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造词的思维方式及其修辞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造词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修辞方法,渗透了汉民族文化的审美情感和价值判断。对汉语造词活动中思维方式的探究是一个典型的思维寻求其对等物复现的过程。汉民族的意象性思维、“取象类比”思维、“随机”“意合”思维、“平稳”“对称”思维等方式,都深深地影响和制约着造词过程中各种修辞方法的使用,从而使汉语词语具有情感美、形象美、含蓄美、自然美、和谐美的特征。造词是反观民族思维方式的绝佳“窗口”。  相似文献   

2.
“当代汉语”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汉语”及其特点马孝义一、“当代汉语”的提出按照历史二分法,汉语可以分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它包括古代的文言,也包括古代的白话;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它应包括从“五四”时期到当今所使用的汉语。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学...  相似文献   

3.
本土化:汉语文教育民族主体性的坚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文是汉民族思维特征和文化本质的集中反映,汉民族语言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源远流长的汉民族语言,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语文教育就是体认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我国的语文教育历经两千多年的嬗变,一路走来,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后,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掀开了扉页。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语修辞的“象思维”具有一种文化语境性。汉语词语修辞的“象思维”过程及特征与汉民族原始的思维过程及特征一致,即在物象与物象之间寻求直接联系或认同,用物象来进行思维。这种“象思维”过程具有取象与观象,以物象为基础;讲求在“象”的基础上抽绎出义理,并注重对“象”的整体直观和体悟;以自我为中心,主客体混融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汉语词语从产生到运用过程都是“象”、“意”、“言”的转换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诗学对初期白话诗人审美心理的潜在影响,使得他们在进行新诗创作的时候,较多地借鉴了传统诗歌的诗境构造方式、语言形式,和“比兴”手法,因此一部分初期白话诗体现出了比较突出的民歌风味。传统的“比兴”在初期白话诗中的运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表层的“修辞学”的意义,体现了中国传统诗学审美思维方式的内在引力,生动地展示了在“汉语言文学”这一大文化背景下汉民族诗歌的“特殊话语形式”对新诗的原型影响;同时,这种运用也显示了新诗在表现方法上的无限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汉语双音节复合词构词语素的语序排列有语言“象似性”的作用。这种“象似性”背后存在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整体-局部、中心-边缘、因果、时间、利-害等。汉语双音节复合词构词语素的相对位置取决于所表达概念的状态的次序,正是“象似性”的体现,它反映了汉民族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7.
这学期备《白杨礼赞》一课时,对“朴质”一词,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发现“朴质”有两种读音,有两种释义。一、读pǔzhí(过去一般都读这个音),词义是“朴实直率”;二、读pǔzhì,词义是“纯真而没经过修饰的。”读音不同而意义也不同。那么,在课文中应读哪个音呢? 我根据“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象加过人工似的,……丫枝一律向上,……也象加过人工似的”(着重号系引者加)。“象加过人工似的”,说明它好象是天然生成的本性。因此,我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两个“象加过人工似的”句  相似文献   

8.
汉语是汉民族的重要标志,它承载着汉民族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信息。但汉语方言众多,分歧很大,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视“书同文”而轻视“语同音”的传统,使得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统一(主要指口语)在近代中国以前的进程十分缓慢,而且是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9.
仔细研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后发现,“感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对此,我们作如下一些思考。一、为什么要强调“感悟”1.遵循中国语文的特点我们的民族擅长用整体性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强调天人合一,物我同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这样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汉语言具有着浓烈的民族特色。汉语绚丽多姿,是一种以实用和体验为两翼的语言。它以意会为句子连贯的纽带,善用比兴,讲究意象和意境:“言生于象,故可循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循象以观意。”(《周易略例·明象》)。这就揭示了汉语及汉语学习的规律,即:学习汉语需要透过“言”(语言)…  相似文献   

10.
“通感”不仅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修辞方式,也是一种汉语词义引中和词汇生成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以“清”为例,通过使用“通感”,“清”“从原有描述视觉感受的“明朗”义分别引申出了描述听觉感受的“清脆、空灵”义和描述触觉感受的“冷、凉”义,并进而形成了相关复合词。其它如“亮、尖、苦、厚、圆滑、逶迤”等词也均通过“通感”而发生了词义引申并生成新的复合词。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重要理论,也是用于解释语言句型结构的重要工具。该文通过对比分析来研究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句法结构象似性的特点,指出汉英存在句都符合信息末端的原则,动词名词有相同的线性排列顺序,语义和话语功能基本相同,在认知上都不同程度的遵循了时间象似性原则、空间象似性原则,英汉语存在句的表层语序都受到象似性原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汉语谦逊语以和谐礼貌为本,其标记词语"过奖"等之结构形式,要么启动话语,要么承接话语,要么启动承接兼而有之。汉民族谦逊语体现了汉民族的礼貌和谐观,在语表形式上表现为"空间与程度、主观小量"和"语义演化"等意义特征。  相似文献   

13.
闫德胜 《现代语文》2014,(10):46-48
一、小引 汉语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透过汉语可以窥探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反之,通过探究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便可揭示汉语词句段篇的语法特点。汉民族是重和谐的民族,自古以来人们恪守着“和为贵”“和衷共济”“天时地利人和”“中庸之道”等行为准则。“汉民族这种和谐心理素质表现在政治生活、民情风俗、日常生活以及语言结构等方面……这种和谐心理素质对汉语的词句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体现出汉语的和谐性、词句结构排列的匀称性……而且只有匀称才能和谐。”可见,我们汉民族语言,实质上是和谐汉语。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教育中,话语权对教育和教学模式影响较大,话语者的意志力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领域中形成话语霸权,共同的期待行为是“利益”和“暴力”的语境生成,对教育教学环节进行话语形式的控制是“利益”与“暴力”的表现形式,制定教育活动中的话语权是实现话语者意志力需求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汉语是汉民族的重要标志,它承载着汉民族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信息。但汉语方言众多,分歧很大,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视“书同文”而轻视“语同音”的传统,使得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统一(主要指口语)在近代中国以前的进程十分缓慢,而且是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6.
冯赫 《现代语文》2010,(1):36-38
汉语学界传统上注重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分析汉语的反问句。本文从认知理解和话语功能角度首先对反问句进行了概略式分析,然后重点讨论了“不是X”反问句的主观性及其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在很多人都习惯使用“好象”这个词,包括很多专业的文字工作者,也这样用。其实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好像”。根据国家语委推荐使用的现代汉语词、词组版本,“好象”一律用“好像”,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已采用“好像”。取消了“好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诗歌创作特点和审美取向构成了汉语古代诗歌独特的魅力。汉语古诗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味外之味、韵外之致、景外之景。文人将“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当作自己最高的审美标准,以求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个特点,构成了汉语古诗英译时的难点。笔者研究发现多数译本没有把汉语古诗的“言外之意”诠释出来,个中原因诸多,然最大原因,是没有做到翻译的“前景化”。本文从分析汉古诗歌的创作特点出发,提出汉语古诗歌翻译要“前景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颜色观作为一种文化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赋予颜色不同的寓意,使其呈现出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个性。对比和探讨俄汉语颜色词“黑”与“白”构成的熟语中渗透的俄汉民族色彩个性特点,使各具特色的俄汉民族文化心理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20.
汉民族观念的“中庸”、“和谐”造成汉语中的委婉替代现象,“蕴藉”风尚言在意外必然形成用其他语言形式替代表达本来的语言形式,“对课”的文化传承方式也表明先人对语言替代现象有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