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唐宋诗歌地理中的庾岭梅花,因其地理空间和形态审美特色,具有梅信之始、华夷分野、贬谪之地理时空坐标的文化意义,承载了唐宋诗人对岭南的地理文化体认和他们的历史意识、人文情怀、政治抱负、人格理想等多重文化内涵,是唐宋诗歌中重要的文化意象之一。在唐宋诗歌中,庾岭梅花不仅作为一个地景给人留下地理空间感、场景感,它更是唐宋诗人心中的某种象喻,亦是唐宋文人一朵别样的生命之花,它诗性地展现了唐宋文人别离与思归、忧国与归隐、怨愤与旷达的二元之生命情怀,以及他们家国通一之人文精神,既加深了唐宋南贬诗歌的文化内蕴,又丰富了唐宋孤山梅花所奠定的梅花意象“清”之人格意味与美学品格。其彰显的家国通一的儒家“仁”之精神,与孤山梅花彰显的自由自适之道统精神相合,在唐宋诗歌梅花意象由物色形象向人格图腾的诗性嬗变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文学有很多典型意象,唐宋诗词中的"夕阳"意象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被诗人借于抒发自己的人生领悟。"夕阳"意象是一个糊涂的意象群,它吸附融汇了诸多的情感要素,在深沉的历史感的背后展示着广阔的文化背景。在诗人的笔下,思乡送别的感伤图景中夕阳被涂抹上了离愁别恨,而当夕阳的审美淡化了生命的悲凉,夕阳又因此获得了静谧温馨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梅花意象是稼轩词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景物描写类、借景抒情类和托物言志类三大梅花意象源于辛弃疾罢官闲居的生活,传统文化及其英雄人格的深刻影响。梅花意象体现了辛弃疾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和真诚友情,不仅显示了辛词的人格魅力,而且蕴含了一定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4.
凄怨是李贺诗歌核心意象群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自然、社会、神怪三大类意象中。凄怨特征的成因,从审美的层面上讲,是由于突出所描物象悲惨的命运、悲怨的情态、凄清的环境造成的;从创作的层面上讲,是诗人心态和情感外化的结果,归根到底是理想与现实冲突导致的悲剧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这首《咏梅》是咏物诗中的名篇,诗人表面是写自然界的梅花不畏严寒,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实际上是赞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独具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其通的地方。梅花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即寄意于物,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6.
“诗人所爱之花,又以梅、兰、竹、菊四者居多,四者之中,梅又具竹之清瘦,菊之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梅也自然成为一个历代文人吟咏不息的审美意象,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如古人诗词中常出现“月亮”的意象,用以表示皎洁、清冷、团聚、离散的情调。在唐宋诗词中,诗人们除了爱用月亮作意象外,还较多地使用了“杨柳”的意象来表达各种情调。下面以唐宋诗词中的名句为例,略谈杨柳在古典诗歌中的具体意象。一.生意盎然、绿阴凄凄的早春意象在众多植物中,杨柳抽丝发芽是较早的,因此常为敏感的诗人捕来作  相似文献   

8.
在对莎剧意象的研究中,人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即许多意象和意象群都以对立组合的形式,成双成对地出现,形成一组组自然对称的意象组合。这些意象相互对照,相互作用、相生相克、相反相成,形成莎剧意象独特的内在和谐与统一。雨果称道这位擅长运用对称对比手法的大师说:“他的每一个字都有形象,每一个字都有对照,每一个字都有白昼和黑夜”,“莎士比亚的对称,是一种普通的对称,无时不有,无处不有;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对照。”这是永远存在的正反,这是最基本的对照,这是永恒而普通的矛盾,这种对立对称是那么贴切自然巧妙和谐,谁也不能分割和去除,谁也不能替代和否认。在此我们把它视为莎剧意象区别于其它诗人、戏剧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
自然意象指的是创作主体将内心的思想情感赋予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并使其服务于整个语篇形式和内容的客观物象.自然意象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在韩礼德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以唐宋贬谪诗词为语料,对贬谪诗词中的自然意象进行分析,认为自然意象能够将诗词有效地衔接成一个完整的语篇,同时为贬谪诗词语篇衔接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自然意象,是洛夫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且最具诗人匠心的意象。在众多的自然意象中,月意象和雪意象是洛夫着力塑造的两类意象。它们融古典情思与现代诗歌技巧于一体,是诗人人生观与创作观的体现。不同创作时期,洛夫诗中的自然意象的选择与表现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这是诗人创作理念调整,也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自然意象,是洛夫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且最具诗人匠心的意象。在众多的自然意象中,月意象和雪意象是洛夫着力塑造的两类意象。它们融古典情思与现代诗歌技巧于一体,是诗人人生观与创作观的体现。不同创作时期,洛夫诗中的自然意象的选择与表现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这是诗人创作理念的调整,也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雨"作为一个具体的意象,往往被诗人赋予多种多样且浓郁的情感,因此"雨"意象具有多样性。根据诗人所赋予"雨"的主观情感,将"雨"意象分为喜雨、愁雨两类,并进一步探讨"雨"的意象群,分析"雨"及其意象群的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唐宋诗中“海”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诗中意象十分巧妙而丰富,本文通过对唐宋诗中有关"海"的诗歌意象的梳理,从而体会在中国独特地域视野所形成的传统文化视角下,那一时期世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心态,以及唐宋诗中"海"的意象所表达出来的诗人思想情感意蕴,并在对"海"意象进行文化和审美的双重分析中,体会其局限性及所造成的时人的隔绝心理。  相似文献   

14.
华莱士·斯蒂文斯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派诗人之一。他常常被称为"诗人的诗人"或"批评家的诗人"。他的诗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对意象的使用。意象的丰富使他的诗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象征体系。斯蒂文斯惯用的意象有如荒野和坛子,海洋和歌,乌鸫和想象的方式等。仔细观察,这些意象都是对立的。荒野,海洋,乌鸫这些都是属于大自然的,是自然的创造。而坛子,歌这些都是属于人为的,是人类艺术的创造。这些对立的意象构成了斯蒂文斯诗歌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即艺术和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在斯蒂文斯很多的诗中都有体现。本文试图分析斯蒂文斯的著名诗篇《罐子轶事》来探讨他笔下艺术和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诗歌意象,作为诗歌的艺术单位和诗歌审美的个体特征。是诗人生活体验的表达,审美情趣的体现,创作个性的媒介,也是诗人生命意识的寄寓,文化精神的蕴涵。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源于诗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双重心理体验和文化积淀。荣格(Carl Gustav Jung)说:“一位具有特殊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精神生活所具有的集体性,通常都远远超过个性。  相似文献   

16.
冯延巳词由自然意象群和室内外建筑与装饰意象群两大意象群组成。词的意象选择与前代词相比有突出的变化。总体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意象群特征,意象组合崇尚清雅,同时带有明显的萧疏、衰飒、孤寂之感。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王维与俄国诗人丘特切夫的诗歌风格,都清新优美而又含蓄深沉,喜用明月、白云、落日等自然意象,具有“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他们创作意象并置的无动词诗,且都表现出早年热爱人生、渴望有所作为,中晚年比较消极悲观的人生内容。他们都是自然诗人、哲理诗人,试图透过自然探索人生之谜。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社会文化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个性、经历、人生态度以及禅宗思想与谢林哲学的近似有关。  相似文献   

18.
"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爱、钟情的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我国古代的"酒诗"以其特有的风貌影响着后世的诗词创作。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唐宋诗人在其创作中都有意无意地演示着才情,这就使得“才情”的意义由心理现象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化为思维的特征。还着重论述了才情的演示是与想象、联想一同展开的;是在意象与立体思维中包孕着的。  相似文献   

20.
意象群研究是一个久被忽略的话题。袁行霈认为,一个诗人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建立了独特的意象群。通过研究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惯用意象“树”“花”“鸟”“雪”和“牧场”的复现和蕴涵,本文认为弗罗斯特形成了自己的意象群,堪称现代美国的新英格兰田园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