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孔子,我们应该给予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应该看到,孔子在他的乐教思想中特别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要用音乐来"和民声""治民心".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确实是具有"兴邦定国"的积极作用.当然,现在看来,孔子的思想是站在贵族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的,并且,孔子过分强调了音乐为政治服务,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音乐的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2.
《礼记·乐记》对音乐的本源与产生过程有详细的阐述,其音乐本源论——“物感说”具有明显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比西方的“模仿说”前进了一步.《乐记》是中国最早以“气”论文艺者,它以“气”论述了音乐的审美特征,论述了音乐与人的气质个性、道德情操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作用.《乐记》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主张以“德音”教化民众,并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3.
音乐赋是一种描写音乐、舞蹈等内容的文学作品.汉晋音乐赋在描写音乐、舞蹈等内容的同时,也担负着政治教化与娱乐两大社会功用.汉晋音乐赋的政治教化功用常与"移风易俗"的伦理说教联系在一起,并试图通过音乐、舞蹈等内容的描写,来净化人心,从而有助于立身、立国.同时,汉晋音乐赋也注重追求音乐的娱乐功用,描写乐舞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在汉晋阶段,音乐赋的这两种功用常常交织在一起.到了六朝,音乐赋的娱乐功用渐渐取代了政教功用而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4.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和"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和”为美是嵇康《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的核心。“和”在哲学的层面是指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它体现了宇宙生成的法则和规律。音乐代表了这种和谐统一,“和”美是音乐追求的最高理想。嵇康以“和”论乐,认为音乐的本体是与时代政治和人的情感无关的自然之和;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上,认为音乐与情感并无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对应关系;音乐除了移风易俗的教化功能外,还具有“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5.
漉行音乐进入高校课堂,改变了以往传统音乐的教学,其独特的教化功能,对学生个体内部和外部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探讨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该课程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分析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荀子·乐论>中曾说:"声乐之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就是说音乐对人的教化是迅速而深刻的,它是靠对人的陶冶而不是靠外在的规范和限制来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荀子·乐论》中曾说:"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就是说音乐对人的教化是迅速而深刻的,它是靠对人的陶冶而不是靠外在的规范和限制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和欣赏是音乐学  相似文献   

8.
挖掘桐城文化中的"教化"思想,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和营养因子.分析了桐城文化中的"教化"思想,认为治国之本在于治民,治民之本在于治心,良善政令不如善教得民之多.具体表现为兴办教育,振兴文教,督学教谕,倡议"教化",以"文"化人,陶冶"性灵",教化民众,以"德"谋"得"等.促使民众懂礼义、知廉耻、尚道德,形成一种持久稳定的精神意识和行为习惯,以实现桐城文化中的教民、化民和移风易俗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9.
印度音乐是世界艺术之林中一个耀眼的部分,神秘的印度音乐文化给人一种轻歌曼舞无尽时的浪漫感.中国和印度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历史上的音乐文化交流密切,再加上近年来很多中国学生和学者在印度的留学与研究,中印之间的音乐文化对彼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印度音乐的独特魅力中,笔者受到了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化的实质就是开拓,涵厚,化通我们的精神空间."(詹世友《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而艺术审美则对于人的精神有着深刻有力的影响,在人们为提高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它能净化人的灵魂,从总体上感发,激励,升华人的精神,使人摆脱昏庸猥琐的境地,变成一个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从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审美和艺术的教化作用.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对于人的精神的影响特别深刻有力,所以审美和艺术在人们提高其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价值是使人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然而随着教育之人文性、当下性、教化性、自由性和共通性的消失,教育出现了现代性的危机.如何让教育丰富鲜活起来,如何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声无哀乐论》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嵇康提出了"声无哀乐"、音乐"自律"等美学观点。他认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的主观情感无关,不能表现感情也不能唤起人相应的感情,是独立的存在,不会为人的意志而转移。同时,他也肯定了音乐移风易俗、娱乐和养生的作用,但是否定了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乐论>是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系统总结,其思想对以后两千多年的音乐美学都有深刻的影响.<乐论>的社会功用主要是:乐以遭乐;肯定音乐在战争中的作用;教化人心,陶冶性情;调和矛盾,促进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两晋时期,描写乐器、舞蹈、歌唱等的音乐赋创作繁盛.多数的音乐赋在音乐的道德教化与审美趣味方面并没有明显的脱离传统“乐教”思想的现象,虽然在某些作品中也表现出“新声顺变”的倾向,但从音乐赋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视音乐社会功能的倾向可以看出,儒家的礼乐教化传统仍然在顽强地延续,重视音乐教化作用与政治功能的文化传统不会因为两晋文化“缺乏崇高精神”而轻易中断,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社会群体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文化事象,作为人的文化创造物,它不可能脱离生态环境孤立存在,而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不断演变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正是特定生态环境的产物,是民族精神的活化石.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特别是在无文字的民族或村落里,民族民间音乐是叙述历史、传授知识、教化人伦、交朋结友、祭祖祈福等活动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它既是一种民俗形式也是一种民俗内容,深深地寄寓了民族文化精神和历史心理情结.因此,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文化生态学的考察,对现代音乐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音乐不容易为人听懂、音乐是否需要被人听懂、听懂音乐的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听懂"的误区.从感情的重要方式需要我们听懂探寻听懂音乐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说"孝道"     
中国与西方关于国家的概念不同,中国以家为国之本,因此孝文化成为经国之大业,可见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为人类世界贡献的最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字从"耂"从"子",先有"耂"而后有"子",所以"孝"之本义,乃是爷爷对孙子的教化.孙子不听教化,则爷爷可以用"卜"去敲"攴",这便是"教"."教"的目的是要弘扬孝道,"孝"的目的是要传延种族.正是这种强大的教化作用,使中华民族作为泱泱大国,绵亘不息.  相似文献   

18.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书与文章似乎汗牛充栋,大家都会谈到欣赏中何为"听懂",也即有效教学的问题.为此,对欣赏的方法和途径也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意见.比如有些论者特别强调聆听音乐本身,认为就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样,听的遍数多了自然也就对音乐有了很好地理解;也有一些人比较重视音乐本体的分析,认为只要感受音乐本体要素、理解音乐的结构,就能很好地把握住音乐;还有的非常关注音乐的相关背景,认为这是准确理解音乐的前提;更多的则是把这几个方面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更深入地欣赏音乐.笔者认为,对音乐欣赏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索是必须的,全面理解和把握音乐是"听懂"的保证.眼下对何为听懂音乐的讨论,某些观点已经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甚至认为只要去体验和想象就行了,听懂与否不是个问题.这事关音乐欣赏教育的根本,值得深入探讨.这里,笔者主要想结合一个音乐案例,谈谈这个大家都非常关注又众说纷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性未善,待教而为善,这是董仲舒思考教化何以可能的逻辑起点.在他看来,"未善"的人性是个"质朴的东西",它包含着潜在的"善质"和"恶质".教化在潜在的"善质"和"恶质"向现实之善恶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一方面使潜在的善质转变为现实之善,另一方面抑制潜在的恶质转变为现实之恶.而这个"未善"的人性对应的是广大的"中民之性",教化好这一部分人,对于大一统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谈论卢梭的音乐思想和音乐美学,绕不开发生在法国18世纪50年代的"喜歌剧之争",卢梭的名字是和其联系在一起的.卢梭是反对法国传统艺术理论的代表人物,力挺音乐艺术理论革新.在卢梭看来,音乐的美在于自然,在于和自然的和谐或一致,即它要符合自然本性,因此音乐要模仿自然,模仿是音乐的重要形式.同时,音乐是情感的表征,音乐美的极致在于唤起人的情感.而音乐表达情感的关键是旋律,只有旋律才能充分表现人的情感.针对"喜歌剧之争"与卢梭的音乐美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