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每每想到齐良迟先生,就不能不想到我的父亲、老舍茶馆的创始人尹盛喜。父亲自幼喜爱琴棋书画,但我想,他当年大概也不曾料到能与白石老人的后代——齐良迟先生结下一段不解之缘。齐良迟先生和我父亲年纪相差近二十岁,冥冥中或许是对传统文化的共同追求,让两位老人相遇相知并成为忘年交。1988年父亲创办老舍茶馆。开茶馆当然想赚钱,不过他更大的心愿是为了扶持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2.
在蒋礼鸿先生书斋兼卧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先生手书的大字条幅:“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正是蒋先生宽阔胸襟的真实写照。先生为人一向刚正不阿,淡泊名利。他从不为自己争名夺利,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与学习。蒋先生从事教学工作将近60年,他的学生中已有人成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可说是桃李满天下了。蒋先生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的父亲范长江先生对自己的新闻工作生涯,一直十分低调。他只是在《记者工作随想》等文章中对往事偶有提及,即使对家人也很少谈及他在三十年代如何做记者。旧版的《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一直静悄悄地摆放在他的书柜里,我却从未听他讲解过这两本书。文革后我在北大研修新闻专业时,才从教科书中知道,父亲当年的记者经历非比寻常,他的两本书被视为中国新闻界的经典之作,但他本人却一直对自己的过去淡然视之,毫无矜功自傲之意,甚至似乎刻意回避这个话题,有人建议他重新再版这两本书,也被他明确拒绝了。而我心中隐约感到,父亲的低调不仅仅是出于谦恭自省,而是个中另有缘由:以其对历史与社会异常敏锐的洞察力,我父亲对这两本书可能招致的政治风险,或许早有不祥的预感。  相似文献   

4.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但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  相似文献   

5.
七年级的时候。我在镇上的一家医院做义工。夏天,我自愿每周工作三十至四十小时。通常,我都跟吉莱斯皮先生在一起。从来都没人探望过他.也没人关心过他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谈《琐忆》     
回想建国以来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 ,大多强调鲁迅先生品质战斗性的一面 ,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一句阐发得比较充分 ,但是关于他对同志 ,对青年的爱就强调得很不够。我认为“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在不同方面的两种表现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对敌人恨 ,对同志必然是爱。所以我想在我的纪念文章里应该两方面都讲一讲。三十年代我作为一个青年 ,曾经和鲁迅先生有过一些接触 ,亲身感受过他对青年的关心爱护 ,因此 ,想从后面多说一些 ,这就是我写《琐忆》时的指导思想。196 1年是鲁迅先生诞辰 80周年纪念 ,我从上海…  相似文献   

7.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相似文献   

8.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相似文献   

9.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身为农民的父亲却好像从来没有对我显出过特别的喜欢。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就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相似文献   

10.
<正>黄济先生虽然已驾鹤西去,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先生鹤年已过九旬,他把自己的人生分为三个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是"求索人生路";第二个三十年,是"风雨大洗礼";第三个三十年,是"花甲展新姿"。这最后的三十年,用先生自己的话讲,实现了"三黄":"黄济,已到了近黄昏时候,却成了黄金时代。……我将尽毕生精力,使老有所为,为祖国和人民多做一些工作!"自从黄先生走后,他慈祥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清楚地记得第一  相似文献   

11.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相似文献   

12.
大概有那么两年的时间,父亲在中午拥有属于他的两个包子,那是他的午饭。记忆中好像那是八十年代初期的事,我和哥哥都还小。那时,父亲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大山里做石匠,早晨骑一辆破自行车走,晚上骑这辆破自行车回。两个包子是他的午餐,是母亲每天天不亮点着油灯为父亲包的。其实那只是里面有一些  相似文献   

13.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不会忘记他为我所做的:他使我成为了一名天使。上七年级时,我曾是镇上地方医院的一名义工。暑假期间我每周大概做三十到四十小时的志愿工作。在医院的大多数时间我都是和吉尔斯比先生一起度过的。从没有访客来看他,似乎也没有人关心他的病情。在那儿  相似文献   

14.
颜色     
一个秋天下来,父亲瘦得像他捧在手里的烟袋杆我总觉得咱家人的肤色与别人不同,尤其是我的父亲。他五十岁以后,便一天天地黑瘦下去,皮肤都成了泥土的颜色。我过三十岁,便开始按着父亲的样子生长,便长成了父亲的样子。父亲  相似文献   

15.
那时复旦     
一名校工抗战时,我曾在复旦大学与陈锡林先生共事。先生约长我二十多岁,是我敬佩难忘的前辈,也是老师。先生的父亲是复旦校工。那时工人的收入很低,一家几口,儿女上学颇不易,所以先生只读过两三年书即到复旦"打零工",师生都称他"小孩儿"。"小孩儿"有两件营生。其一,白天学生打网  相似文献   

16.
最好的尊重     
<正>舒乙是研究现代作家的学者、老舍先生唯一的儿子。2012年7月2日,他来到央视国际频道做客《文明之旅》栏目,介绍他的父亲老舍先生不为人知的故事。舒乙先生对父亲的各种事情记忆犹新,讲得深入浅出、声情并茂,非常感人。但是,让主持人和观众不明白的是:他从节目开始到结束一直称他的父亲为"老舍先生",从来不说"我爸"或"我父亲"怎样怎样。这样的称呼总让人隐隐感觉舒乙好像对父亲不太尊重。主持人提出自己的疑问,舒乙先生回答说:"我研究现代作家,包括老舍  相似文献   

17.
苦糖     
几年前,我与同乡麦天枢先生在天安门广场溜达,共同怀念起故乡,他说了件自己少年时的事,让我至今不忘。父亲病了,亲戚拿两斤白糖来探望。父亲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年十二月,为纪念弘一大师诞生百周年,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弘一大师书画金石音乐展”。这位弘一大师在俗时名李叔同,是我父亲丰子恺的老师。六十多年前,父亲在杭州浙江第一师范读书时,李叔同先生教他图画与音乐。父亲得到李先生的教导,获益很多。 父亲以画家闻名于世。一般人大概不会知道,父亲之成为画家,完全是李叔同先生指导与培养的结果。由于我祖父爱好古典文学,会做诗、写文章,父亲在他的影响下,从小喜欢文学。同时父亲在年幼时已露出一些爱好图画的苗头。但正统思想很重的祖父认为读书才是正经事,画画并非“正道”,因此对父亲严加责备,不准他弄画。这样,父  相似文献   

19.
他是父亲     
“就让他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宿舍的七个姐妹说。“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刘老师说。“那又怕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见到齐良迟先生。他给我的感觉格外亲切,因为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温文尔雅的举止、朴实无华的外表、沉稳内敛的性格与我的父亲任率英先生竟然如此相似!首次见面,我便对齐先生顿生崇敬之心。父亲与齐先生是多年的挚友。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共同领导东方书画研究社的工作。1989年父亲因身体不适住进医院,被诊断为晚期胃癌且已扩散,只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