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反美主义是一种全球现象,反映了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称王称霸的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在欧洲国家更为常见。欧洲的反美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该地区精英阶层不能认同美国文化的观念,美国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使欧洲的反美主义具有了抵制"美国化"和维护当地文化认同的深刻含义。因此,欧洲国家的任何反美主义形式,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其根源。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文化视角逐渐被引入到了对美国外交史的学术研究之中。王晓德教授的专著《文化的他者:欧洲反美主义的历史考察》关注欧洲对"美国化"的不认同,从文化冲突的视域研究了殖民地时期以来欧洲反美主义的变迁及影响,并着重对其间欧洲文化精英阶层所建构的美国文化"他者"形象进行了揭示和剖析。作为美国外交史领域的经典之作,该书代表了当前国内学术界反美主义研究的最高水准,对于理解和应对美国软实力外交等现实问题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迄今仍然是一个农村人口占三分之二多数的国家.由城乡差别造成的"三农问题"的存在,直接关系到对中国社会特性的判断和决策导向.前些年,影响较大的是从国外经济学引进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提法.近些年,有社会学者受法国社会学家的启示,认为随着城乡差别的扩大,中国社会已是一个断裂性社会[1](p1).作为政治学者,我更愿意使用阶梯性社会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奇迹般的起飞,到80年代初,韩美经贸位置发生实质性转移,美国为扭转经贸逆差的劣势,一方面频频向韩国施压,要求韩元升值,开放市场,一方面限制对韩国的进口,打破了以往韩美贸易秩序,严重损害了韩国的经济利益,激起了韩国民众对美国的严重不满,并引发了系列经济上的反美行动,成为20世纪80年代韩国反美主义高潮的重要一环。只要美国经济霸权主义的心态一日不变,韩美经贸关系就不可能正常化,经济上的反美主义就会始终与政治、文化、军事反美主义相互交织,成为韩国人反美主义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5.
【背景材料】2012年4月30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举行会晤。野田表示:"中国的发展对日美两国以及国际社会都是一个机遇。"但他同时指出:"重要的是要向中国提出,在处理海洋事务时应该遵守规则。"双方发表题为《面向未来的共同蓝图》的战略合作联合声明。日本时事社分析称,尽管此份日美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6.
国际     
正两名中国学者获美"科学突破奖"12月3日,2018年美国"科学突破奖"获奖名单在位于旧金山湾区的美国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揭晓。2017年全球共12名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学以及数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获得表彰。其中,恽之玮、张伟两名中国籍学者在内的7人获得了面向年轻学者的"新视野物理学奖"和"新视野数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科研生涯早期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神州学人》2011,(11):3-10
美国 9月24日,中国驻美国使馆教育处举办2011国庆招待会,近百名在美著名学者、留学人员代表出席了招待会。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罗森纳尔认为:危机是一类"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一般说来,中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25日至27日,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联合主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杭州市长寿桥小学联合承办的"课程改革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以及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共计代表160名,大会收到与会代表提交的学术论文96篇.  相似文献   

10.
2004年8月23~25日,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的首届"北京论坛"召开,四百余名国内外学者在哲学、历史、经济等14个分会上进行了研讨.本次论坛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教育分会的主题是: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在陈学飞、王善迈、金基爽、程介明、胡显章、金子元久等知名学者的主持下,来自柬埔寨、加拿大、德国、印度、以色列、日本、蒙古、韩国、美国、中国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3位学者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热烈的讨论,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日美同盟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1960年新安保条约的签署,其军事同盟性质进一步凸现.冷战的终结、特别是苏联的解体,使日美同盟失去维系的纽带与支点,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1996年日美联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日美关系重归以安全为中心的轨道.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强化,日美军事同盟的性质已由防御型的同盟关系转变为"地区主导型"的同盟关系,日美安全合作的范围、双方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合作内容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9·11"事件后日本"借船出海"战略的实施,已使日美同盟由原来受和平宪法制约的"纸上同盟"变成极富攻击性的"行动的同盟".随着中国的崛起,日美同盟针对中国的倾向日趋明显,如何应对其消极影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一书中,提出两种文化类型: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乐感文化"这个称谓.李泽厚在对<论语>进行解读时提出中国文化属于典型的"乐感文化",如: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等,这些都为中国人所津津乐道.半个世纪以前,英国哲学家罗素谈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他说:"中国人似乎是富于理性的快乐主义者."  相似文献   

13.
珍珠港事件之后中美两国结盟,固然是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所致,但美国院外援华集团在其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在美有意推动院外游说以争取美国援助.国民政府的"院外游说"与美国社会内部同情中国、反对日本侵略的社会运动结合,形成了最初的美国"院外援华集团".院外援华集团的活动,推动了美国对华援助由言论到行动,从经济援助发展到军事援助.但院外援华集团在美国对华援助决策上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其作用是辅助性的.  相似文献   

14.
据8月8日《新京报》报道,近日,《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课题组通过核查"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的杰出人才发现,在"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而在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人等专家名单,均没有高考状元,同样在"杰出政治家"中也没有高考状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之交的杰出学者王国维在文学史上的卓越成就引人注目。他借鉴西方的文艺思想,对中国"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提出鲜明质疑和强烈批判,强调文学独立于社会因素之外的审美价值,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超功利"文艺观。  相似文献   

16.
1979年12月,日美制定了《日美教育交流计划》。在制定计划的头一年,日美双方交流了各一百名研究人员,日本还邀请了十六名美国学者到日本,了解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社会情况。1982年,根据双边协议,日本派遣了七十名外语教师到西德、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并从英国和美国招聘六十九名与七十三名英语教师在日本的大学、短期大学和高中任教。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和组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承办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芬兰、日本、韩国和我国学术界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与会。一、新中国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变迁关于中国工业化问题。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工业化的追求是中共决策者考虑的中心问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走向。今天,我们对工业化及其实现途径尽管有了崭新全面的认识,但在本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仍然将影响当代中国的历…  相似文献   

18.
一、"科研"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 上世纪90年代,在前任校长叶昌奎的带领下,我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方位实施美育,展开了"以美育人教育模式构建与实施"的教育改革.叶昌奎校长离任后,以张仲庆校长和周燕嫦书记为代表的学校决策集体坚持"以美立校,以美施教,以美育人"的办学宗旨,对"以美育人"教育模式进行不断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主办的“近五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变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22—24日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和法国的5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40余篇。此次会议一个突出特色是对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会议提交论文的论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协办的"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包括中国近代史学界金冲及、李文海、龚书铎、胡绳武、张海鹏、刘桂生、耿云志等著名学者在内的国内9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共提交学术论文70余篇.研讨会围绕着"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这一主题,在"近代文化思潮与文化观念、近代学术、近代文化与近代社会、近代文化人物与知识群体、近代中外文化关系、近代教育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