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多媒体网络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丰富而图文声并茂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交流方式以及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基于多媒体网络的优势,笔者设计开发了<对外汉语>网络课程.文章根据设计开发的网络课程,介绍<对外汉语>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步骤和过程.  相似文献   

2.
面向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面向学习对象的方法设计与开发是网络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研究学习对象的基本理念和相关标准尤其是SCORM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采用面向学习对象的方法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的意义,并着重论述了面向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3.
远程学习材料的分类设计与整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远程学习材料的设计与开发。进入网络时代.远程学习材料的种类、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重大的发展和创新。网络远程教育呈现两种形态.分别以专司远程教育院校机构和传统院校为代表。历史发展中远程学习呈现了函授学习、开放远程学习、网络远程学习、网络辅助学习、混合学习和在线课程学习等6种形态,学习材料根据所承载的技术媒体的差异分为印刷、广播、电视、计算机课件、互联网与全球网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与网络课程、移动学习材料等7种类型。远程学习材料的设计与开发者应根据各类远程学习材料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分类设计与开发,应充分考虑远程学习材料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和评价设计,因为这两类设计最能体现各类远程学习材料的整合效应。  相似文献   

4.
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对网络学习平台设计与开发理念论述的基础上,设计与开发了网络学习平台,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对网络学习平台设计与开发理念论述的基础上,设计与开发了网络学习平台,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信息社会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而优质的网络课程是学习得以有效、顺利进行的前提性保障。然而,网络课程的开发已远远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开发,此时,如何构建优质的网络课程就成为网络学习能否有效进行的瓶颈。本文借助软件工程学中的构件理论,从开发者的角度对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复用进行了重新探讨,以期为网络课程探寻新的开发方式,提高网络课程的开发效率和复用程度,进而为网络学习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网络教学日益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教学传递模式。国家教育部2012年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关键是发展和采用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从理论阐述上,笔者提出这一网络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其组成包括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课程、网络导学和支持、网络教学管理以及质量保证体系。香港大学教师进修学院对这一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效果明显。学院于1999年开发了第一个网络教学平台,2012年又推出新的平台,称为SOUL2.0,其优势是功能模块化、整合Web2.0互动功能、整合学习功能、整合评价功能、降低开发成本。新平台为推进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以全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为例,在新平台上对课程介绍、课程教学设计、网络导学和支持、信息技术和互动学习融合及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经案例研究表明,我们通过采用系统的和有质量保证机制的网络教学发展模式,在继续教育领域中可以达到与面授相同而且更加灵活的教学和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8.
本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高职院校《汇编语言》课程教学内容抽象、逻辑推理较多、学生不易理解等特点,进行了《汇编语言》网络课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对高职院校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以及网络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课程《DNA知识》的设计、开发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等理论指导下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生物学科的特点进行了《DNA 知识》大学生物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制作,对生物网络课程的开发制作以及网上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蓉 《考试周刊》2008,(7):133-13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不足.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平台.适合个体的自主式学习.所以.自主学习模式成为了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主要模式,它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对于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其内容包括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教学环境设计,课程的评价.其中网络资源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建立CAl软件库、资料库、电子图书馆、模拟学校.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教育应运而生。网络教育在教育领域里已经发挥出诸多优势,也使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从网络教育的特点、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网络课程的评价与反馈几个方面就网络课程的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计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课程的开发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之一,教学设计网络课程的开发应能体现教学设计的理论思想.文章从课程的架构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教与学的过程设计等方面阐述了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的策略和开发思想.  相似文献   

13.
网络教学是建立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以广播电视为媒体的第二代远程教育基础之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从学习的适用对象、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课程的组织安排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来看,网络教学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将网络教学引进高校是提高其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其中,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是关键。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就高校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日益广泛,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资源载体。本文讨论了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将校本课程资源网络化,达成网络校本课程资源,构建生动科学、多向互动的教学环境。并且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设计于一体,真正给师生提供“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5.
李栋 《天津教育》2022,(14):99-101
<正>信息技术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如何在翻转课堂理念下开展有效教学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翻转课堂的实施必须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学生通过在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来体现教学活动的翻转,因此,做好信息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至关重要。本文从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原则切入,重点论述了设计与开发的路径。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混合型学习是课堂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组合,结合当前高校实践类课程学时数不足、实践力度不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无法深度融合的现状,该文通过课堂讲授、网络自主与协作学习、课外任务式实训3个模块,以摄影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混合型学习在实践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空气象观测课程特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平台将高空气象观测与微课程有机结合,设计与开发更符合气象部门在职职工学习特点的网络课程。介绍了微课程教学设计过程、高空气象观测这一教学内容的微课设计开发思路、高空气象观测网络微课程制作和编辑技术,探讨了微课在促进学员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缓解工学矛盾、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教育应运而生。网络教育在教育领域里已经发挥出诸多优势,也使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从网络教育的特点、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网络课程的评价与反馈几个方面就网络课程的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林雯  栾舒惠 《高教论坛》2004,(4):134-136
本文结合《摄影技术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制作,探讨网络课程开发中的教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可用性是衡量网络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网络课程的高可用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应该贯穿在网络课程建设流程的各个关键阶段.目前,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人们往往优先考虑其教学性和技术性,而对其可用性关注不足,即对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关注不足.本文在分析传统网络课程建设流程的基础上,从可用性的视角,对其进行改造,提出了网络课程可用性设计与开发的概念模型和可用性质量实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践验证,从而推衍出网络课程的建设过程不仅是一个设计的过程、开发的过程,也是一个使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