超越单一视角,从教师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双重视角研究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在阐释新时代教师社会地位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教师社会地位测量的指标体系,并据此分析不同群体视角下教师社会地位的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教师对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同普遍低于公众对教师的他者认同;不同群体视角下的教师社会地位存在区域差异;对教师社会声望的排名差异是两群体评价不一致的主要来源;公众高估教师的实际工资,进而高估教师工资的行业位次;教师和公众在感知教师职业受到的群体尊重上存在差异;公众认为教师职业对本地年轻人有较大吸引力,教师群体更愿意鼓励学生成为教师。据此从政府、媒体、家庭和学校多主体角度给出提升教师自我认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在历史发展中长期积淀下来的价值——规范系统,便形成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既是社会文化的体现,又是社会文化的选择者和创造者。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教师文化呈现出一些新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示范群体,古已有之,它是指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那部分人群。高等院校加强教师示范群体建设体现着教育活动的特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表是教育行为和教师职业的特殊属性,它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示范和引导功能。教育具有国家、社会和全民性,决不是某个学校和教师的个别行为。因此,实现教育目的需要群体素质全面优化的教师的积极参与。一、高等院校教师示范群体内涵探讨从广义上讲,高校教师示范群体应包括教师、行政、教辅和后勤服务人员。示范的核心内容是对道德的认知和实践。育人是艰辛复杂的社会劳动,需要素质全面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张湘洛 《教育探索》2006,(10):121-122
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群体的职业紧张普遍偏高,并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认知的不同,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紧张偏高是职业特点、本土原因和个体因素所引起的,其中长期形成的社会期望和中国特色的教师文化加剧了教师的职业紧张。应当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矫正社会偏执,克服教师职业中的消极因素,从主客观两方面积极舒缓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紧张,改善目前教师群体的心理现状。  相似文献   

12.
大哲学家康德早就告诫过人们:“不要把人当成手段,应该把人当成目的。”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调动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才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在这里,我们必须着重指出,重视对教师的管理,首先就要重视对教师群体的管理,重视教师群体社会心理气氛的建设。 一、教师群体社会心理气氛的含义与特点 所谓群体的社会心理气氛。是指群体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从事的社会活动以及群体间各种隶属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师身份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师身份究竟是什么,它有多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这些问题一直以来在国家统治者、教师群体、社会一般公民之间都存在广泛的争议,不同的群体对教师身份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这些期望反映了教师身份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异,也反映了教师身份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4.
合理确立教师的法律地位,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也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立法将教师作为与其他专业人员无异的一类群体,在法律地位上没有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也没有呈现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性质学校教师群体的差异性,导致教师管理实践中问题和争议频发。教师职业源于现代国家公共教育体系建立的需要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与其他类型专业人员最显著的区别即在于教师职业的公共性,而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性质学校教师群体的公共性强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应以教师职业的公共性为分析基础,以公共性强度差异为划分维度,确立不同教师群体的法律身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师与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以公共性保障及其与自主性的协调为目标,确立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科学设计教师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5.
教师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一个具有独特性的群体,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相异于其他群体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教师与劳动对象相互之间独特而微妙的双边关系,使教师群体充满了神秘而奇妙的专业特质。教师群体又以其特有的方式——教师文化,使人们充分感受教师的职业味和教师专业的魅力。一、教师文化的内涵教育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有着自己的文化特征。教师作为学校这一社会组织的主要群体,有着非常显著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教…  相似文献   

16.
探讨教师群体的社会支持、心理求助的现状及相互关系.采用心理求助、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教师进行调查.教师对心理咨询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并不是很高,出现心理问题倾向于自己解决.教师在遇到烦恼时主动倾诉和求助的态度和积极性不高,教师群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低.教师的年龄、工龄与社会支持、心理求助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不同职业教师的心理求助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化,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日益成为热点和焦点,这说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和期望与日俱增,这种现状导致教师心理健康和社会要求之间形成循环互动的关系,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提升和进步。本文从教师与职业、学生和自我认知的角度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维护能力,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师文化研究新取向:教师新专业文化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文化是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群体而言所具有的共有的观念与行为,是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教育环境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教师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独特成分,具有与其他社会文化不同的自身独有的一些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教师文化的再造问题,而教师新专业文化中具有自觉性和合作性两大特征。从教师文化研究的新取向理解教师文化对于教师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教师自觉性和合作性专业文化的确立及其实践为我们重新认识和探索教师专业的特征开辟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师身份究竟是什么,它有多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这些问题一直以来在国家统治者、教师群体、社会一般公民之间都存在广泛的争议,不同的群体对教师身份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这些期望反映了教师身份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异,也反映了教师身  相似文献   

20.
中职教师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近年来,教育制度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使中职教师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身心的健康受到很大影响。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促进他们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而且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的客观要求。下面针对这一问题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