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生产力组成要素中,由需要而引起的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作用与反作用,是生产力内在矛盾运动的表现形式。考试通过对劳动者的评价,使生产力三要素在质态上实现匹配,量态上达到均衡,时间上配合适应。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构成了考试活动对生产力内在矛盾运动发生作用的逻辑起点。考试活动之所以成为生产力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选择,主要是因为:它调整社会成员的智能结构,增强劳动者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甄别劳动者个体的身心差异,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考试活动引导社会价值观,为生产力内在矛盾运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总是以有条件的自我批判总结形式来实现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本文拟就有条件的自我批判总结作些探讨。自我批判总结的条件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内容。客观条件由以下因素构成:第一,国际上某些国家的发展有了自我批判总结的因素,这种因素或者蕴含于总体发展之中或者蕴含于某些局部的发展之中。第二,国内的改革在全局上已全面铺开,内在矛盾充分地暴露出来,或者是国内改革的某些方面已经深化到内在矛盾充分暴…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正是对生产力作用及其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认识,决定了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和历史使命;也正是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对共产党人的全部活动提出了根本性的要求,并最终决定着共产党人的历史地位和命运。首先,共产党人的一切活动…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不只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还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这一根本矛盾制约决定着前两个矛盾。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可以帮助我们深刻认识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诸多现象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的、最基本的动力。因此,认真研究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科学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点是解决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内在根据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主义本质几个方面的内容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而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7.
人和自然的矛盾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运动过程,它的发展是由自己内部的矛盾所推动的。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诸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决定作用,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从社会系统本身来讲的。而当我们把生产力作为一个事物、一个系统考察时,生产力本身也是一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人的需求则是这种关系的中介。人的需求永无止境,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一方面,一定的生产条件创造了一定的需求,另一方面需求又会超出特定生产条件的限制。人的需求的产生和满足必然促使人类不断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因而才有生产力的无止境发展。生产关系是人同自然之间关系实现的必然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需求决定的,因为需求使这种形式的产生成为必要。满足人类需求的活动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实现,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活动与这种活动得以进行的形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中学历史教材虽几经修改增删,但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以为未来新编历史教材应着重体现以下几点特色:一、加强人的具体活动内容。我们所讲授的历史,是由千百万人独立创造的社会发展的历史,本源是人类;而且,用哲学的观点来说,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也是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它就不可能离开“人”这个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而现行历史教材在这点上存在着较多弱点。比如:反映我国科技成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通过社会结构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而被揭示出来的。作为人类社会结构之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又可以被分析为生产的技术关系和生产的经济关系。前者标志着人类生产活动和生产力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后者则是制约这种技术水平的生产力实现的社会性力量。只有通过社会经济关系这个中介,我们才能够理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对社会政治结构变动的推动作用;才能够更为深入地把握社会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1.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不是对历史过程的经验描述,而是反映现实的真实社会状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史,“历史精神”体现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科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不是对唯心主义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解析了人类自由的获得路径问题。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马克思发现了真正探及社会生活本质同时也是文化的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哲学道路矗立于现代哲学之林,这就是作为整体哲学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哲学对人类生存本性的把握,既是哲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哲学之所以产生并存在了几千年的根本原因,而且随着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更加凸显其对人类生存本性的澄明与反思。哲学所体现的流变性、超越性、矛盾性等特征与人类生存所固有的不定性、创造性和悖论性等内容是相对应的。哲学与人类生存的这种内在统一性表明:一方面,哲学是人类生存之所必需.只有从哲学去把握人,才能理解人和人生存的真谛;另一方面,哲学只有在对人的生存本性的把握中.才能使其追根溯源的底蕴得到切近与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仍然存在,并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突出,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赋役秩序的正常运行,历代政府清查隐户,实田度地,但并未从根本上禁绝隐田与隐户问题,隐田隐户与赋役体制本身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促进了传统赋役体制的自我调适及自我完善,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高度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劳动人道主义视野中的科学技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是其劳动人道主义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确为生产力,但它从属于劳动创造世界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活动具有两种可能的性质——属人的和异化的,此为马克思赋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灵魂。尤其重要且为我们所忽略的是,马克思通过发现和揭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内在矛盾——"自然必然性王国"的"退缩"与"扩大"同时并存,告诉我们一个更深刻和更全面的道理:这一过程及其结果具有有限性甚或局限性。马克思劳动人道主义视野中的科学技术观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可替代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6.
人类最终要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但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尚未达到可以消灭剥削的程度,经济学经典意义上的剥削关系的存在是必然的,历史上存在过的几种经典意义上的剥削形式,都曾经历过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到阻碍生力发展的演变过程,亦即由曾经有工转变为有过的过程,而凭借特权,采取钱权交易的形式来掠夺社会财富也是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消灭一切剥削,达到共同富裕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东西方生态伦理学界的理论争论,主要围绕下列难点问题而展开,即生态伦理的理论出发点、自然界的价值与权利、道德判断的性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激进的生态伦理学者认为,只有树立生物或生态为中心的思想才能克服生态危机。自然不仅有使用价值,更有其内在价值。这是自然的整体性、创造性与合目的性权利。价值与事实完全对立的思维方式应当抛弃,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走向和谐与共生。  相似文献   

18.
近半个世纪有关教师专业属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的“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上。一般都是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分析教师专业的“可替代性”或“不可替代性”。教师专业是“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的对立统一体,教师专业中既存在有“可替代性”因素,使教师职业存在不经过教师教育的专门培养就可以从事的可能性,它是人类教育活动的普遍性和人类教育经验的普适性的反映;同时,教师专业中又存在“不可替代性”因素,使教师成为必须经过专门培养才能从事的职业,它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和学校教育理论的特适性的反映。对这一矛盾的认识有助于教师教育的改革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及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日益成为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信息只有通过人类的使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怎样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成为关键,本文通过对影响用户信息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措施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