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ChatGPT等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成年人成长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急需构建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规范体系。文章从人才发展、AI向善和人机共融视角出发,构建了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体系模型:“技术内容规范”将基础性、时代性和价值性三个维度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旨在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规范学生能接触到的人工智能技术内容;“技术工具规范”围绕可用性、适用性、安全性、价值观对AI学习工具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全过程提出规范要求,旨在从应用监管角度保障未成年人的使用体验;“技术伦理规范”基于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安全可控原则,对人工智能技术伦理治理提出要求,旨在从安全伦理角度促进未成年人、社会、自然和人工智能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应用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和谐共生是当前亟待完成的任务。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认知、心理塑造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监管和关注。针对当前人工智能应用监管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文章从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框架顶层设计出发,提出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善治路径。监管框架顶层设计以尊重人类的自主能力为核心,提升未成年人的能动性,优化监督机制,具体包括监管内涵、技术原则和组成要素。监管善治路径从以未成年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技术体系的构建出发,探索提升场景多样化评测机制,完善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制度,参与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国际规则制定,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社会实验研究。通过研究框架和善治实施路径的构建,以期为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核心素养是未成年人应对智能时代挑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素养。现有关于未成年人AI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对其价值定位、内涵解读、模型构建、指标确立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讨论。文章首先从AI的技术属性、社会属性及其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三个方面介绍了AI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然后从知识理解、应用能力、综合性三个视角阐述了未成年人AI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接着采用文献研究法,提取AI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构建了未成年人AI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最后采用频次统计法和德尔菲法,制定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未成年人AI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文章构建的未成年人AI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及指标体系是未成年人AI技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成为培养未成年人AI核心素养的基准和操作指南以及评价未成年人AI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AI技术促进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未成年人正面临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当前,AI治理战略中对未成年人的关注仅提及了教育资源和健康资源,而鲜少就未成年人的成长和数字权益展开讨论。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发展以未成年人为中心的AI驱动因素。之后,围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展开的“儿童人工智能”项目,文章系统梳理了以未成年人为中心的AI国际行动和实践方向,以深度剖析AI技术如何保护、支持和赋能儿童。最后,文章基于人本主义理论,从技术、伦理、未成年人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我国发展以未成年人为中心的AI新路径,包括鼓励参与式设计、坚持伦理化治理、优化数字教育环境等。文章旨在维护未成年人的数字权益,并培养未成年人适应未来数字世界的能力,以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5.
AI技术给社会带来深刻影响,其创新发展对未成年群体的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AI在给未成年人提供全新成长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威胁。鉴于此,文章基于未成年人安全视角,省思AI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从未成年人的脆弱性、AI系统的内生特性和AI治理策略的适切性三个维度进行根源透析。以信息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从顶层设计、风险防范和个体防护三个层面构建面向未成年人的AI安全风险治理生态系统,构筑面向未成年人的AI安全盾牌,确保给未成年人提供合乎规范设计的AI教育产品,以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与权益,进而促进未成年人与AI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类智能的技术方法与手段。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术的快速演进,社会的专业分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重要变化,人类社会也将逐步进入人与智能机器协作的人工智能时代。面向人工智能时代,我国积极推进中小学阶段编程教育及相关人才培养。2017年7月,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了解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核心课程。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出于个人兴趣以及学科交叉的需要,对了解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也有了强烈的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开设了面向全校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不仅需要进一步激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人工智能学习的兴趣,也要引导和提高学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学科交叉的应用创新能力。经过反复论证及几年的实践,南方科技大学提出并优化了一套基于"AI"+"AI+" ("人工智能算法" + "人工智能技术在特定行业的特定应用")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及一套尊重学生各自专业兴趣的能够让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化"课程项目的教学方法。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可为其他课程教学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加速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技术上领导地位的实现,重估美国联邦政府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的优先事项和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美国劳动力教育的现实需求,美国政府于2019年6月发布了《2019年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这是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大背景下出台的最新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性文件。基于该文件核心内容并结合美国政府发布的其他相关资料,对其当前教育人工智能战略的最新走向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美国教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主要以持续投资人工智能的基础研发、开发有效人机协作方式、关注解决法律伦理问题、设计安全可靠的AI系统、创造开放性的数据环境、制定评估监管标准体系、着重AI研发人员的培养和扩大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等八大战略为主要内容,并通过设立两大专业委员会、大力拓展学徒制计划、高度重视STEM教育、全力培养AI研发人员和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等五大现实举措,构筑了一个注重政府统筹规划、AI人才的开发、安全负责理念和国内外合作的教育人工智能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教师是促进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当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专业能力不佳、能力标准不清等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主要阻力。鉴于此,为切实提升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素养,研究基于教师专业素养和人工智能教师专业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廓清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等,以叶澜的“教师专业素养三维结构理论”为基础,探索性构建了涵盖AI教育意识、AI学科知识、AI实践技能3个一级维度和11个二级要素的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素养框架,并对该素养框架进行了学理性阐释,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21年我国启动了“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建设工作,开展面向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社会实验是其重点部署内容之一,以期超前研判智能教育的发展规律与风险挑战。围绕如何正确认识与科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现实问题,文章立足于技术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传统实验、教育准实验、教育社会实验的异同,阐释了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核心内涵,论述了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等理论基础,通过剖析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路径与理论,认为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研究的实践进路包括:微观层面应重点研究人机复合体认知、人机协同等场景中技术对个体适应性的影响;中观层面应重点研究智能学习环境、人机协同教学模式、智能学习测评等场景对学校教育体系的影响;宏观层面应重点研究资源配置、数字治理、教育公平等场景对社会制度与政策的影响,从而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们现在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后期和人工智能时代前期,人工智能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路径.人工智能(AI)是在人脑之外,基于互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的信息技术,将人的智慧融入到机器系统中,通过人脑与人工智能技术整合,从而生成具有人类智能的科技产品和智能机器(包括机器人).它是以云计算为动力,以大数据为原材料的深度学习算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面向电气类专业学生设置的Python与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不合理和推广难度大的问题,探索了人工智能与Python语言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并基于人工智能与不同专业课之间的耦合,定制化分支课程,从人才培养机制、课程模式改革和专业课应用路径等方面提出面向电气类专业学生的基于Python语言的人工智能素质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AI)时代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AI"的运用对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文章从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师挑战与成长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大数据、信息技术科技影响下教师的前景与未来,以期推动教师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一代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并遍布各行各业,极大地改变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然而,传统的高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匹配这种需求。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围绕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构建了“一轴二动力三螺旋”动态人才培养模型。然后,分别从政府、高校、企业三方阐述建设面向人工智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举措:以政府为引领,开展相关政策设计与资源调控;以高校为主线,构建数字孪生双创教学平台,实行“人工智能+X”的复合培养模式;以企业为副线,为平台提供数据,丰富双创教育教学案例库等。最后,运用问卷调查验证该路径的有效性。本研究能够为新时期高校双创教育的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是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遵循人本主义理念并形成人本人工智能教育新应用,将有力促成一种新型的研究与应用范式——教育人工智能(educ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AI)的形成。eAI注重以人为本的协作教育理念,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以人和机器的交互、协作为研究对象,理解教育活动并揭示其发生的规律,从而促进人和机器智慧的共同成长。因此,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引领下,eAI必将是人本人工智能的持续动力和新的研究范式,也是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诉求。文章深度融合人本人工智能与教育,开展eAI的理论探究。首先,从人工智能、人在回路和奇点生态三方面阐释了人本人工智能的内涵,并解析eAI创新所需要的支持智能、增强智能和人机协同智能的一体化联动。在此基础上,剖析eAI的核心要素,构建了人本人工智能引领下eAI的研究框架,以人在旁路、人在回路和人在领路模式贯穿三大智能(支持智能、增强智能和人机协同智能)来透析eAI生态。最后,从基于混合智能的eAI环境、面向协同增智的eAI技术、底线思维引领下的eAI实践理性、面向设计思维的eAI创变力量、基于和谐共生的教育伦理等方面探寻了人本人工智能视域下eAI新范式,以期为构建人本人工智能视角下人机协同的eAI新生态提供设计思路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迅猛发展,翻译4.0时代步入历史舞台,翻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成为了翻译研究者、教育者和从业者肩负的重任。《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研究》是由王华树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20年4月出版的著作。它是国内首部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研究的论文集,有利于本地化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为语言服务行业的协同创新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人工智能看当代逻辑学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认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将是21世纪逻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21世纪逻辑学的面貌。至少在21世纪早期,逻辑学将重点关注下列论题:(1)如何在逻辑中处理常识推理的弗协调、非单调和容错性因素;(2)如何使机器人具有人的创造性智能,如从经验证据中建立用于指导以后行动的可错的归纳判断;(3)如何进行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特别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库以及各认知主体相互之间的知识而进行的推理;(4)如何结合各种语境因素进行自然语言理解和推理,使智能机器人能够用人的自然语言与人进行成功的交际等等。  相似文献   

18.
智能时代,借助人工智能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针对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过度依赖、浅表化学习和教育功能弱化等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融合的具体策略.通过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的融合研究,以期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揭示智能化时代的教育将面临哪些新的伦理问题,并在人工智能伦理和教育伦理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人工智能的伦理原则。运用文献研究和逻辑推理方法,系统梳理了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的特点和优势,及其可能引发的新的伦理问题:(1)角色层面,系统创建者、教师、学生和监测员等利益相关者将面临更加复杂的伦理困境;(2)技术层面,涉及自动化决策伦理问责、算法伦理和数据伦理等方面的问题;(3)社会层面,可能转变就业市场、改变人际关系和引发新的社会不公平。因此,需要对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同时需要遵循一般的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和教育伦理原则,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为二者之间的交集,具体包括:(1)福祉;(2)是非善恶;(3)公平正义;(4)人权和尊严;(5)自由自治;(6)责任和问责。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常州市明德实验中学作为2021—2022年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常州)第二批项目学校,积极实施“基于‘AI+OMO的课堂教学创新实践’”项目研究,从系统规划、科学施策,AI赋能、流程创新,以人为本、研学并进三个方面积极推进项目研究,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