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2 毫秒
1.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历史以及现状证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只有从招生考试管理体制、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才能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关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切实确立招生单位和导师在硕士研究生选拔和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考试机构提供专业化的考试服务,政府部门负责宏观调控和监督;考试形式应改变目前每年一次的"初试+复试"两阶段考试为一年多次初试,成绩几年内有效,考生携初试成绩到招生单位申请复试的两段制考试;考试内容方面,初试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试,由考试机构主办,重在测试考生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培养潜能和专业基础知识,复试的基本要求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确定,最终录取应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大学本科成绩、科研成果或论文等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2.
关于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考试招生管理体制到考试形式、考试内容等方面全方位展开。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切实确立招生单位和导师在研究生选拔和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考试机构提供考试服务,政府部门负责宏观调控和监督。完善初试+复试两阶段考试方式,其中初试为全国统一考试,变选拔性为水平考试,由考试机构主办,一年举办多次,成绩几年内有效。重新设置初试考试科目,重在测试考生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培养潜能和专业基础知识。根据招生单位对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考生携初试成绩到招生单位申请复试。招生单位以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大学本科成绩、科研成果或论文、专家推荐信、身体健康状况等综合评定和录取考生。  相似文献   

3.
《河北自学考试》2003,(1):33-33
教育部去年发出《关于调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通知》,决定从2003年起,调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以适应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国家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段。初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5门,均为笔试(含用笔试形式表达的外语听力考试);复试的要求和具体方式由招生单位根据当年国家的规定和本单位考生情况确定。从今年起,初试科目中的专业课将放到复试中进行,其余各科的考试方式与2002年的相同。在所保留的4门考试科目中,…  相似文献   

4.
我国硕上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为笔试,由招生单位根据考生的答卷对考生的理论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预测和评价。初试成绩达到最低录取分数线,考生才可以参加由各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复试通过,考生才能够被正式录取为研究生。我认为,目前这种选拔研究生的办法存在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任务,作为研究生教育第一环节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旨在选拔优秀人才,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由国家组织统一考试,而复试由招生单位组织。  相似文献   

6.
经过三十多年持续不断的改革探索,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渐趋完善,招生考试类别和形式日益多样,从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一统天下发展到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鼎足而立;从单一的全国统一考试逐渐发展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和推荐免试四途并举;从以初试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发展到初试、复试并重的分阶段综合考试录取制,改革成效殊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在管理体制、考试形式与内容,推荐免试工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构建更为健康合理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需要深化招生体制改革,调整招生结构,改革招生初试,健全复试制度,完善推免制度,优化工作方式与建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关于进一步完善硕士研究生招考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当前硕士研究生报考和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建议,即调整初试考试科目、完善复试环节、取消报名过程中的现场环节、取消考生填报第二志愿、调整初试复试时间等。  相似文献   

9.
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要坚守公平底线,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本质所决定的。招生单位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既是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职能,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招生实践中保证招生公平与追求生源质量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招生单位唯初试分数论,以初试成绩排名录取学生,复试流于形式,推免生比例过高,过分追求“双一流”高校生源,复试程序不规范,人情影响招生公平和质量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轻则会影响学校声誉和人才选拔质量,严重的会影响国家教育招生考试的权威性以及为党选才、为国育人的使命。因此,招生单位应该充分发挥初试和复试人才选拔的协同性,强化复试的专业选拔性,树立正确的生源质量价值观,提高初试自命题质量,加强复试程序化、规范化建设,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让招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力求实现招生公平和追求生源质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一、全国统一考试录取硕士研究生 这是我国现行选拔硕士生的主要办法,也是大部分学子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途径。它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对参加复试的初试分数线一般由教育部统一划定,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并确定录取名单。为了逐步扩大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自主权,教育部2003年首先在34所高校进行自定复试基本分数线的改革试点。 (一)报考条件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相似文献   

11.
复试是研究生招生入学考察的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初试的必要补充,也是导师前瞻性地考察和了解考生创新潜力的重要窗口。旨在选拔出真正高素质、综合能力强、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本文就复试的目的与意义、复试名单的确定、复试组织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即将参加复试的口腔本科生及组织复试的老师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经历了创建与探索阶段、恢复与改革阶段、深化改革与内涵发展阶段.招生方式从"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到"考试为主、推荐为辅";考试形式从"招生单位自主考试"到"全国统考与招生单位自主考试相结合",继而从"统分均可、自行选择"到"统分结合、向'统'推进",中间反反复复,虽不断调整,但总趋势和主旋律是"优化初试、强化复试".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改革方向上价值取向在程序公平与实体公平之间摇摆,实现路径上考试形式在"统""分"之间反复,承载主体上权力重心在政府与招生单位之间游走.为此,需在价值取向上优先实体公平,兼顾程序公平;在考试形式上明确"统""分"界限,相互有力支撑;在权力配置上推进"招""考"分离,重心逐渐下移.  相似文献   

13.
关于推荐免试研究生大四学年的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是国家改革研究生招生与教育在重大举措之一,通过免去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选拔,其目的是将本科生中的优秀学生通过推荐的形式招录为研究生,从源头上保证了研究生的质量,特别是加强和保持了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复试环节 确保招生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复试工作的意义研究生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社会群体,是我国各条战线跨世纪人才的主要源泉。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阶段,注重的是对考生进行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而缺少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复试阶段是考核考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只要通过科学地选择复试内容,合理地制定复试程度,本着公正严明的态度对考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就会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所以复试工作必须加强,尤其是在今年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扩大的情况,复试工作应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筑起一首防波堤,从而确保招生质量。二、复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和完善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设置"基本能力综合"和"专业基础综合",政治课调整到复试中由各招生单位自主举行,外语改为社会化考试并取消全国统一划线,等等。目的是通过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提高我国的研究生选拔和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徐莉丽 《考试周刊》2011,(42):24-26
美国研究生教育在借鉴和移植德国模式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广泛公认和效仿的成功范例。本文对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当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提出了相应思考。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研究生教育再次加快了发展和改革步伐。2003年全国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27万人,比2002年录取人数净增7万人左右,增长约35%,这是近5年来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幅最大的一年,也是历史上年度研究生招生净增量最大的一年。与此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改革也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举措: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的科目由5门调整为4门,将专业课考试放到复试中进行,加大了复试的权重;将外语听力测试成绩计入初试总分;增加了…  相似文献   

18.
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性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研究生招生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方面的问题,主张应从研究生初试、复试、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训练、导师队伍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并轨政策实施以来,呈现在职考生初试成绩上线率远低于应届考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不足、大量应届考生被调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等“隐形失衡”现象。调查显示:被调剂的应届考生正在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的主流。由于在职考生与应届考生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采用统一的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会造成人才选拔效果的失衡。为解决这种“隐形失衡”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机制,在坚持初试统考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通用能力测试、等级分代替原始分、强化复试功能等措施,探索并建立更为适应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选拔的考试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的政治监督重点在招生,招生的政治监督重点在研究生招生录取.研究生招生录取政治监督有利于维护国家考试制度的公正,有利于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高校风清气正的形象和保障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更好地开展.目前,研究生招生录取过程问题频发,调剂录取存在"不确定性"、复试普遍存在形式主义、复试过程不透明、破格录取不严谨、复试腐败之风悄然滋长.研究生招生录取政治监督,具有监督人员范围广、监督环节流程多、监督跨度时间长、监督松紧度难把控等特点.政治监督在研究生招生录取中的实践,要做到加强事前监督、全面梳理风险点、紧盯关键环节、做到监督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