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兰芝是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知书识礼温柔贤淑,婆婆却耿耿于怀百般刁难.刘兰芝不堪其辱,毅然"回家",再嫁前"自尽",千百年以来,人们视为封建压迫下的"殉情"行为.文章以人性为切入点,从心理学角度审视,刘兰芝的"自诉离婚、同意再嫁、毁婚自杀"等行为,对"阶级论"和"殉情说"的历史定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2.
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以来,被视为反道学的经典,受到离经叛道者的推崇。杜丽娘成为几代女性追求的楷模。今天,以当代女性的眼光回望,穿越历史解构的合理性和当然性,对杜丽娘的喜剧命运进行女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林纾是闽籍作家,不识英文,却引介“西学”, 而且用的是文言,成为译界奇观。“白话”登台亮相,林纾却对“文言”情有独钟,故有“文白之辩”,因此被文学史疏远。所幸“文言”与“西学”在林纾笔下情投意合,称道者众,为“小说”扶正立下汗马功劳,又与新文学启蒙不期而遇,其文学修为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4.
世界公认的后现代主义大师杰姆逊说:我曾提到过文化的扩张,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以及大批生产的录音带、录像带等等。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些理论家们用自己的理论来发财,  相似文献   
5.
2001年3月,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主编的《高等师范写作三能教程》,作为国家教育部“高师面向21世纪教改计划”项目的结题成果,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随即销售一空。教材颇受好评,荣获中国高师写作研究优秀论著一等奖。2002年初,潘教授又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在新的高度上审视、修订该教材,8月再版,特色愈加鲜明,使用者普遍认为,该书是国内最具时代精神的高师写作教材。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学作品中,女人多维度形态——革命形态、道德形态、性形态的变异,折射出社会意识形态的精神垄断和化迷失。当代作家以形而上的潜意识追求革命形态、道德形态、性形态。他们孕育的女性不由自主地异化。章着眼于婚恋领域女性形态异化的失语情状,提出女性角色定位和社会取值范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工科娄院校开设的人文学科课程越来越多,但在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似乎与期望值还较远。究其原因与人文课程开设个体化、随意性有关。同一学期开出的选修课,看不到平面联系,不同学年开出的选修课,看不到立体联系。经过立项研究,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该以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构成为重,以教师的学术层次和学术趣味为重,宏观规划,微观调整,才能更有效地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林白以其纯粹的女性写作姿态。成为当代作家中“个人化写作”的代表。《说吧,房间》通过士性阶级自我分裂的一体两面,以及“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反讽,对当代文化场景女性生存的两难境遇进行了深层的文化思考。文章据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后,林语堂研究由冷而热,研究者络绎不绝,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一派"兴修"景象。令人不解的是一个观点你说我说他说,换个词说换句话说,英雄所见略同,听不到争鸣的声音。"兴修"遭遇"失语",哀莫大焉。文章以林语堂女性思想研究为例,对林语堂研究的叙事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话语重建构想。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唐传奇的女性形象身上带有鲜明的女权主义色彩这一历史现象切入,阐述唐传奇的作者在塑造女性形象时,着力表现她们独立自主地位和反叛抗争复仇的精神,既传其神又深著其义,从而使唐传奇中的女性不再是以纤弱柔媚的姿态呈现,而是有阳刚之气灌注其间.可以说在唐代,女权得到了切实的伸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