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树立课程传播意识。课程传播意识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其核心是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教师的课程传播意识内在地包含主体意识、内容意识、过程意识、媒介意识及效果意识等。教师课程传播意识的培养与生成要求教师秉持宽泛的课程意识,树立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与技能以及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程意识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当前课程实施实际看,教师树立课程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有助于教师树立大局观、整体意识,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从而高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使英语课堂教学陷入种种尴尬之中。为了使教师看得更远,飞得更高,重建英语教师的课程意识非常必要。应该重建英语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建构生成课堂,树立发展性课程评价观,整合课程"三维目标",促使"三维目标"的落实,重建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课程意识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程意识要求教师要更新传统的学生观、教材观和专业发展观,对课程的本质、规律与特征有全面的认识.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会经历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产生焦虑无助、冲突适应和创造再生的不同阶段.教师课程意识的建构需要得到专家、同事、学校、社会和自我研究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确定之后,教学(课程实施)就成为工作的重心和中心任务。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来看,树立课程意识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有助于学校、教师树立大局观、整体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校、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从而高质量的实现教育目的。树立课程意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必须突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要不断地富有策略地学习。  相似文献   

6.
教师课程意识本质上是内隐于教师个体的动态课程文化观,它主要由教师的课程主体权力意识、课程价值反思意识和课程资源敏感意识构成。不断革新的课程意识有助于促进外语教师课程观更新、个性化专业发展和课程实践优化。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创生外语教师新的课程意识的基本途径是:倡导反思性教学,开展叙事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7.
课程概念的演化要求历史教师转变课程意识。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认为现阶段我们广大的历史教师要有敢于突破“教科书本位”和“教师本位”的课程意识;要重视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8.
课程意识的涵义、价值与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的内涵可以从目标意识、资源意识、过程意识以及评价意识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教师的课程意识具有鲜明的特征。课程意识是连接课程理念与课程行为的桥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迫切要求。重塑课程观,增强反思能力是形成课程意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茹红忠 《教育文汇》2013,(24):27-28
摘要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从本质上说一种课程研发。教师是课程资源的研发者。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明确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中,要反思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策略。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正在实施的课程系统的认识以及对即将实施的课程进行的规划。新课程倡导课程功能的转变以及提出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树立并提升课程意识。教师树立课程意识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念缺乏很好的理解,必定会阻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落实。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为我们带来了改革的理念,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自组织、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多元的评价观三方面谈校本课程开发,给广大教师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课程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与自觉性,不断树立和更新自己的课程意识。教师需要树立三种课程意识:课程主体意识、课程动态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教师的课程意识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向更具发展性和针对性的方向转变,向更具创新性的方向转变,向更具协作性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强调了英语教学课程意识的重要性和作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应当注重教师对课程意识的关注.课程意识决定了课程观,而课程观对教学观有决定作用.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产生了新的学习观.外语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自主学习观念的相互融合,对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课程意识及其作用着手,阐明课程意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幼师升格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强化的三种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师升格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站在高等教育的视野下,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来把握自身的教育教学,把自己当成课程的设计者、构建者和实施者,树立动态的课程创生观.为此,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意识、课程意识和主体意识,升格后的幼师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就是教师自觉地、积极地进行课程决策的心理倾向,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制约教师课程决策意识的内在因素主要有教师的价值观、知识观和教师观。提高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的主要途径有培训、交流、反思性实践、课程研究和文化浸润。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   总被引:105,自引:0,他引:10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烈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反映和“课程哲学”,而课程观是课程意识的核心。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在教育中的行为方式、存在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教师的课程意识内在地包含着教师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要求教师转变课程观念 ,具有反思性实践能力 ,学校应重建学校课程制度  相似文献   

17.
教师重构课程,是教师对课程的多次改造和优化实施,是教师理解与实施课程的动态过程。教师重构课程是形成课程价值观的整体意识,是表达课程话语的改进过程,是践行课程逻辑的系统方法。教师重构课程以提供最适合的课程、坚守学科属性、体现教师个性、实现自我与学生发展为价值追求。唤醒教师课程重构意识的策略包括强化生成意识,以彰显教师风格为重构目标;树立权利意识,以整合文本(教材)资源为重构途径;增强效率意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重构保障;弘扬反思意识,以有意义的教育生活为重构成果;拓展空间意识,以丰富教师职业圈为重构生态。  相似文献   

18.
开发校本课程是我国改革传统课程、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一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课程开发的方向,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辩证的学生观和科学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案意识,而课程意识淡薄。基础教育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它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与以往的课程观有较大变革。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理解为教师教的教材,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  相似文献   

20.
课程意识作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话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深刻理解课程意识。现象学教育学的产生为探析教师课程意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生活世界是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的源泉,反思意识应该成为教师课程意识的重要形态,交互主体性能够促使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教学机智是教师课程意识向课程行为转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