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智能的发展和身体素质增强的过程,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严峻。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基础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当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和道理,也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这是培养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在地理课堂上渗透心理教育的方式,以更加人文关怀的方式授课,不论是从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还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是教育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运用在教学当中,并且取得成效,这不仅是理性思考的行为,更是感性的作为。一、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增色  相似文献   

3.
朱华平 《学子》2014,(9):18-19
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当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和道理,也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这是培养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在地理课堂上渗透心理教育的方式,以更加人文关怀的方式授课,不论是从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还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是教育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运用在教学当中,并且取得成效,这不仅是理性思考的行为,更是感性的作为。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教学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重要的不是给学生灌输多量的知识,而是揭示知识的结构,学会学习的方法.要建构、把握、阐释、驾驭知识的结构,需要有一种比知识更为重要的--学生的素质,即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塑造人格、陶冶性情,培养解放个人的自由自觉的创新精神.而所有这些改变都关系到师生关系的处理,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担负祖国建设的人才。加之当今国际对创新精神的强调和追求越来越紧迫。因此,作为我国新时代的人才不得不具备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前人的研究成果,更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使得学生不但能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更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12):16-17
所谓留守学生,其实就是一些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忙于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看管自己的孩子,就把孩子留给亲戚或者是爷爷奶奶们帮忙照顾,虽然这样确实能为留守学生的父母减轻压力,但是把孩子留给亲人朋友带,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因为父母的陪伴与教育,才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点。同时,随着现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随之在不断的增加,久而久之,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发泄,找不到人倾诉,那么,堆积得久了,就会造成心理上出现问题。因此,当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里,大力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也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人的道德品质和潜力发展,并从全新的视角来对学生心理进行探究。学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国家对健康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面对如今这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我们必须要密切关注的事情。基于此,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从留守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去分析和研究,而学校的老师要不断地去加强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品质,大力开发学生心理的潜能,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要多给留守学生足够的关心,还要给学生制造一个健康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不断地帮助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并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俊 《成才之路》2011,(14):37-3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我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依据新课程改革精神,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习质量、心理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1.开设心理健康课,追求真善美。心理健康课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学校各班间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使心理健康课正式纳入了课程,并且每位班主任都是兼职的心理辅导员,使心理健康教育走上了正…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学生具备学习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关键要在实验教学中把握学生心理,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素质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的学习状态。本文就心理疏导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开展创新教育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教育意识。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认为,对一件东西的爱好是由知识产生的,知识愈准确,爱好也就愈强烈。由此可见,只有继承得好,才能有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注重知识的发展、联系和应用。要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立体思维习惯,要将重知识的积累转移到知识创新上来。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多提几个“为什么”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如果教师能欢…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心理问题也在与日俱增。初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原因,许多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问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也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业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笔者就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一下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校园迷茫现象主要表现为政治意识弱化与理想信仰的迷茫,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社会公德与校纪校规意识淡漠并且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情感,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或对自己所学习内容产生迷茫。克服大学生校园迷茫现象基本途径和方法是:积极发挥社会教育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积极有效地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我们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为学生营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一、“创造性”概念在学科教育中被庸俗化的表现尊重个性是让学生获得精神解放 (心的自由 )的前提 ,只有精神愉悦且充满好奇心的学生 ,才能够达成“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课程目标。“学会学习”、自主发展 ,一是源于对学习成就的渴望 ,二是通过学习信念的养成 ,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觉的探索行为。历史教育提及的“创造性”当以此为基础 ,着重培养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现代的社会公正 (人文素养的精髓 )意识 ,而非一味地追求“求异”的思维效果。“历史研究”(或历史探究 )自古即是个“有闲的学问” ,没有“经济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强化心理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本文试图就中小学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实施健康人格教育方面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一、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意义当前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借助学科学习让学生培养学科素养,并能通过对知识的探究,提高自己对外界问题的解决能力。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知识的学习促使自己健全人格的养成,以此保障教育的实效性,也为自己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现象不具形体,无法直接观察到,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新教育大纲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同时指出“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一、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也可以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健康要提高教学过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正效应,减少和消除负效应。 1.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各科教材内容均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它们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例如初三英语第42课在讲授爱迪生一课时,不仅让学生学习爱迪生勤于动脑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同…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了"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而它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时,要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习惯和个性等心理品质进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成名当趁早。在追求成功立名的当今社会,人们更是普遍人为今后要出人头地当从孩子抓起,尽可能地填塞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或信息,强调认知教育。而加强对孩子的性格培养,也成为一项最基础的教育功课。相较于信息填塞式的教育,性格培养或者人格毅力的培养,将在孩子的个人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为孩子追求卓越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