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开英 《广西教育》2006,(12B):30-30
“设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创设问题情景,二是指提高或降低问题难度。问题情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例如,教七年级(下)Unit7“What doe she lookl ike?”Section A中的3a阅读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里面四个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兴趣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一个人有了兴趣,他才能生活得更灿烂。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上好这门课的前提。我是通过把舞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导演。结合数学特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导入设疑设置问题,创设情景设疑。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在不断竞争、练习中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朱连英 《中国培训》2005,(8):49-49,48
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仅决定于教师的讲授水平,还决定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怎样使学生对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教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为:设疑、释疑、总结提高三个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设疑:设疑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各种机械设备课的讲授中,“结构与故障分析”是各位老师公认的难点课题。既抽象难懂,又枯燥无味,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进行设疑。…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对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强化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探讨.1 以“设疑法”创设习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攻克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用“设疑法”来创设习题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直接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设疑法”的关键是教师要恰当地点破学生的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学生思维的情境.例如在学完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后讨论这样的题目:  相似文献   

5.
1.激发兴趣,使厌学变乐学。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曾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这就是说,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我首先充分利用新知识与旧知识、已有知识与未学知识,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临界点,精心设疑,创设能诱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突破认知界面。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可以在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设疑:是否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呢?然后让学生用3、4、5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去验证、去发现。这样抓住学生认知矛盾设疑,就能迅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愿望。  相似文献   

6.
创设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在设疑中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一个好的问题,就如在学生的脑海中投下一颗小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设疑,让学生在疑问中激起解决疑难的兴趣。如在教学《热胀冷缩》一课时,在教学前我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1.两个玻璃杯叠在一起,不能拉出来,可以用什么办法呢?2.一个乒乓球瘪了,怎样才能鼓起来呢?这些问题一提出来,马上激起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起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我的适当点拨、引导下,学生自主地找到了答案,解决了问题。在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在游戏中溶入科学知识游戏在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在学中玩,玩中学,既活跃了课堂,又学到了科学知识。例如在教学《食物链》时,我放弃以往用文字讲述课文内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玩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掌握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戴上头饰,扮演鹰、水稻、青蛙、稻螟虫、蛇,玩“谁”被“谁”...  相似文献   

7.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巧妙运用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大致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设疑探究法 “疑”就是问题,问题就是矛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设疑置疑;在学生的头脑中摆设矛盾,激发他们去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它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抵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 “疑”设得好、设得妙,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积极思索探究的过程中,求异创新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发展思维 ,培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题。学生思维能力主要是在他们获取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发展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发展智慧、增长知识。巧设疑问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设“疑” ,激“疑” ,及时创设恰当的情景和问题 ,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思维。当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 ,我便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相似文献   

9.
一、设疑激趣,诱发学生的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把握好设疑的时机,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如“有余数的除法”新课引入时,我设计了一个“在哪一个手指”的游戏。即伸出左手,边从姆指数到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到好处地设疑,是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好方法。怎样使设疑恰到好处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设疑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动力。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感知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正在发展,而随意性和情绪性仍然很明显。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活动,尤其显得重要。例如,一次听一位二年级老师教学《六个“墨水瓶”》一课。一开始老师就问:“装墨水的瓶子是什  相似文献   

11.
创设一情境,就是创设一种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形象具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唤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的学习,是激发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教学的任务应是创设问题,教学的艺术就是解决问题的艺术。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把设疑作为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把课堂教学组织成:设疑一质疑一释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美术课程新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因此,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关注的课题。教学实践中,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妙设疑,激发兴趣;用竞赛激发兴趣;激励法激发兴趣;让“后进生”也学好美术课程;拓展法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说 :“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于一种苦役 ;没有兴趣的地方 ,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一切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每位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  一、创设有趣提问 ,激发学生主动求知一位名人曾说 :许多数学知识的获取、能力的不断提高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的。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趣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是非常重要的。1 .引导性提问。在教“分数基本性质”时 ,我先用投影仪打出三个数 1 /2、2 /4、3/6,问这三个数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有疑又有趣 ,他们会很快进入积极思考或议论状态中…  相似文献   

14.
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五个环节上设疑,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在课程导入时设疑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正如好戏开头,鼓乐齐鸣,声势震天,自然先声夺人,历史课运用设疑亦是如此。导课伊始,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疑到思,尽快入戏。如:讲“鸦片战争”一课时,我首先给同学们描绘了唐王朝的繁荣,成吉思汗的文治武功,康乾盛世及四大发明,当学生沉浸在一片自豪之中时,我话锋一…  相似文献   

15.
罗鑫 《课外阅读》2011,(8):60-62
学生乐于学习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因素,也是教学成功的重标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境下学习。设疑是指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有意识地创设疑问,布置疑阵,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设疑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恰当的课堂设疑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对在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和时机作出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时代呼唤着教育教学改革 ,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数学 ,作为学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创新教学实践中起到了“排头兵”作用。下面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景 ,激趣引思亚里士多德说 :“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和创新活动 ,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因此 ,教学中有意识设疑于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 ,使学生因“疑”生奇 ,因“疑”生趣。一堂新课 ,教师一开始就应该精心设计 ,创造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例如在教学“能被 2、5和 3整除…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设疑的作用1.激发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首先,问题的提出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学Book3Unit6Lesson24Sharks时,我提出:Isasharkafish?”学生有的回答“Yes”,有的回答“No”。我接着说:“WecansayYes,andwecanalsosayNo.学生一听好奇心来了,并抢着问:“Why?”我告诉学生:“Becauseithasmanydifferencesfromafish.”我接着问:“Doyouknowhowmanydifferencesithasfromafish?”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平时积累有关shark的知识都例举了出来。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Doyouknowsometimessharkseatpeople?Whycan’twekillsharksthen?这两个问题学生们争论得很激烈,从生态平衡谈到了环境保护,课堂研讨气氛浓厚,很好地挖掘出了本课中所蕴含的社会公德教育要素。2.反馈教学效果。课堂提问可以及时迅速地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即通过提...  相似文献   

18.
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进取性、持久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是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以下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几点做法。1.激发兴趣,以趣激学。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教学内容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材的知识和信息都是静止的,教师要善于在静态的信息中巧妙设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尤其是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因其内容理论性较强,概念较为抽象,趣味性较少,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堂上空洞说教,照本宣科,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以疑引思,以思解惑,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无澜死水。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活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