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学校氛围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影响,本研究以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3569名留守儿童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情感能力在学校氛围与学生校园欺凌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学校氛围与留守儿童的校园欺凌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在学校氛围与学生校园欺凌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学校管理者应从改善学校中的物理环境、学习环境、同伴关系以及外部环境四个方面着手,营造支持性的学校氛围,以此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降低他们遭受校园欺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留守儿童面临的首要问题即亲子关系残缺和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其情绪情感和道德品行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对此,留守儿童父母应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采取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建立积极良好的亲子关系。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努力为儿童营造出完整家庭结构的心理氛围。留守儿童问题的彻底改善,还要依靠相关体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在父母与子女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来的。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也许并不是他们最早或最亲密的人际关系。那么,在这些儿童心中家是怎样的概念?父母在他们眼中的地位如何?  相似文献   

4.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双向作用的人际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在行为方式等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良好的亲子互动对孩子心理发展影响极大。但是青春期的亲子关系目前已经发展成了困扰很多家庭的一个难题,怎么改善亲子关系,让青春期的家长和孩子和谐共处是作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结合心理教师开设亲子课程的经验,谈一谈亲子课程在改善亲子关系方面的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5.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在父母与子女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来的。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也许并不是他们最早或最亲密的人际关系。那么,在这些儿童心中“家”是怎样的概念?父母在他们眼中的地位如何?儿童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与家、与父母的关系?2007年,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0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对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但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2)父母中只有一方外出的儿童,其与外出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相关不显著,但亲子关系与孤独感相关显著;(3)对于父母都外出的儿童,与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存在显著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通过通信工具,减少留守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课程.教材.教法》2017,(5):113-120
减少校园欺凌行为、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对新教育实验学校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进行配对抽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并比较校园欺凌、学校归属感的现状以及相关效应,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频次较低,其学校归属感整体较强。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两者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显著的影响。新教育实验所创设的理想校园令学生更少地遭受校园欺凌,增强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对学生学习表现的积极影响显著且稳定。确立与新教育实验精神相通的学校宗旨,借鉴新教育实验思想和实践,对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城市化,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开生活后,因为和父母情感沟通不方便,其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严重的甚或导致亲子关系缺失,进而形成不良性格,产生留守问题。针对此状况,教师应该用爱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铺设沟通亲情的桥梁,以建立良好的学校、家长沟通机制,使留守儿童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教育体系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家庭内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孩子来说,亲子关系是最早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孩子最早模仿的榜样.孩子都是努力追随着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逐级反映到他们的个性结构中。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96):11-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而他们的子女则由于各种原因留在了农村,留守儿童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各方面引起重视,文章从小学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和心理缺陷的现状分析入手,浅谈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改善策略及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儿童青少年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亲子关系作为“第一关系”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个体儿童期到青春期的不同阶段,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亲子关系的不同侧面对儿童青少年发展都有不同影响,包括亲子依恋、亲子冲突、亲子亲合等.父母和子女自身的特征均会影响亲子关系,进而影响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此外,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其发展的重要保护因素,能减少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儿童青少年而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父母在与子女互动时常会出现因电子设备而分散注意的低头行为。父母低头行为是影响儿童发展、破坏亲子关系的危险因素。为了明晰学前儿童家庭中父母低头行为的危害,考察父母行为与儿童个体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对618名学前儿童的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父母低头行为与亲子关系的联系及学前儿童情绪不稳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父母低头行为能够负向预测亲子关系,学前儿童情绪不稳和外化问题行为在父母低头行为与亲子关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减少父母的低头行为、提升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改善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有助于提升亲子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论转型时期亲子关系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时期亲子之间在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多的矛盾与冲突,亲子关系呈现较明显的不良发展态势。导致亲子关系不良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转型对亲子关系优化的冲击、传统子女教养观念对亲子关系现代化的制约以及父母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素养。当社会的发展趋向人本化、民主化、高新技术化、可持续发展化、多元化时,新型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人本的、互动的、询导的亲子关系。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应该做到:(1)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2)开设家长学校,优化家长的知识与能力结构;(3)建立各类咨询与辅导机构,加强对亲子关系形成的指导;(4)引导儿童,学会“理解父母”。  相似文献   

14.
孙晓雪 《中学教育》2020,17(1):26-33
为探讨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家庭教养方式与学生是否遭受校园欺凌之间的关系,本文以649名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验证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维度对学生是否遭受欺凌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三者之间的中介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父母受教育年限与家庭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维度、学生是否遭受欺凌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要提高防治校园欺凌的针对性,以及父母通过转变家庭教养方式满足被欺凌学生在家庭中自尊、安全感等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家庭暴力暴露与儿童校园欺凌之间的内在机制,采用多重形式暴力量表、结交越轨同伴量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的欺凌分量表、父母学业参与问卷对深圳市747名4-6年级的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家庭暴力暴露与结交越轨同伴、校园欺凌显著正相关,与父母学业参与显著负相关;结交越轨同伴与校园欺凌显著正相关、与父母学业参...  相似文献   

16.
亲子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运用<主观幸福感阶梯量表>和自编<亲子关系状况调查表>对河南省周口地区8所农村中小学279名留守儿童和182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对自己未来主观幸福感的预期要好于当前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对过去主观幸福感的估计最低.(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不存在差异,都处于中等偏上程度;不同年龄留守儿童当前主观幸福感没有差异.(3)父母与子女的联系及关系状况、对父母外出打工的认知和感受对留守儿童当前主观幸福感均有重要作用;同与抚养人的关系质量相比,与外出父母的关系质量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亲子长期分离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面临更多的生存困境:缺少正常的家庭生活环境而导致的家庭教育问题;缺少亲情关爱而导致的社会性情感发展问题;缺少亲子沟通导致的亲子关系疏离问题;留守生存现状带给留守儿童对父母及自身生存方式的认同危机.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可使中国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也为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校园欺凌情况依然严重。少数民族的留守儿童往往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的照顾和关爱以及有效的管教出现心理问题,在校园中出现欺凌与被欺凌的现象。因此学校要联合各界,多渠道、多模式的治理,还给学生安心的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19.
校园欺凌的发生与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有关。对西部五省的4744名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越高,校园欺凌行为越少;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能够增加学生的正向学校归属感,减少负向学校归属感,进而对校园欺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实施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创建关心的学校氛围,增强学生正向学校归属感,减少校园欺凌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主要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针对3岁~6岁的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围绕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子沟通现状,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沟通,留守儿童家长与监护人的沟通几个方面,对留守家庭亲子状况进行调查。了解了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分析了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