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研学旅行出现了"重游轻学"的问题,研学旅行以研究性学习和旅游体验为主要功能,研学旅行产品应当突显教育性的核心特征。近年来文化和旅游进一步融合,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可依托高校、科研单位、博物馆等场所建设研学旅行基地。目前对于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的研究较少,高校作为区域的文化高地和教学场所,能够赋予研学旅行更强的科学文化属性。在研学旅行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的情况下,基于RMP理论从资源供给方着手,分析了高校研学旅行资源基础,提出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思路、开发原则和开发策略,丰富了研学旅行的产品体系,促进研学旅行的高质量发展,为高校提供研学旅行服务提供参考,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
研学旅行作为“教育+旅游”的创新性育人途径,在推进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偏重于研学旅行教育功能的发挥,在研学旅行推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融合发展方面的研究不足。研学旅行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概念界定的困境、参与主体的困境、实施人才的困境等,基于此,坚持问题导向,从文教旅融合、研学旅行育人共同体打造、导师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研学旅行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以丰富研学旅行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75):164-16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的旅游需求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知识型、文化型转变,我国学生市场出现了高校游、科技游、文化游等旅游项目。研学旅行产品作为专题旅游产品,具有旅游吸引力。本文通过对研学旅行产品及其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研学旅行产品现状,针对产品开发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如何实现研学旅行健康高效的发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域旅游”和研学旅行在全国各地得到快速发展,而课程成为制约研学旅行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全域旅游”视野,提出了“全域研学旅行课程”概念,结合东营市研学旅行课程资源优势,着重就东营市全域研学旅行“一三七N”课程体系进行了阐释。该课程有利于破除研学旅行资源条块分割、研学旅行课程混乱无序等弊端,实现研学旅行资源整体优化、整合,满足学生的研学旅行需求和课程选择。  相似文献   

5.
成效 《学苑教育》2021,(11):33-34
2017年以来,在省教育厅、省旅发委的多方统筹下,我省各地区充分利用当地旅游文化特色开发研学旅行资源,研学旅行得到显著发展。本文在分析设立研学旅行课程必要性的同时,立足江西省独具地方特色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红色教育资源,着眼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探讨研学旅行"课程化"的实施路径,开发本土化研学旅行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6.
研学旅行是近年来的旅游消费热点,目的地居民的支持态度会影响研学旅行的实施进度与效果.以拥有众多研学旅行资源的开封市为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旅游发展支持态度之间的理论模型.对收集的350份问卷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对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感知程度越高,其对于促进当地研学旅行发展的态度则越积极,并且经济影响感知的影响效应最大,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的影响效应最小.因此,开封市研学旅行发展应重视居民群体的作用,合理地扩大经济影响感知的优势作用,改善研学旅行发展环境影响方面的不足,提高居民对开封市研学旅行发展的支持态度.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对乡村旅游与教育结合的新模式——研学旅行及其课程设计开发进行了深入探讨。以门头沟西达摩村为案例,基于其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探索了研学旅行作为乡村旅游发展新途径的可行性。依据西达摩村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研学课程,并通过对课程需求、课程内容、实施策略的系统探讨,提出了西达摩村乡村研学旅行课程的新方案。该方案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体验,还有助于发展旅游经济,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正>何为研学旅行?2013年2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做出了要"逐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规定。研学旅行,即游学旅行,旨在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让孩子们走出校园,感受不同于学校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们在新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孩子们对于地域和文化的亲近感,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实践能力。新东方酷学酷玩北京英语游学营作为研学旅行的先  相似文献   

9.
1引言2016年伊始,国家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中小学学校应面向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至此,研学旅行成为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新舞台。根据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要求,一些传统意义上为游客提供旅游管理与服务的旅游目的地(景区)也开始开展研学旅行的接待工作。在研学旅行活动的引领下,旅游目的地需要从单一的旅游管理与服务职能向多元化、多样化的管理与服务转变,需要对其自身的管理与服务内容、制度、目标、活动评价等方面做出调整,以满足研学旅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新模式,其课程化建设成为保障研学旅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借鉴情境感知理论,结合旅游和学习情境,以“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研学基地”为研学场所,设计研学旅行课程,阐明课程设计思路,以提升学生研学旅行效果。为进一步保障研学旅行课程的有效性,研究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标准作为综合实践取向,设计了研学旅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标准和内容,以完善研学旅行评价机制的建设。研学旅行课程化是研学旅行常态化的重要路径,在不同领域体现着多元的价值属性,综合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化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三晋文化既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可依托的比较优势,也是山西实现文化强省的新型竞争力,其产业化还是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唐代士大夫旅游之风盛行,诗文里也多涉及旅游,其中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最为著名。文章以柳宗元的诗文作为主要研究资料,通过对唐代士大夫实际旅游景点的选择、旅游的食宿、旅游的交通工具、游伴与娱乐等方面的考察,展现出旅游活动的实态,进而说明旅游在唐人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对山西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竞争优势以及旅游产业各部门收入与旅游总收入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表明:山西省国际旅游产业总体经济结构不具有优势,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产业结构聚合力不强。对于交通、购物、餐饮部门的依赖程度很大,而对住宿、娱乐、游览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小,产业结构需要进行调整。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最后提出山西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策略,以期对山西省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龚鹏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2):113-114,12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文化素质要求。旅游文化课程作为一门文化知识课,同时也是一门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在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旅游文化课程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随着旅游业在不断地发展,旅游文化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所以旅游文化课程的性质、内容、教学方法都有不断完善的必要。只有不断地优化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改善其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旅游文化产业开发中旅游辞赋的缺席现状而引发对本论题的思考和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于旅游辞赋及其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关系认识不够,为此,应对旅游辞赋作明确界定。服务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辞赋经开发可成为有效的旅游文化资源。若把旅游辞赋置于文化产业视域下作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将有利于旅游辞赋和旅游业乃至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终将共同推进中国当代的文化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旅游人类学在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旅游本质和社区参与管理等旅游实践研究方面有独到的观点,对旅游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指导主要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出游动机和旅游景区的社区参与等方面。旅游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使得旅游人类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挑战性,其实践研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康玉庆 《太原大学学报》2010,11(2):68-71,86
具有50万年人类史、5000年文明史、25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古城太原,发展旅游文化的条件得天独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精神,丰富太原旅游文化内涵,加强旅游文化主体建设,提升旅游者文化素质;加强旅游文化客体建设,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文化媒体建设,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导游是针对景观客体为游客提供文化服务的职业。目前导游队伍能一般性胜任旅游目的地讲解,难以胜任旅游环境或旅途景观的导游,成为导游知识结构欠完善的突出标志。导游分带路型、背诵型、解释型、学术型四类,以学术型导游的知识构架为相对完善。导游知识构架的欠完善有碍旅游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是旅游生产力供需不协调在导游领域中的体现。形成导游知识欠完善的原因有教育培训内容不全、游客的文化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导游服务目标与激励机制发生错位等。构建旅游景观学是完善导游知识构架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从全国的长城分布来看,山西拥有从战国到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址,属于长城资源较多的省份之一,以山地、贫困地区为主要分布区。从山西境内长城分布的地理区域和旅游资源等因素入手,充分挖掘长城的边塞文化、军事遗存、农牧发展和贸易往来等历史元素,凝练爱国主义、民族融合主题,通过长城板块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打造,推动长城沿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发展,力争使山西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地。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品新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这里从现行的旅游产品定义入手,首先论证了“旅游业向旅游提供的产品”与“旅游的旅游经历”不是旅游产品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现行的旅游产品定义与事实不符;接头从各类产品的命名规律出发,得出了“旅游在旅游活动中创制的产品才是名符其实的旅游产品”这一全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