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日前,河南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了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名单,我校徐茂田教授领衔的纳米生物分析化学团队成功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成为我校首个入选的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纳米生物分析化学科研团队是我校最具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冯恒强,博士,教授,洛阳师范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所长,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兼职硕士生导师。中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省教育厅从2014年起实施"河南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专项支持计划",包括高水平人才支持计划、重大项目支持计划、重大贡献支持计划三个类别的人才引进、培养与支持体系。高水平人才支持计划将对引进和自主培养两院院士、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团队给予200万元经费  相似文献   

4.
本丈于2008年8月发表于国家一级期刊《科学通报》上,本研究工作由我校物理与信息工程系陈文聪博士和曾庆国老师合作完成,并得到了陈文聪博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脉冲星与含致密天体密近双星的演化》(项目批准号:10873011)和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准号:2009HASTIT011)两个项目的资助.  相似文献   

5.
李洪河教授     
李洪河,1968年生,河南睢县人,东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访问学者。现为河南师范大学一级特聘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获评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首批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近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于2009年5月发表于国际天文学顶级学术期刊《Astronomy&Astrophysics》(该杂志07年影响因子为4.259),本研究工作由我校物理与信息工程系陈文聪博士独立完成,并得到了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脉冲星与含致密天体密近双星的演化》(项目批准号:10873011)和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准号:2009HASTIT011)两个项目的资助.  相似文献   

7.
于萍  吴锋 《神州学人》2010,(11):16-18
国家"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得到了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高度评价和积极参与。墨尔本作为澳洲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的城市,目前已有7人入选"千人计划",他们均为早年出国留学,现在澳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多年的教授,并在当今国际科技前沿占一席重地的科技领军人才,其中3位为澳大利亚科学院、澳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纳入诸多高校日常工作,并初见成效。但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运作模式都缺乏规范性。基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实证研究,提出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构建互动共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四结合"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2011计划"开启了新一轮高校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它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新的协同创新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协同创新战略,是一项艰巨的教育工程。皖西学院虽是一所新升的本科院校,但是在协同创新模式下,也为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尝试,并为如何构建协同创新模式下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发展策略提供了案例思考。  相似文献   

10.
青年科技人才作为高校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对高校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断创新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系列激励措施,优化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所需的良好环境,使得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为高校科技发展提供了后备人才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创新资源不足与闲置并存、创新产出能力低、创新转化度不高等问题。要构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分层次发展;要加强研究基础平台建设和学科建设;尽快建立技术转移体系、产业化服务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评估体系以及适合河南省省情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马录芳(1973-),男,山西芮城人,博士,教授。现任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所博士后,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三峡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化学与生物科技发展联盟常务理事,河南省化学与材料青年学者联合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功能导向多孔材料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相似文献   

13.
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 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头。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关键是要整合现有人才计划,推动人力资源的有效结合,以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基地为依托,以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成为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排头兵。北京大学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一直以来都在认真组织实施“211工程”和“985计划”,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高等学校第一资源”的观念,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高校创新团队计划”为重点,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抓住吸引、培养和…  相似文献   

14.
全面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意味着创新教育不再是重点大学的"奢侈品",地方高校亦应担负起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通过《威廉姆斯创造倾向测验》发现南通大学不同学科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菁英人才学校学员的得分明显高于普通学生,但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地方高校,要以"地域上的优势"克服"层次上的劣势",积极推进"青马工程",狠抓重点学科建设,重新设计专业课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袁志勇  田晓冰 《成才之路》2013,(34):I0002-I0002
科技部第一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名单于日前公布,其中,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205人,平均年龄41岁,国家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可见一斑。名单公布后不久,科技部又开始部署第二轮创新推进计划的组织推荐,按照科技部的部署,第二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要加强对35岁以下人才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见,科技部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日益重视。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指出河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共性问题。加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培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团队建设;加大科研平台建设,打造团队支撑体系;更新理念,完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人才强教”是新时期首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是北京市教育大会确定的重要任务之一。为加强北京市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首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2004年,北京市教育大会提出实施“人才强教”战略;2005年,市属高校“人才强教计划”正式启动,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建设;2008年,第二期“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出炉,市教委在一期基础上加大了对杰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资助力度,健全人才管理制度,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与政策。为了梳理“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的实践历程,总结先进经验并启迪未来,从本期开始,本刊和北京市教委人事处以及各市属高校联合推出首都人才强教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创业计划竞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和平台。高校创业计划竞赛的开展,可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潜力,对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繁荣校园科技文化,并促进产学研用之间紧密结合,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加强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课题。近年来,各高校以“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载体,培养了一批创新型本科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全体师生的共识,高校通过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程教育体系、夯实校院两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各层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等工作,开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高校应立足优势学科,依托学科和专业建设,做好项层设计,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开展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技创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河南省高等院校科技创业存在着诸如科技成果先天不足、管理体制滞后、科研任务繁重和精力分散、创业意识不强、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明晰现状、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着力进行观念创新、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和管理创新是高校提升其科技创业能力、服务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