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培养哪些思维能力?一是形象思维能力,二是抽象思维能力。在这两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怎样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主要指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思维的灵活性和  相似文献   

2.
开发学生智力的核心问题是培养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分析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直观形象阶段,在教学中要力求运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他们想象,在想象中发展他们的思维。如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讲了神话中唐僧取经所路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过程。培养思维能力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发展智力的核心。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呢? 一、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形象思维是人们根据事物的形象而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要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全面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能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是思维中一种富有审美情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形象思维的运用和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唤起联想,激活想象;比较揣摩,细心体味;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丰富意象,以读促写。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思维属于形象思维范畴,核心内容是增强主体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提高其想像力。所以,语文思维能力的差异决定了语文能力的差距,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表现为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互补,在创造能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善于发现,乐于表达,走向成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看,智力高的人不一定都具有很高的创造力,而且,具有一般智力水平的人,经过培养,却可能具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人们普遍认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的是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的培养较为理想的途径就是诗歌教学。在诗歌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理南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 ,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 ,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像能力”。朱绍禹先生指出 :“语文科也是思维学科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思维 ,能增进科学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想像力 ,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可见训练学生的思维多么重要。在阅读过程中 ,思维伴随阅读的始终 ,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鉴赏、评价文章。这说明 ,语文教学 ,尤其是阅读教学 ,必须以训练…  相似文献   

9.
一语文课本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基本教材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在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部最近强调学校考试命题要把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也正是这一理论的落实。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应是教学的主攻方向。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应是全面的,既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仅就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谈谈我们的体会和做法。外界真实事物的具体形象经过多次知觉…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76):50-51
思维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力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发展学生思维,教师要不断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