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设想本课是在学生对植物的身体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植物根的生理作用(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料)进行的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植物的根有了初步的认识,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根。在学校里利用我编写的校本教材,学生已经对校园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这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开始。在没有学习这些知识之前,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经验。本课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增加对这几种几何体的感性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植物怎样繁殖(二)》,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植物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上,继植物的有性繁殖后,对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营养繁殖的学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初步掌握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的某些技能。本课是一节比较典型的技能训练课,下面仅就这节课中关于地上茎繁殖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小学自然第八册《用根、茎繁殖植物》一课内涵十分丰富。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根、茎繁殖植物的基本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用扦插栽培植物;三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材料,组织探究 在开始上课时,我先发给学生一  相似文献   

5.
本单元是在观察了植物,寻访了小动物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验等方法,亲自了解自己的身体,使他们从整体上对人的构造有个概略的了解。而本课“奇妙的指纹”则是对人体的局部进行较深人地观察。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每个手指的指纹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指纹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指导学生初步实施研究性课题“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活动,学生自己解决了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问题,揭开了生长素类似物在抑制根生长的同时是不可能促进茎生长的迷惑,增加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赵瑛 《科学教育》2004,10(2):64-64,F003,F004
生物学与环境密切相关。如何使学生将所学的植物知识与环保知识联系起来,本课进行了一番探讨。旨在让学生在动手、体验、感悟和实践中,结合自己现有的学识水平,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植物在净化空气中所起的作用,建立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8.
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起始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植物营养繁殖的几种方式———根繁殖、叶繁殖、茎繁殖、地下茎繁殖。课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初步了解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而联系实际生活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是利用根、茎、叶来繁殖的?第二部分:学生了解根、茎、叶繁殖的三种方法,初步认识扦插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繁殖方式,亲自动手栽种一株植物,并精心呵护,密切关注其生长情况。通过这样完整的学习和…  相似文献   

9.
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第二课。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玩木块、风车、易拉罐、塑料尺、橡皮筋、秋千等材料,使它们运动起来,引导学生从总体上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等,并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使他们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的特点。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了许多不同的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如风车的转动、汽车轮子的滚动、秋千的摆动等,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只是他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物…  相似文献   

10.
本课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属于水单元的内容范畴。学生对水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对水有许多亲身的体验,对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水的基本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探究水的形状和形态变化,拓展了解其他物质也具有三种形态变化,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1.
冯丹 《湖南教育》2002,(24):52-52
定向。要求学生结合“预习提示”和课后习题,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把握写作背景及文章中心。 初读。学生在不借助任何参考书的情况下,结合课文注释,进行第一遍阅读;要求运用已有知识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圈点疑难问题。通过这个阶段,学生可发现问题,了解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以便有针对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10册第4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借助直观手段,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  相似文献   

13.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学习了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了按钮制作和为按钮及帧添加动作的方法,但他们在对知识灵活运用上还有欠缺,还不了解按钮在不同的动画中可以体现出不同的特性和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节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笔者在本课利用一个按钮作为实例,让学生对按钮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拓宽思路,懂得如果用好的创意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仅是一个按钮的知识,就可以做出很有趣的效果,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状态,激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同形”中的第一课时。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立体图形,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数学一段时间之后.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花草树木点头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的第二个主题。其主题目标是:1.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植物的名称,愿意探索植物奥秘,能感受和发现植物对人民生活的积极作用;2.有初步的环保意识;3.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为了达成主题目标,本课教学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在自我观察,自由讨论等过程中实现了意义的自主建构。一、激趣入题,引发探究师:同学们,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已经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植物朋友。今天,有些同学还把自己最喜爱的植物画了出来,大家…  相似文献   

16.
教学思路本课是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探访生物王国》的第一课。本课从学生身边入手,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在草丛里寻找物体开始,通过观察、分类与比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初步认识生命、了解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的目的,并由此了解到植物和动物都属于生物。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获得关于动物和植物的亲身感受。为此,教材选择以校园为背景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讨论,分辨出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从而建立初步的“生命物体”与“非生命物体”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一个自主、合作、…  相似文献   

17.
唐燕 《中小学电教》2005,(10):45-46
本课选自江苏省教学研究室新编《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11课。从教学内容上看,主要讲了表格的一些修饰方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对学生而言则仅仅是学会了一堂课的内容,和前面知识点联系不大。因此本着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目的,笔者在教学时将本课进行了一些改动,将课堂教学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教师在本课中只起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P66—67。2 本课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角 ,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感性认识基础。同时 ,本节课的教学也是中、高年级继续学习其它几何图形的知识基础。3 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①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会用直尺、直角 ,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③对学生进行事物是运动发展变…  相似文献   

19.
陈芳 《贵州教育》2010,(16):32-33
本次我所执教的班级是我校四年级三班,教材是外研社的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四册第八模块changes一单元1wastwo.本课讲述Lingling向Amy介绍自己及家人的照片。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后,能够初步尝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情况。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我制订了本次教学策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课选自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8章《动画制作》,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本课为单元复习课。学生通过前一个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理解了图层、库、帧、关键帧、元件等概念,并能利用它们做一些简单的动画。在此基础上,讲解引导层的使用,不仅是对上一节课内容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