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IPv6为组播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机遇,因为所有的IPv6主机都支持组播且不需要进行地址转换。组播的应用可以节省大量的网络带宽,使得视频会议、网络电视等应用能更好地发展,对于宽带网络用户而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然而组播的管理和部署相对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研究IPv6下的组播及其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和IPv6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会出现IPv4和IPv6共存的混合环境,在IPv4和IPv6环境的边界设置IPv4-IPv6组播网关,并通过此网关来传递组播数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组播技术自提出以来已经过20多年的研究努力,至今未获得大规模的部署。然而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Internet协议IPv6规定组播技术是网络必须要支持的技术之一,因此IPv6组播技术的研究和理论成果也越来越多。这篇文章追踪当前IPv6组播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IPv6组播技术的研究难点,并比较各种方法、分析其优缺点,最后提出下一步IPv6组播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和IPv6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会出现IPv4和IPv6共存的混合环境,在IPv4和IPv6环境的边界设置IPv4-IPv6组播网关,并通过此网关来传递组播数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有的IPv4/IPv6过渡技术的分析,采用6PE技术实现了IPv4/IPv6组播过渡。对于用户端设备只要支持IPv6,只要求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修改,对其他部分没有要求;对于运营商来说只要升级PE路由器,不需要改动原有的IPv4 MPLS网络核心设备,因此是一种简单高效的IPv4/IPv6组播过渡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SDN(Software Deftned Networking)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其主要思想是将网络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来实现对网络的管理和控制。本文在SDN框架基础上做了IPv4与IPv6互联技术的研究,设计了基于SDN的IPv4和IPv6互联系统。在该系统中利用SDN的技术手段,用控制面提供的标准控制接口编写IPv4与IPv6互联的应用软件,实现IPv4数据包与IPv6数据包的协议翻译和地址转换,然后将其安装配置到SDN控制器中。这种方式不仅配置起来简单方便而且不需要对原有IPv4和IPv6的网络设备做功能上的改动。当不需要IPv4与IPv6互联的需求时,只需从控制器中移除IPv4与IPv6互联的功能即可,对网络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7.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其主要思想是将网络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来实现对网络的管理和控制。本文在SDN框架基础上做了IPv4与IPv6互联技术的研究,设计了基于SDN的IPv4和IPv6互联系统。在该系统中利用SDN的技术手段,用控制面提供的标准控制接口编写IPv4与IPv6互联的应用软件,实现IPv4数据包与IPv6数据包的协议翻译和地址转换,然后将其安装配置到SDN控制器中。这种方式不仅配置起来简单方便而且不需要对原有IPv4和IPv6的网络设备做功能上的改动。当不需要IPv4与IPv6互联的需求时,只需从控制器中移除IPv4与IPv6互联的功能即可,对网络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8.
针对网络视频的特点,从QoS、组播、安全性等方面阐述了IPv6对网络视频功能支持的新特性,以及IPV6中支持视频通信的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上半年,CNGI-CERNET2网络在稳定中有所发展。首先,就IPv6的大环境而言,由图1所示,2012年12月CNGI-CERNET2网内IPv6路由表前缀总数为1万2千条左右,而到2013年6月增加至1万4千条。这说明IPv6网络的普及工作正在稳步开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开始接触并使用IPv6。  相似文献   

10.
该先就IPv6及其组播技术作了简介,接着论证了组播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了一个IP组播远程教育的实现模型;最后对IP组播应用于远程教育的效果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IPv4网络和IPv6网络相互通信的问题,介绍了NAT-PT机制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Libnet和Libipq实现NAT-PT机制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运用这种方法,IPv4主机和IPv6主机可以自由地相互通信。  相似文献   

12.
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已成为网络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IP网络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IP网络中支持多媒体通信存在问题,阐述了多媒体通信的特点、关键技术和IPv6基本特性,讨论了IPv6的多媒体通信机制及其服务质量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IPv6协议作为互联网的新一代通信协议,保留了Ipv4的很多特性,提供无连接服务,使用数据报交换信息,IPv6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从IPv4到IPv6的过渡。本文介绍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的基本过渡技术工作原理,重点描述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和基于SOCKS的IPv4/IPv6过渡技术等,同时设计实现基于IPv6技术的域名系统。  相似文献   

14.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协议替代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协议是必然趋势,协议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基于IPv6协议和IPv4/IPv6协议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改进了Boyer-Moore(BM)算法,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现了基于IPv6协议的入侵检测功能,且改进的算法提高了系统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从IPv6在国内、国外的发展现状、技术演进等方面阐述了IPv6技术,并从IPv6的产生和技术特征方面着重分析了IPv6技术的演进过程,详尽介绍了IPv6与IPv4的区别,以当今网络的发展趋势充分论述了IPv6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代替IPv4,成为主导.  相似文献   

16.
张涛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4):112-1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IPv6逐步的应用,全球互联网络出现了IPv4和IPv6两种不兼容网络共存的局面。但IPv6最终要完全取代IPv4,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共存的过程中,使用NAT-PT转换网关技术可较好地解决IPv4节点和IPv6节点相互通信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转换网关的工作机制,并探讨了机制中各个模块的实现方式,讨论了转换网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便携式终端的不断增加,移动节点希望在任何位置接入IP网络,并且在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与网络的透明连接。IPv6已经被广泛接受为下一代互联网的IP标准,并克服了IPv4的一些关键缺点。文章介绍了IETF移动IP工作组对IPv4的移动性支持提出的一系列补救性措施,分析了移动IPv4实用化存在的关键难题,剖析了移动IPv6的路由机制,详细讨论了IPv6支持移动性问题的新特性,最后提出移动IPv6仍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IPv4, the workhorse protocol of the currently popular TCP/ IP protocol suite, is fast becoming obsolete.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the Internet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has required the creation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IPv6. IPv6 is much more flexible and promises to take care of the address space and security issues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In this part we explain the new features introduced in the emerging Internet Protocol standard and why they have been introduced. Harsha Stlnath is currently pursning his MS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 at the Center for Advanced Computer Studica (CACS) in University of Loulsiana at Lafayette, USA.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networking with an emphasis on wireless networks, distributed databases and data mining  相似文献   

19.
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4地址资源的短缺决定了基于IPv6技术的网络时代的必然到来。文中主要分析了IPv4面临的问题、IPv6的优势、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IPv6发展的思考等,试着探讨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移动IP的切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移动性支持的角度。介绍了当前的移动IPv4技术和新一代的移动IPv6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移动主机切换过程现有的几类技术及其工作原理。如IPv4的低延迟切换技术和IPv6的无缝切换技术。以及MIPv6的层次切换技术。文章将提高移动切换性能途径归纳为分组缓存、组播和由第2层移动触发切换的技术。并提出路径绑定,注册和地址簿通知两项方案,最后讨论了移动IP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