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摈弃了把哲学史简单化为唯物 和唯心、辩证法和形而上两军对阵的教条公式,以“哲学史认识史”取而代之。到了90年代,则出现了两种趋向;从“认识史”到形上智慧;从“认识史”到生活世界.前者使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由知识层面进入智慧层面,表现了回归智慧的自觉意识,更楔合中国传统哲学的本来面貌;后者批评以“经典话语”编织中国哲学史的写法,强调关注经典之外的生活世界的思想传统,由引促使人们 思考被“经典话语”遮蔽的中国哲学史的实际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冯契的‘智慧’说研究"结项成果——《冯契"智慧"说探析》一书于2012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一改学术界以往对冯契"智慧"说研究的微观路径,从整体上、宏观上全面、深入而又系统地研究冯契"智慧"说,全面贯彻"哲学是哲学史的总结,哲学史是哲学的展开"的辩证方法,系统探讨了冯契"智慧"说的学术价值,填补了中国当代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空白,为我们全面了解、研究冯契"智慧"说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梁启超开辟了新的学术视野,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先驱;胡适、冯友兰确立以西解中的哲学史范式。他们在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整理的过程中,还注重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文化问题,以哲学"史"的形式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观念和文化关怀,这正是近代中国哲学史研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友兰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观念转向是指,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提出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主要是逻辑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提出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侧重于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如阶级分析法、哲学派别分析法、唯物史观等.其根本原因在于冯友兰终生孜孜以求的"阐旧邦以辅新命"的学术关怀,体现了学者社会良知.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哲学的源、流与结构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哲学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先秦诸子学是中国现代哲学的根。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主要包括建国前30年哲学史研究,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以及为什么说中国现代哲学史仍然是一部认识史。研究中国现代哲学与外国哲学的关系,应对二者“精考事实,平情立言”,而不可偏执。  相似文献   

6.
"物自体"学说是康德哲学智慧的中心所在,它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认识论转向的新篇章.对"物自体"概念的把握,是掌握康德批判哲学从感性论到理性论再到实践论演变过程的一条基本线索,也是人们研究康德哲学的入口.  相似文献   

7.
从诠释论视角探讨冯友兰对哲学史的"形式依傍"与"比较研究"、对其诠释的"系统性"与"适度性"以及"哲学史的陈述性"与"哲学的创见"等几个重大关系问题的态度立场和理论贡献,并以此说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观对当前中国哲学史研究所出现的过度诠释倾向、模糊"整理中国传统哲学"与"发展中国哲学史界限"、乃至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根本上说,全部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基本党派的产生、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的历史。因此,怎样正确地对待和评价唯心主义哲学,这是哲学史研究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能否从总体上全面地去把握人类的认识史及其成果,建立一部科学的哲学史。本文试就研究和评价西方哲学唯心主义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有一句著名格言:“真理探讨本身应当是合乎真理的。”作为人类智慧之精髓的哲学,它以探寻真理——而且是最普遍最深刻的真理——为己任,自然以“合乎真理的”即科学的、正确的方法为实现自己崇高目的之先决条件。哲学史、人类认识史的实际情形也正是样这:哲学一产生,就同时遇上了方法论问题,就开始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任何一位严肃的哲学家,任何一种严肃的哲学,总是十分关注研究方法。方法的先进、正确与否,决定其有无成就、成就的大小;从持定意义上说,一部哲学史、人类认识史,就是方法论的演进史、上升史。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方法论的层面切入问题,目的在于探讨唐君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所体现的方法论.行文分别从"历史与哲学"、"古人与今人"、"中国与西方"三个方面入手,剖析了唐君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所走的路数,经由比较研究发现作为哲学史家和哲学家的唐君毅,在研究中国哲学史、在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中所表露和援引的思想理路和研究方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其来有自";并且其思想理路和研究方法,并非尽善尽美、无懈可击.因此,唐君毅既是可继承的,也是可超越的.  相似文献   

11.
2 0世纪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基本上经过了三个阶段 ,即其建立时期的以我就西方阶段 ,建国后的以古人就我阶段和改革开放后的全面繁荣发展阶段。经过 2 0年的发展 ,当前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应该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即中国哲学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以及其自身研究的“纯化”与“泛化”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三分法与中国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显示,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史义即中国的历史哲学;史义包含“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的重大差异在于:前者与史事、史文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又以史义为体、史事为用,以史文传事载义,而后者是于史事、史文之外的注重对历史反思与批判的以期资治育人的哲学。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传统历史观的唯物史观胚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从唯物史观开始的,以往的研究忽视了这一事实与中国传统哲学提供的历史土壤的关联。以“通古今之变”为宗旨的中国传统历史观“善言古者,有节于今”、“食足知礼,民惟邦本”、“势非圣意,理势合一”等观点,在肯定历史进步和变革,重视经济因素和民众力量,探求历史趋势的客观性和这种趋势与历史规律的统一性等方面,与唯物史观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无疑为接受和认同唯物史观提供了思想土壤。进化论的一些观点延续和展开了传统历史观中与唯物史观相近似的因素,并贯注了新的时代内容,使传统历史经变革和融合发展为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教学哲学思想源于教学实践的反思,源于教学知识的继承与发展,源于教学实践对教学思想特别是教学智慧的呼唤。滋生于时代文化土壤和当代中国教学哲学丰厚思想的生成论教学哲学,在继承传统哲学智慧,借鉴国内外优秀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在教学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审美观、历史观等领域,形成外部联系愈益密切,内在关联走向统一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即以教学存在的对成交往观、人文化成观、关系进化论、超越艺术观、文化历史观等为核心架构的中国本土教学哲学理论——生成论教学哲学。这样的教学哲学探索,应该承担起以澄清教学价值、涵养教学智慧、引领教学变革等为核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60年代,冯友兰在以其新理学的哲学基础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颇具个性特色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以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取代以境界哲学为棱心的新理学,以两个“对子”——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作为中国哲学(史)的主题,显示出冯友兰哲学思想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史上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在二千多年中绵延不绝,而且是比较深刻的,其基本特征是:看到认识的主体性在认识中的作用;看到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看到认识的主体性来源于实践,研究西方哲学史上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理论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数千年来“对认识的认识”的过程中必然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史在体制化与学术化的双重进程中,已成长为中国历史学领域中一门新兴且显要的学科。从学术史的角度观之,它的研究历程经历了从通史研究到专题史研究的嬗变,研究旨趣经历了从宏大叙事到实证分析的转移。这直接体现为近年来在冷战中国史、人民公社史、“大跃进”、学术争鸣等问题研究中呈现出的新气象。目前的研究,在学科特性的认知、史料获取的路径、史观与方法的构建、“碎片化”的研究状态、二元研究格局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的研究将在回应上述问题的同时,通过加强科际整合与学科共同体内外的对话而整体协作式推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史研究百年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研究也有久远的历史,但这种研究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才有的事。20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走过了曲折的历程,其轨迹与社会史的进程密切相应。总结和反省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各个阶段的思想内容、特点及理论得失,对于展望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研究在新世纪的走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冯契在中国近代哲学史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史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哲学问题上,强调哲学要关注时代的问题;二是在哲学传统上,提出不同于古代传统的近代传统;三是在哲学研究视域上,重视哲学与其他观念之间的联系,主张把中国近代哲学史研究引向更广阔的视域.这一哲学史观,对19-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在方法论上的特色是融会了“新理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哲学史三者的思想观点。在关于唯物唯心的区分上,冯友兰独特地采用了主客观关系,由此把哲学是人生的反思的思想引进哲学史,使之成为研究的元理论。他又通过“具体共相”的概念,沟通了作为精神生活的认识论和人生境界,使得对中国哲学史的评价就不再单纯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评价的唯物唯心问题,而同时也是或者说更主要的是关涉到人的安身立命的价值问题,从而真正切近了中国哲学的内容,解决了中国哲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也实现了对“新理学”的超越复归。这种复归是以理学为基础消融心学的问题,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境界说”作为元理论,使得《中国哲学史新编》超出了20世纪30年代两卷本《中国哲学史》的价值。由此言之,《中国哲学史新编》具有消化马克思主义、总结“新理学”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