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邵玲 《考试周刊》2012,(49):183-184
小学科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深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真正的一节好课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统一,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声有色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小天地,生活中的语文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探索让生活中的语文走进课堂,再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一、立足生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从教材中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就要求语  相似文献   

3.
我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教材能够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主动地让学生去探究,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有了新赏识,学生寻求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使用五年的时间里,我的感触颇多,这一册教材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从实际出发,充分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实用、科学、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要尽量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使学生乐学。科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科学性、实验性的特点必然会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而科技小制作更为有效地把教材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宗旨。同时,适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品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在语文学习生活中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一些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基础,让学生从语文教材出发,联系生活、走向社会,并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进行专题活动,即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有关语文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这一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特点,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该主动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积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生活体验,让生活真正成为美术教学的源泉。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科学课堂是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体现科学探究注重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自主发展,真正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习惯等,落到实处这—思想。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有着不同学习需要的独立个体。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从阅读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交往需要出发,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选择需要出发,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如此,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生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充分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融为一体,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理想课堂.然而事实上,很多时候老师都难以走出“教材”和“教案”的教学预设的羁绊,致使一次又一次的教学生成时机在眼前悄然溜走.怎样才算是“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一、指导思想本课从新课标理念和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根据教材的难点选取生活中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放风筝”,通过游戏、比赛等手段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巧妙利用废旧报纸、塑料袋贯穿课的始终,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科学性,让学生感到“新、奇、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使其体验运动的乐趣和锻炼的价值,探究科学锻炼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二、教学目标参与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培养其主动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12.
香港《生活与科学》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毕华林 《化学教学》2003,(1):67-69,63
由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生活与科学>系列教材是为香港中七至中九年级学生编写的综合理科教材.该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从社会生活问题出发,将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地联系起来;在内容的编排和设计上强调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地、科学地操作和思考.整套教材内容有趣,图文并茂,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并学会对社会问题做出思考和决策,为学生适应21世纪的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信息之窗     
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第一,在指导思想上,体现了活动性、过程性、主动性和发展性。新教材更多地关注学习者本人,强调学习的过程。教材通过设计系列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认识自然和社会,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和时代性。新教材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特别注重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内容,便于他们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在内容上还强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增加了反映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成果、新…  相似文献   

14.
化学探究性学习指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化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感受情感体验为目的学习方式。化学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要求在化学教学中采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从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类所进行的其他活动一样,科学是一种有创造意义的活动。这就要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理、心理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未知的化学知识,真正从内心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从而主动地进行化学探究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科学教学能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后继的科学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切实领会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所倡导的一些新观念,转变自己的思想认识是十分重要的。现就科学教学实施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让学生更好地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和发展他们的科学意识。在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把他们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科学教学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拓宽思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操作。在提高他们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科学意识,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性,让他们高效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知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科学,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小学科学课旨在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要求我们老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巧用生活资源,拉近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距离,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激发学生探究欲,让学生在学习中受益,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人们在后天的生活中学习和内化的过程。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游戏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在学习中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活动的实效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28):129-130
所谓的科学素养即科学素质,是指人们在学习、生产和生活中,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的程度和能力。《课标》中提到:"本次课程改革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简单的科学定理和概论,所以,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本文围绕"以校园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为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品德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告诉我们,"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可见,真正富有实效的品德教学就应努力让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