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本文从时代背景及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探讨如何结合外语教育目的,语言学习特点及学校的实际,构建多媒体语言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互影响的时代,媒体语言呈现出新形式。其中以英语为主的外来词汇大量进入媒体语言,广受人们关注和争议。本文从区别传媒语言类别、加强受众教育及促进翻译研究三方面出发,探究新媒体语言中语码混用现象,以实现既可使媒体语言标准化、规范化,又可赋予媒体语言时代感、现代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时代背景及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 ,探讨如何结合外语教育目的、语言学习特点及学校的实际 ,构建多媒体语言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4.
Internet “codeword”语言是信息全球化和语言国际化下的产物,反映了当代青年群体交际交流的独特创新能力和叛逆性及学习工作方法、精神风貌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5.
语言实验室是由现代教学媒体和各种控制线路组成的语言学习系统装备起来的用于语言教学的现代化实验室。既然语言实验室是用现代教学媒体装备起来的现代化实验室。它必然具有与多媒体教室不同的特点和教学功能。教学实践证明语言实验室中的各种媒体装置的确为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某些弊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在城市里不同交际领域的语言使用和选择情况、普通话交流能力、普通话熟练程度、对普通话和方言的态度等方面的分析,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了该群体的语言资源现状.揭示出进一步提升农民工普通话水平和加强农民工自觉使用、保护方言资源意识,是目前最突出的两个语言问题,而加强教育,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将农民工语言资源管理纳入国家语言规划范围之内,是解决农民工群体语言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培养中小学生双性化人格,可以激发男生语言学习潜能,消除女生语言学习上的精神负累。要培养学生的双性化人格,消除其语言学习及表达能力上的性别差异,就需要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者和媒体各自承担起相应使命,营造性别公平教育的社会氛围,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性别公平教育。  相似文献   

8.
杨素香 《教育与职业》2006,(20):106-107
人类学是一门广泛地研究人类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科学。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语言人类学,它从语义出发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而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性质、结构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其分支之一是人类语言学。因此,人类学和语言学不论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语言、教育等不同的层面去理解它们的关系。本文旨在讨论人类学对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吕燕 《山东教育》2005,(36):24-26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充分说明语言教育要重视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培养与发展。然而在语言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强调词汇的学习,而忽视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培养.请看下面两组镜头: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报》2007,3(5):7-7
7月23日-2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美国环球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中美语言学习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中美两方的著名学者作大会主题发言,美国高校、基础教育的各界代表以及国内相关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学者、教师近200人参加,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就社会与文化语言、语言学习的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技术与读写能力、书面读写、媒体阅读和口语语言等主题分五个论坛进行了深人广泛的研讨。中国的补习教育及双语教育给美方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语文教学语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和中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联系和区别中重新界定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这个概念的特定含义。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这个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口头生活语言,也不等同于现实社会应时而生、应时而灭的社会传媒语言。它是按照学生精神发展和语言能力提高的过程相对有序地组织起来的一个民族语言的系统,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它的经典性和有序性,而不是将其等同于口头生活语言和现实社会的传媒语言。  相似文献   

12.
从跨体式新闻语言看传媒语言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常常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向广大的受众宣传政策法规、传递信息、普及文化科技、进行审美娱乐等。其中,由不同大众传播媒介所形成的传媒语言及其规范问题,直接关系到大众传媒功能的实现和国家、民族的语言文化水平。本文结合大众传媒的功能和语体学的理论,以跨体式新闻语言为例,并在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传媒语言的规范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的第一种传播媒介,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传播媒介,它是传播者想要把信息传达给受众的基本障碍。语言运用得如何,在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著名传播学者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理论,提出了关于如何运用新闻语言表达新闻事实的几点见解,探讨如何使“言语的有效性”达到最大化,从而真正实现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媒介语言:语文课程语言类型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媒介语言"看作是继"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之后的第三语言,将运用媒介进行浏览、发布的能力看作是继读、写、听、说后的第五种语文基本能力,并将其纳入到语文教育中来。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介语言应时而生,有多种类型和特征,在语文课程中直接影响着语文教材、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应成为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媒体语言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体语言通过其赖以存在的介质形式、所宣传的内容、宣传内容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身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消解媒体语言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可用行政规范、媒体自律、家庭调节、学校引导、自主选择等渠道和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在一切都世俗化的当今,时值网络文化走红、“网”罗天下之际,于是,虚拟的网络涵容无边无际的大千世界,又被概括为五彩缤纷的网络俗语。始则流行于数亿网民,现在部分跳出网络而进入大众传媒,成为时兴语汇。怍为网民的领头羊,高校学子的网络语可算是此类俗语的代表。此类俗语属语言民俗范畴,按其载体形式,可分为汉语词、字母语、数码语和混合语四类。这是新兴民俗,及时整理、研究,有利于当代文化发展,也有利于拓展当代民俗学领域。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创造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唯一媒介。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决定了文学语言的形象美、情感美、朦胧美和音乐美,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学语言的主要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零起点汉语教学媒介语的使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等方式研究分析媒介语使用的比例、如何使用以及学生对该问题的看法,并提出零起点汉语教学媒介语使用的具体建议,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网络语言和大学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形象性、粗俗性等特点的网络语言随着网络媒体的日渐发达,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冲击着我们的汉语习惯,也给高校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语文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对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进行引导和规范,是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习关键期”是否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争论不休的话题。文章试图从脑科学研究成果、社会环境、认知风格、中介语理论、普遍语法(U.G)及学习者心理因素等诸方面入手,对这一命题加以探讨,解释儿童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从而推断出儿童外语学习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