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众所周知,“てぃゐ”是日语持续体的标志,由于前面接续动词种类的不同,造成其用法复杂,难于掌握。汉语主要用动态助词“着”表示持续意义,那么,作为持续体,两者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关联,从对照角度出发,利用文学作品中的对译实例,探讨“てぃゐ”和“着”的语法意义,找出两者的对应关系。通过比较,希望对日语教学和翻译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白宇 《考试周刊》2013,(88):90-91
由于汉语在表述与时间相关的内容时,所采用的形式与日语当中的时(テンス)和体(アスぺクト)具有不对称性,导致两国很多的学习者在学习对方的语言时出现误用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将汉语的动态助词与日语的时和体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本文以动态助词“在”、“着”、“了”为研究对象,将这三种动态助词的使用与日语的时和体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法中的“体”多是通过专门表示各种“体”的形态标志来表示的。在对助词“了”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助词“了”与完成体之间有一种对立关系,它可以被称为完成体的体标记。  相似文献   

4.
结构助词“哩”在平鲁区方言中分布比较广泛,使用频率非常高,是平鲁区方言中有特点的一个词.平鲁方言中的结构助词“哩”同普通话中“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的分布与语法意义以及功能对应得非常紧密,而且某些语法功能比普通话结构助词更丰富.  相似文献   

5.
安陆方言里,有两个句末助词“得”和“着”,“得”不是普通话里的结构助词,“着”也不是普通话里的动态助词,它们都用在句子的末尾,是句末语气词,而且有其特定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分布特征。一、句末助词“得”“得”不同于普通话里的结构助词“得”,在安陆方言中是存续体标记,表示动作行为实现后其状态在延续或存在。这一意义在普通话中用“着”表示。《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列出了“着”的四项意义:1、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动词前可加副词“正、在、正在”,句末常有“呢”。2、表示状态的持续。用在动词、形容词后,动词、形容词前不能加副词“正…  相似文献   

6.
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由虚词和语序来表示.汉语虚词中的动态助词“着”放在动词后可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状态的持续,以及用于存在句表示某事物以某种方式存在.英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主要通过词语内部屈折变化来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的语法范畴.通过分析,得出“着”在汉语中的表达不同语法意义时可以与英语中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四种时态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山西汾阳方言中的助词“咧”有三种用法,其中具有时体意义的是进行体兼现在时助词“咧,”和将来时助词“咧:”,而通过对这两个时体助词的分析认为“咧,”可能是近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哩”在方言中的保留,“咧:”可能来源于近代汉语表示“将要”义的“了”,但在语音上又受到了晋语诸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惠红军 《现代语文》2013,(5):68-71,2
陕西蒲城方言中的助词"底[ti]"有两种主要功能:一是用作体助词,用来标记存现体、持续体、伴随体、实现体等体范畴,它与普通话中的"着""得""了"等体助词所反映的体范畴具有一定的对应性,但又不完全相同;二是用作结构助词,用来标记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构成一种"底"字结构。在本质上,蒲城方言中的助词"底"是一个同音形词。  相似文献   

9.
大方话中的“倒”和“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方话中的“倒”和“起”都有多种用法,用作助词时二者之间有时非常相似似甚至相同,需要仔细分析。本文共分五个部分。一、二两节分别讨论助词“倒”和“起”的各种用法。第三节比较助词“倒”和“起”的异同。第四节探讨助词“倒”的来源。本文的基本观点是,综合古今语音演变关系、古代白话文献用例、不同方言的对应关系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来考虑,大方话表持续的助词“倒”来自南昌话等赣语方言中也可表持续的“到”。第五节:余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了汉语里的完成体和动态助词"了"的关系.对于汉语里的完成体的讨论一直存在着"完成""结束""实现"三种观点.这和动态助词"了"意义的深入研究关系密切.本文试图揭示完成体和动态助词"了"的真正关系:汉语的完成体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动态助词"了"分为了1,和了2,了1表完成体,了2表实现体.  相似文献   

11.
日语的「ラレテイル」是由被动形「ラレ」加上体「テイル」组成的,这种表现表达的语法意义是"结果继续"。在形式上,与日语「ラレテイル」对应的汉语表现为"存在句""自然被动句""被字句",对应的韩语表现为"被动形 "。通过实例调查可以得知日语的「ラレテイル」在汉韩语言中如何表现。研究发现,日中韩3语形成了"ラレテイル—自然被动句—被动形 "的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在这组稳定对应表现中,它们都存在着表示"结果继续"的要素。另一方面,"ラレテイル—自然被动句"的对应率与"ラレテイル—被动形 "的对应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应该是缘于汉语、韩语与日语的语言类型相似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从句法关系、语义基础以及语用特征来分析了"去××化"的构式意义,亦从认知构式语法的角度对"去××化"构式的认知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去××化"的基本层次应为"去"加"××化";"去××化"比"去×化"的能产性更强,这是受到汉语"双音构式"的压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古典辞书《本草和名》成书于平安初期的延喜年间,是在中国唐代苏敬纂写的《新修本草》基础上,附注了异名、出典及其和名、产地。本书因首次记录了大量本草药物的日语名称("和训")而备受重视。本文通过考察这些和训与上代语的关系、标记和训的万叶假名的特点及和训和汉字的结合关系等来分析《本草和名》的和训特点。这些和训不仅体现了《本草和名》所在时代的特色,也体现出它作为药物辞书的独有特色。  相似文献   

14.
汉语修辞艺术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审美"距离"的正确营构和解读。"距离",本是中外美学、文艺理论中一个常用的术语,将其引入汉语修辞艺术中,旨在丰富汉语修辞艺术理论体系,为科学的建构和解读汉语修辞艺术提供帮助。在解读其内涵的基础上,又从外延上,即时空距离、心理距离、逻辑距离、情感距离等四个方面进行大胆阐释。"距离"是汉语修辞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距离"在汉语修辞艺术中的运用无处不在,使用中尤其要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的二语习得研究中,表示"结果状态"的"テイル"仅限于变化动词的"テイル"形,动作动词"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情况尚不明确。采用测试调查的方法,对200名中高级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动作动词的"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明确了学习者在该习得上主要有"タ""ル""テイタ"的误用倾向。其主要原因分别是:"タ"的误用是由于汉语"了"的负迁移;"ル"的误用是由于学习者受英语一般现在时用法的影响;"テイタ"的误用是由于过度训练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してもらう"是日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授受补助动词之一,但因中文中的授受表达是以授予动词为主,因此日语"してもらう"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无对译词或者对译词多样化的现象。"してもらう"句与其对译句之所以可形成对译关系,是因为无对译词句保留了"してもらう"的部分特征。而在有对译词的翻译句中,对译词的语法特征和语法意义与"してもら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信息和标记理论,当代汉语中的“非但”是一个兼具反预期信息标示功能和反预期递进信息预示功能的标记词,其作用主要在于既标示先行句的反预期信息,又预示后续句的反预期递进信息。“非但”跟“不但”是有差别,“不但”的作用仅在于预示后续句的语义递进信息;两者在句法分布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呈不对称性。“非但”在汉语史上经历了由无标记项向有标记项的转变,后起的“不但”则是无标记项。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动画作品作为集多元化文学元素于一身的文艺表现形式,在文化传承中彰显着自身独特的心灵体验美质。认为它以"兴观群怨"的理论支柱为依托,以现代技术为衍生媒介,建构了独特而崭新的"动画诗学",是中国传统诗学具有转换意义的一次现代审美尝试。传统诗学中的"兴观群怨"观在构筑动画诗学深层意蕴的同时也丰富了其艺术能指。动画作品对传统诗学观的延承与转换过程中,形成了审美的"同嗜"力量,并在文学史传统"内在理路"的规约下诠释了"兴观群怨"诗学观的现代生存境遇,完成了自身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一价动词"跑"后出现宾语,形成"跑+NP"结构。"跑北京"的D-结构中,"跑"采用语义"为某种事物或利益而奔走"。作为"奔走"语义解释的二价动词"争取"授格给NP,使NP满足其承担题元角色的可见条件;介词"为"给NP分派"目标"题元角色。"跑"是"奔走"的语音解释。对"跑北京"中"北京"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其他"跑+NP"中的NP。"跑+NP"充分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20.
“もぅ”和“まだ”是一组与“体”相关的副词,一般教材都是在日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导入这组副词的。这组副词虽然看似简单,但却由于很多教材对其解释得不够充分、准确,而成了日语学习初级阶段的难点之一。通过分析由谷学谦和李永夏编写的《新编初级日语》(吉林教育出版社)对“もぅ”和“まだ”解释说明的正误,诠释了“もぅ”和“まだ”的用法,并指出了教材编者应如何正确导入这组副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