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阳照常升起》是欧内斯特·海明威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为一名亲身经历过一战的作家,他身心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重创,和那个时代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在他的创作中也反映出对于一战后混乱社会的无助、痛苦的心情,即所谓的“迷惘的一代”,而这种流派的风格在《太阳照常升起》这本小说中显得尤为明显,本文将主要从作者个人经历以及小说的情节设置上根据原型理论进行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等待花开     
与其向命运之神屈膝痛苦而生,倒不如与之一战而死!两天后,我抱着“败者无畏”的信念,踏上了征途。这次我没有原来的冲动而是多了一份韧劲。成绩榜前涌动的身影中再没有我。我只是在默默地数着日子却再没数过那些花儿。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综合性发展”构成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这一战略部署的基本人文底蕴;与此相适应,“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分别构成了这一战略部署的实践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4.
刘鑫 《文教资料》2007,(6):121-122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进行战时经济动员而在国内实行了统制经济体制。政府通过建立机构、政策和法律三大体系,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保证了充分的经济动员,为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在这一体系下形成的政府管制经济的模式也对“一战”后的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在自己政党领导下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成为支持革命政府,推动北伐战争的强大动力,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对此,史学界的论述颇多,本文不拟赘述。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一战”时期的工人运动完美无缺了呢?不是的。我党当时尚处于幼年时期,而“一战”时期的工运又是党所领导的工运的第一个阶段,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左”的倾向便是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充分肯定“一战”时期工运历史作用的同时,正视这另一方面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于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是有积极意义的。“一战”时期工运中“左”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论七月诗派的共同主题游友基七月诗派迎着全民抗战的硝烟与人民解放的炮声诞生、成长。它同时代、现实、革命和战争如此紧密地“拥抱”,是新诗史上未曾有过的文学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战时文化一战争文学一战地诗歌”,为新诗注入了新的特质。它继承井发展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重新论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从这一战略的提出背景重点论述架构又好又快发展的双重视域,即时代视域和理论视域,从而表明“又好又快”发展战略提出的必然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尝试带出这一战略的理论旨归——科学的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祖国文化,谱写了数千年文明史的光辉篇章。在笫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下简称:“‘一战’时期”),少数民族人民以各种斗争形式参加了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对“一战”时期少数民族斗争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作一简单论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已经疲惫不堪的日本终于宣布停战.战争给日本及英国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本战前所创造出来的许多财富由于这一战争而损失殆尽,国土遭到严重轰炸和破坏,并被美军占领,日本人民饱尝了笔墨难以形容的战争痛苦和战败的 屈辱和灾难.那么战后的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所谓“一片废墟”的础基上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十年恢复与准备于一九五六年开始现代化起步,仅用了十八年时间基本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现代化,成为后来居上的经济大国呢?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反恐战争的直接推动下,布什政府推行一项以单极世界为目标,反恐为旗帜,军事强权主义为对外政策手段,单边主义为对外政策主要行为方式的“新帝国战略”。这一战略迎合了美国国内泛滥的“新帝国主义”的要求,表明了其追求全球独霸的意图和决心,但由于这一战略自身存在诸多盲点和缺陷,并受到种种国际国内因素的制约,难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先取关中,建国立业,后取北京,推翻明王朝,是李自成农民军制定并付诸实施的一个军事战略计划,也是李自成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计划,被近人称为关中——北京战略或北伐战略。近几年来,我国史学界围绕如何评价这一战略展开了讨论,诸说不一。有的认为这是一个“卓越”的战略计划。有的说这是“失策”、“根本方略上的小错”。也有说是“从表面上看不错,但具体运用上错了”。为了有助于对这一战略的探讨,这里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2.
专题指导 1.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指俄、英、德、法、意、日、美七大国家。 ②在亚太地区,主要为美、日、俄三国之间的关系。又集中表现为这三国对中国的争夺。 ③在欧洲,主要为英、德、法为核心的西欧与俄国为核心的东欧间的关系。 ④在北非,主要为意大利联合德国同英、法争夺北非地区。 ⑤俄国地跨欧亚两大洲,时而卷入亚洲的争夺,时而卷入欧洲的角逐,雄居北方,自成一极。 2、本专题的重点难点 ①重点之一:“一战”前的争霸斗争;“一战”; ②重点之二:凡尔赛——华盛体系的建立.及其逐步瓦解。 ③重点之三:“一战”后“二战”前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④重点之四:“二战”前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与争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发展湖北黄梅戏的基本思路 ,提出了“一个中心 ,四面出击”的发展战略 ,并简明地提出了实施这一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胜利40周年。虽然这一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出现了“天翻地复慨而慷”、“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形势。然而令人不解的是,40年来,我们对它的研究却十分不够。本文不打算探求这一现象的原因,只就这一战役的意义谈一些不成熟的见解,抛砖引玉,期望有助于促进渡江战役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政治工作制度的军队是国民党军队.这种制度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后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军队继承发扬了“一战”时政工的优良传统并取得很大成绩,相反,国民党军队的政工制度虽仍存在,但它的作用却远没有发挥出来.本文试图就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政工的产生演变和作用等情况作一些述评.“一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卓  相似文献   

16.
“中部堀起”是继“优先发展东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之后的又一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有它的必然性。中部崛起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中部的情况不同于东部、西部和东北,中部崛起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叔本华,是19世纪德国的唯意志论哲学家,是悲观主义“痛苦论”的鼓吹者.他的哲学思想曾迷惑过处于茫然、彷徨的人们,也曾遭到过乐观主义者的唾弃.然而这种悲观的“痛苦论”在当今社会中,又有死灰复燃之势.消极失望的人们又寄宿到了叔本华的“痛苦论”里,此起彼落地唱着“人生即是痛苦”的悲歌.因此,很有必要对叔本华“痛苦”理论做一番认真的哲学思考.一、叔本华“痛苦论”溯源一种哲学思想的出现,总与其所处的社会条件密不可分.追溯叔本华的痛苦论,也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叔本华个人的生活背景.  相似文献   

18.
此文出彩句是现在第一自然段中的“如何才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文章不是罗列“缩小痛苦,放大快乐”材料,而是从中找出可资借鉴的思想:用夫差的材料,蕴含“国家至上,从而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思想;用司马迁的材料,蕴含“有事业心,从而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思想。作者从两个方面回答了“如何才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问题。此文还可锦上添花,将现在倒数第五自然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放到文章的最前面——先交代“缩小痛苦,放大快乐”效果,再写实现“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根本思想——层层深入,升华文意。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痛苦可以使人冷静,使人深邃,使人成熟;有了痛苦人生才会变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一语,承上启下。对前述“逃避痛苦”的表现做否定,对后述“珍惜痛苦”的壮举做肯定——从成就事业的高度列举详实事例。  相似文献   

20.
一马失社稷     
“一马失社稷”的故事出自英国国王理查三世逊位的史实。他1485年在波斯沃斯战役中被击败,莎士比亚的名句“马,马,一马失社稷!”使这一战役永载史册,同时告诫我们:一个小小的疏忽会带来多么大的灾难。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了。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铁片来。”“我等不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