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语言学领域,幽默研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从语用学角度研究言语幽默与性别的关系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依据,以美国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老友记》为幽默素材的分析,表明了幽默言语行为在同性参与对话的男性小组、同性参与对话的女性小组、异性参与时话中的男性小组和异性参与对话中的女性小组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幽默风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幽默风格有显著性差异。②艺术类与非艺术类大学生在自强型与嘲讽型幽默风格上有显著性差异。③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嘲讽型、自贬型幽默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学科类型的大学生幽默风格有差异,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中西部的女性研究与教学,加强妇女/社会性别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广泛沟通不同专业间相关课程的交流,共同分享妇女/社会性别教学和研究中的经验与成果,由全国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主办、山西师范大学性别研究中心承办的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第二期培训于2007年7月14—17日在山西省委党校举办,来自全围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60名女性研究者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4.
妇女人类学的社会性别与女性地位、权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社会性别(Gender)研究传统人类学中的妇女研究包含婚姻家庭、亲属制度、性别角色的研究,女性人类学者米德、本尼迪克特,大多被视为实践者而非理论构建者。70年代以女性主义和文化决定观结合为前提的女性人类学,论析文化多变性与社会因素对性别行为和观念的影响,开始了社会性别(两性差异)的探讨,改变了传统人类学的女性研究,使社会性别成为妇女人类学研究的真正起点和贯穿始终的重要课题。主要包括:社会性别与妇女地位,社会性别与人类起源、进化及社会生物学研究,社会性别与亲属制度,社会性别与劳动力分工,社会性…  相似文献   

5.
生理决定论把性别看作个人的基本属性特征,而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性别不是个人的属性,是由社会建构的.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社会性别差异在幽默话语中的特点,发现大学生在幽默话语中的社会性别建构差异比较显著,男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权势功能的幽默话语建构其身份,而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团结功能的幽默话语.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别分析方法要求充分考虑女性和男性面对的不同的社会现实,分析法律规定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影响,尤其是可能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修改法律,以期实现男女之间的真正平等。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但从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夫妻人身关系法中有些规定未能充分体现社会性别平等的要求,其实施结果并不能真正使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别的法律分析方法要求充分考虑女性和男性面对的不同社会现实,分析法律规定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影响,尤其是可能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修改法律,以期实现男女之间的真正平等。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但自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夫妻关系法中有些规定仍然存在着性别盲点,缺乏社会性别意识,其实施的结果并不能真正使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法律保护,有必要对相关立法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儿童角色游戏的社会性别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咏 《教育导刊》2005,(3):11-14
一、问题的提出 在女性主义研究中,与表示男女两性生理差异的"性别"(sex)相对,用"社会性别"(gender)表示社会基于男女两性差异而赋予他(她)们的不同期望、要求和限制.社会性别反映了社会文化对男女差异的理解,反映了社会文化对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约定.因此,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积淀形成的结果,由此便形成了一定社会的性别文化.社会性别文化是一定社会中的男性或女性在社会文化中所共享的群体特征、行为方式、社会作用及象征意义等.从社会性别文化的角度去考察社会现象,是一种指向性别平等和性别公正的观念和思维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9.
流行于豫南广大地区的大调曲子,蕴涵着社会性别内涵。分析民国以前、民国时期、新中国建立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大调曲子活动中女性的行为,以及不同阶段大调曲子曲目中的女性形象,我们认为女性由男权社会中男性的附庸,一步步成长为命运的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不同历史阶段大调曲子社会性别内涵的变迁,是与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性别的差异是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探讨口语语篇模式的性别差异,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合作原则的视角对不同性别的口语语篇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女性比男性在口语交际中更遵守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11.
姚春  游贝贝 《学子》2017,(1):5-6
性别刻板印象是不同文化、不同政治体制的社会或国家对两性不同的角色期待.性别刻板印象在儿童的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常在儿童对玩具或活动的选择中体现出来.本研究将儿童对自身、女性角色及男性角色的刻板印象作为要研究的组内变量,儿童年级和性别作为组间变量,  相似文献   

12.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是新闻传播学领域一个新兴且值得关注的课题。该研究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出发对大众传播媒介提出批评,意在揭示女性与传媒的深层关系,促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消除大众传播中的性别歧视,对传媒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存在很多差异.性别语言差异源于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生理特征,更多的源于社会因素.不同的性别角色促使男性和女性获得各自的角色行为,成为不同性别文化的成员.性剐文化差异势必导致男性和女性在交际方面的差异,为两性之间的交际带来困难.只有了解不同性别的交际,才能克服性别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际失误,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专业匹配是当前中小学科学科目教学备受非议与关注的焦点,渗透在其中的性别问题更是成为制约科学科目日常教学与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文章尝试突破为性别刻板印象所遮蔽的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于性别社会学理论来探究社会性别分工对女性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走进行动主体,阐明科学教师教育现状,通过访谈探析科学教师的职后专业发展现状,厘清其专业发展的社会结构性成因,梳理女性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学科性别隔离与职业性别区隔的双重桎梏加剧了女性科学教师的弱势地位,科学教师需要打破性别藩篱,从组织制度生活中和社会性别建构缝隙中寻找专业发展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西方女性主义传入中国,女性学课程被陆续推上我国高校讲台。女性学课程自开设以来,课程名称和内涵由以女性研究为主渐变成女性研究、性别研究并存,反映了女性学研究立场和视角正在发生变化。高校最初开设的女性学课程基本上属于各学科中的女性分支学科,这个阶段开课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向传统学科中的性别歧视宣战,以改变男女学生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定型。90年代后期,学术界中使用“社会性别”来替代“女性”成为一种潮流,一些十分明确的女性学课程被冠以社会性别、性别诸类标签。“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对社…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建构有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传统文化象征反映了性别文化作用于社会生活以及性别制度作用于时代文化的一些典型特征,它们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运用性别理论和社会领导分类理论,对中国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倾向,社会对于女性领导力的普遍认知,女性成为领导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女性在领导力方面的潜质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对女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女性学的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发现,中学体育教学中隐藏着性别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性别偏见制约了女生获得体育资源的条件和机会,影响了女生的体育参与.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女性体育的发展,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研究不同性别学生的教学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姚凯 《文教资料》2013,(29):73-74
性别话语的表述一直贯穿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之中,所谓性别表述并非仅针对于性别的本身,而是关注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对于性别话语机制的接受以及强调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性别符号的解读。本文试图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来展示性别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渗透,以宏观的视野来展示“性别”这一话语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性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定社会为男女不同性别的人们所分别限定的所思、所为、所言、所觉的范围。也就是说性别身份确定之后,与之相适应的角色性别行为才能在性别文化的制约之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影响性别文化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说,不外乎是社会文化因素和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是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社会文化因素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比之男性更为苛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女性原型,这在言语交际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透彻。本文试图通过对女性用语的传统观念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对女性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言语交际特征、风格的探求,对女性用语的特点作出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