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翻阅林语堂研究文章的过程中,有感于理论方法的滞后.本文试图将林语堂研究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进行理论方法的尝试性建构,如思想史角度的林语堂研究与社会史的结合,从而加深对林语堂现象的认识;如从知识分子心灵史的角度出发,从而将人物研究角度的林语堂研究由对其独特性的研究引向对普遍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翻阅林语堂研究章的过程中,有感于理论方法的滞后,本试图将林语堂研究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进行理论方法的尝试性建构,如思想史角度的林语堂研究与社会史的结合,从而加深对林语堂现象的认识,如从知识分子心灵史的角度出发,从而将人物研究角度的林语堂研究由对其独特性的研究引向对普遍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慧珺 《海外英语》2013,(21):161-162
该文以著名作家林语堂的自译作品之一《啼笑皆非》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自译以及《啼笑皆非》此类自译作品的特征,其次将中英文本进行对比,举例阐述林语堂自译的忠实性,最后结合了林语堂自己的翻译理论分析自译不忠实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在翻译的过程中,其主体性可体现在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取上,而译者在文本选择上又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林语堂的作家身份研究较多,但对作为翻译家林语堂的外部研究较少。文章从林语堂的文化观出发,以英译《浮生六记》为例,分析林语堂作为译者在进行翻译选材的过程中,其文化观在翻译选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苟文蓉 《考试周刊》2013,(88):23-25
近年来,“林学”研究不断升温,对林语堂译作的研究也不在少数,但是多数研究者都着眼于翻译策略研究方面,鲜有人关注林氏译作中的美学思想.其实,林语堂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的角度论“美”进行翻译的翻译家,且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基于此,通过回顾林语堂的翻译观,梳理林语堂独特美学思想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最终通过对林语堂翻译作品的分析,以其译作中充分展现美学思想的文字为例,向读者展现林氏译作独有的率真表现之美、自然性灵之美和幽默闲适之美.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后,林语堂研究由冷而热,研究者络绎不绝,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一派"兴修"景象。令人不解的是一个观点你说我说他说,换个词说换句话说,英雄所见略同,听不到争鸣的声音。"兴修"遭遇"失语",哀莫大焉。文章以林语堂女性思想研究为例,对林语堂研究的叙事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话语重建构想。  相似文献   

7.
白植坪 《英语教师》2024,(1):30-32+41
以Brown语料库和LOB语料库为参照库,借助文本分析工具,利用自建的林语堂语料库(包括林语堂普通散文库、林语堂小说库、林语堂传记库),从多个维度考察林语堂的英文写作风格。研究发现,林语堂的英文写作水平一流,英文小说的文笔水平最高,普通散文和人物传记次之;林语堂的各类英文著作均未出现语体变异,文本的交互性强,且文化内涵丰富,但词汇丰富度普遍略低;林语堂的英文散文笔风幽默随和。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自称"一团矛盾",他的中西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特定历史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发展特点。关于林语堂与儒家文化关系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林语堂的儒家人物观、林语堂的儒教观、林语堂对儒家经典的翻译研究、林语堂对儒家文化的阐释特点、从作品解读林语堂的儒家思想、对《子见南子》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林语堂与儒家文化关系研究之梳理,认为在研究内容、方法、视野、地域等方面还可以有进一步提高和深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作为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因其独特的双重文化身份,有着独特的东西文化见解,并将其渗透到翻译活动中,成为林语堂文化翻译研究的价值所在。林语堂翻译过程中,并非单纯强调归化和异化,而是选择性地创造性叛逆,在文化选择和翻译策略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征。文章从林语堂文化翻译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林语堂翻译中影响其创造性叛逆的因素以及创造性叛逆在其典型译作中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樊慧敏 《海外英语》2012,(12):198-199
《浮生六记》是一部精美的自传散文,文中流露出的美让人陶醉,而林语堂先生的译作《浮生六记》更是美的结晶。这部译作不但保留了原作的美,而且在原作的基础上还有所创新,因此该文将对林语堂先生的译作《浮生六记》中所表露出来的美进行研究。一方面该文将研究林语堂先生译作《浮生六记》中所展现出来的美进行了归纳,另一方面该文对林语堂先生译作《浮生六记》中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是中国20世纪文化史上不可不提的重要人物 ,但很少有人把他称为教育家。其实在林语堂一生发表的大量文章中 ,有不少是谈教育的。因为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任教授 ,所以谈高等教育的文章较多。又因为林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 ,1919年起先后在美国、德国研究语言学 ,并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和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 ,1936年后又长期居留美国 ,所以他更长于以西方大学为背景 ,来观照批评中国的大学及教育制度。林语堂又极具个性 ,谈吐远离学院派与学究气 ,所以他很少以专论形式一本正经地来“研究”教…  相似文献   

12.
张蕾 《学周刊C版》2014,(10):212-213
对翻译标准独到的见解以及精妙绝伦的翻译作品共同造就了林语堂的伟大。在《论翻译》中,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三标准。林语堂的翻译有时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翻译的标准,而是改编、翻译和再创作的结合体。本文将以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为例,分析林语堂在翻译《论语》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自身的译者主体性的。译文与原文的"偏离"是与原著的背道而驰,还是对儒家思想更好的诠释?本文将从以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结合林语堂翻译标准,对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中出现的"偏离"现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细致分析林语堂在自译《啼笑皆非》过程中对文化负载词所运用的翻译策略,从而对林语堂所倡导的翻译理论进行探讨,论证林语堂本人就是他提出的"翻译三标准"——"忠实"、"通顺"与"美"的践行者。本文旨在引起更多学者关注自译研究与林语堂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4.
对翻译标准独到的见解以及精妙绝伦的翻译作品共同造就了林语堂的伟大。在《论翻译》中,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三标准。林语堂的翻译有时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翻译的标准,而是改编、翻译和再创作的结合体。本文将以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为例,分析林语堂在翻译《论语》过程中是如何彰显自身的译者主体性的。译文与原文的"偏离"是与原著的背道而驰,还是对儒家思想更好的诠释?本文将从以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结合林语堂翻译标准,对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中出现的"偏离"现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互文性角度入手,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林语堂的翻译进行研究,是基于林语堂多重文化身份,对其翻译研究的新尝试.复制原文的表达结构、文化存异是其互文性研究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据《人民日报》报道,林语堂故里福建平和县坂仔镇与开发商签定"世界文学小镇"规划项目,用不了几年,一个世界级文学小镇将在闽南诞生。借林语堂的金字招牌,"世界文学小镇"项目规划中的林语堂生活体验馆,外形为一个巨大的烟斗造型。据介绍,这是为了体现林语堂笔下闲适的生活情调。坂仔镇是林语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的一生创作翻译了大量反映中国文化的作品,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东西融合的双重文化身份和当时东西方不平等的文化势力,使得林语堂在创作翻译的过程中受到了两种文化观的影响.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解析翻译作品和译者的文化观之间的互文关系,试图找到林语堂翻译作品中文化观的具体表现,以期为研究林语堂及其作品提供新的思路,引发该领域更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的小品文及以其为翘楚的"论语派"给散文带来一股带有欧化味的闲适之风,多年来,学术界多研究其幽默与性灵,笔者以为:将林语堂散文置于现代散文的历史语境中,其文本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文化选择的现代性。本文拟从此角度切入,以期在林语堂研究领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9.
《邢台学院学报》2017,(2):80-82
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特殊现象,文学自译却并不罕见。国内外很多作家都曾进行过自译实践,林语堂就是一位在自译领域大放异彩的著名作家。他借助于中英文创作、编译、自译等多种方式,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以林语堂作品为例,结合其翻译观,对林语堂文学自译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其自译作品中厚重的理想主义文化情怀以及对审美要求始终如一的坚守,并分别就林语堂作品中归化与异化策略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董晖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22-123
林语堂翻译研究近年来有不断升温的趋势,但对其诗词翻译的艺术研究尚少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当前林语堂翻译研究的一大缺憾。文章分析了林语堂诗词翻译研究的现状,对其诗词翻译理论及其译作的特点作了简要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