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在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则正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张娜 《学周刊C版》2010,(10):155-15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向全社会发出了实施以培养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口号。可见,只有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才能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也只有坚持创新教育,才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培养适应新时期的创新人才的创造性教育,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永不衰竭的动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新世纪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我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着重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重大目标,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创新教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的基本要义是实施幼儿创新教育的前握  教育部拟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 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了培养未来社会 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我国基础教育必须大力开展创新教育,而幼儿教育又是整个学校系统中 实施创新教育的开端。实施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 结果。实施幼儿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创新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全面掌握 创新教育的基本要义。  (一)正确认识创新 …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其时代特征是经济的发展依托于科学技术的繁荣昌盛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基础 ,创新人才的培养源于创新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主席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 ,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为此 ,基础教育应注重学生创新素…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要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来看,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7.
杜彪 《上海教育》2000,(1):41-42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信息化就是为培养公民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是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它有利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小学阶段教育的信息化,也是近几年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在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则正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在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号令 ,并且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也就是说 ,我们的教育(当然也包括基础教育)应该是一种创新教育 ,应该是能“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能“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的教育。而目前我们的“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相对滞后” ,要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教育本身要创新 ,要深化改革。这是我们要深入…  相似文献   

10.
冯镇湖 《教育导刊》2002,(11):56-57
一、开展"导创"教育模式实验背景 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竞争.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导创"教育模式正是为了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而构建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理论教育的学科,既要有传统的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实践教学,更要重视后续的跟进教育,而"痕迹"管理是提供跟进服务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评估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工具之一,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学中"痕迹"管理存在两种情况:第一,应用较少或者不用;第二,"痕迹"管理流于形式,无后续跟进。基于2013年开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痕迹"管理以来的具体做法,探索出一套创新创业教学中的"痕迹"管理系统,以期服务于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2.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势与政策"课程因长期面临五大难题的困扰,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一是在提升对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基础上,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设和配备好教师队伍;二是在明确课程特色定位、学科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固定和弹性两类课表编制,建立起三大类课堂教学;三是在建设好三大类教材的基础上,创设出两大类课程体系,并推行三种创新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由于教师资源不足、导师个体差异、时间和精力限制及指导学生过多等原因,"一对多"的指导形式极大地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和实施效果。长沙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于2012年创新性地提出和实施了"整体培养+团队指导+专人负责"的导师制(简称"多对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在分析"一对多"导师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多对多"导师制的内涵、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德育的根本路径,而微电影恰恰吻合德育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要力量的微电影创作,是德育的一种创新形式,能起到磨炼意志力、建立团队意识、培养创造力、提升审美情趣、提高综合能力、传递正能量等的作用,同时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实践与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热点,是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要求,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层次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论文对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运行和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实施全员参与、多元成才的策略,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制度设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统筹教育资源,实行校企产业协同联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就如何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打造核心课程,加强师资团队,推进众创空间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受众面较窄、针对性不强及动手能力弱等问题,分析了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期下,提出面向创新创业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从教学方式、实践环节、计算思维、自主学习及兴趣培养等方面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仪器分析》是食品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为适应食品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教学团队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第二课堂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创新实践和探索,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最新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国家方针政策,从而激发学习动力与报国热情。但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自身特点以及高校不健全的教学体制问题,造成了该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改革是大有可为的,也是迫切需要的。这需要针对课程特点,适应互联网+的发展,积极探索与研究该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高校学生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职业院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是,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不成熟,创新教育保障制度不成熟,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不系统,缺乏合格的创新师资队伍,创新教学质量缺乏科学量化的评价体系。为此,要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充实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引入1+X证书制度,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体系,搭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抓住校企联合机遇,广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五位一体”实践创新立体培养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对如何构建国家、企业、学校、教师、学生五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培养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能有效克服实践创新培养中遇到的诸如国内教育比不上发达国家、教学内容跟不上技术的更新、教学资源跟不上学生的增加、教师精力顾不了课余的辅导、学生认识与社会要求反差大等问题,对提高学生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的就业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