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科学发展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文章阐述了企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及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研究校企深度合作,使高校人才培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在企业深度参与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培养适应新型市场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现状,并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的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从培养英才转向为行业培养具有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采用校企合作的“定制式”培养模式是实现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在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为高等院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和实习实践教育场所,行业业务人员参与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学校与企业可以通过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合作途径建立校企关系,通过学校与行业“双渠道”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了高校与行业在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上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4.
通过校企合作达到产教融合是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对应用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应用型大学应作为毕业生和行业及企业之间的桥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服务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文章对高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近几年山东交通学院开展直通就业的企业实践、企业里的教师工作室等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应用型大学探索符合实际需求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拓宽人才培养资源,企业需要与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借助高校智力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安徽科技学院是应用型高校建设示范校,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室建设和企业参与实验室建设的研究,探索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方式,并分析校企共建实验室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红霞  桂伟  常虹 《考试周刊》2014,(76):142-143
本文在充分分析当前"产学研"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企业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途径,主要阐述校企合作开发应用型教学实验设备、校企合作指导学生课外科技项目及政府支持促成应用型本科高校参加协同创新中心等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7.
行业企业参与,是高校成功培养符合行业及社会要求的工程人才的关键。如何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校企合作培养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一直是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基于校企合作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选取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系统总结了该校在推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效果,探讨了校企协同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示范基地、改革效果评价等的有效方式,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同类高校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软件外包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指出高校要紧跟企业需求,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大胆创新、勇于改革.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产学研合作、共同参与、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6):172-176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一个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互联网与学校招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堂教学、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这是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教育,更需要企业的积极主动参与。实施双赢战略,加强校企合作,深入探究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仅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更能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优势,为社会提供大量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开展工程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我国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现状,结合芬兰应用科技大学取得的校企合作成功经验,提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建平台、全程参与的合作模式。政府出台政策和设立专项经费,参与指导和评价;高校搭建服务共享平台,实施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和评价机制;企业参与实践育人指导和考评。三方共举,践行“共享、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共育未来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国家教育部启动了一系列举措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向,地方高校则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在当前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和金陵科技学院积极筹办软件科技大学的背景下,本文着重探讨了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协同人才培养机制,该机制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在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多层次多渠道的资源和利益共享,达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行业组织主导型三种校企合作模式,坚持产业链和教育链有机融合,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搭建课程教学研究、校内实验、企业实践、应用性技术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交流等六个平台,加强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龚云飞  任丽娥  庞琨 《文教资料》2013,(14):115-117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其灵魂是真理追求,本质是创新。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学生培养中,不断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具备学校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以"共生"理念和学校特色为基础的校企合作模式,从理论梳理、政策和制度建设及主要举措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一些做法,即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校企合作冠名班实现专业全覆盖、引入企业资源,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打造就业实习双选会平台,提前谋划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得出了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四点认识,即构建以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改革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基础,健全培养制度是保障,坚持开放式办学是出路。  相似文献   

16.
集成创新是集成创新主体以最为合理的结构形式将集成创新要素进行优化和整合,融合成一个功能倍增、适应进化的有机整体。以J大学为例从校企合作机理集成创新的角度探讨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结盟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寻求校企合作"1+1>2"的集成效应,探寻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与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由于院校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时与学术型大学及高职院校应有所区别。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形成了几种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校企合作;以科研为主要目的的校企合作;教学与服务相结合——在企业进行的生产性实训。但在各种模式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我国目前重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实现高校与企业共赢的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店行业、企业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提出了校企共建、股份共赢、合作培养"第三方"人才、改革"2+1"模式等新的合作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途径,定向培养是新工科建设的有力补充。本文从开展校企合作定向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出发,研究了目前高校常见的校企合作方式。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与鹏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印制电路板(PCB)加工专门人才培养为案例,介绍了统一招生、定向培养培养的实施过程,并提出了"统一招生过程定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脱离企业的要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校企合作推动实训基地建设是必然之路。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对此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开启了工学与教学模式改革,实施"订单"培养,通过冠名班的方式,使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走进校园,达到校企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