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职学生面临各种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成因,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形成“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其中,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等.  相似文献   

2.
“三生教育”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个部分组成。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可以引导中职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职学校,招生情况比较火爆,随着生源高峰期过去。无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学生流失现象都比较严重。综合全国各地中职学校的数据,学生流失率在10%以下属于正常范畴,超过10%这一警戒线,就是不正常的表现。招得来、留得住、送得出,这是职业学校办学三个主要环节。“其实,留得住是个关键。”笔者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多年,从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对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率增高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体可分为非学校教育教学原因和学校教育教学原因两类。现从“导致学生流失的两类原因”、“学生流失产生的影响”、“控制学生流失的对策”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4.
孙诚 《职教论坛》2020,(3):20-25
德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中职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培养健全人格和形成科学“三观”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调查和系统分析发现,当前中职学生德育发展在理想信念、民族情感、道德品行、身心状态、遵纪守法、德育环境等方面成绩显著,但在学习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状态、职业生涯准备、职业精神认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建议构建更加健全的中职育人体系,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着力补齐补长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短板,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深化思政课程改革,优化“三全育人”效果;强化深度合作和统筹推动,形成中职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校思政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探索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将红色基因全方位融入其教育教学之中,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例,阐明中职思政课教学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意义,从中职思政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三个维度探索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明风采”活动是中职教育领域独具特色的德育活动品牌,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学校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对“文明风采”活动推进中职学校“三全育人”教育生态要素构成进行分析,明晰这一教育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运行机理,明晰保障系统有效运转的内外部条件,是新时代中职学校创新开展“文明风采”活动、深化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关键所在,有助于中职学校以“文明风采”活动为支撑点,推动学校、社会等多方形成合力,实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对“全纳”含义分析入手,提出了全部纳入、全部获益、全部成功三个不同层次的中职课堂教学形式,并对全纳理念下中职课堂教学目标定位、策略选择、程序设计、可能障碍、应对策略以及学生评价等逐一作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尊重、包容和发展每一个学生个体学习需求的“全纳教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中职学生抽烟现象比较严重,而大多数班主任对于抽烟学生的教育还是围绕着“抽烟有害身体健康”这一主题展开,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触动不大,不能消除或者减少抽烟现象。本文认为中职学生抽烟主要有显示个性、彰显兄弟情义和上瘾三方面原因,针对这三方面原因,本文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生以“90后”为主体,“90后”中职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多方面的鲜明特征需要中职教育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职业理想教育是以中职学生能扬起理想风帆、搞好职业生涯设计、最终实现职业理想为教学目标。为此,我们在对职业理想教育的教学本质和教学过程进行解析后,提出了职业理想教育的“三步教学法”,即“师生互动导航、学生自我设计、学生亲身实践”的三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行路径与方法的背景下,研究中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的是回应现阶段我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的,探索形成适合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框架逻辑与可行路径。结合中职教育在层次和类型上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理包括四个维度:课程建设实现结构性融合、课堂教学实现过程性融合、实践平台实现功能性融合、机制建设实现长效性融合。针对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项目难找”“创业难成”现实困境,中职学校应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升级师资队伍、打造实践基地、完善支持机制的实践路径,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肩负着两重任务,一是培养直接就业的初级技能人才,二是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输送生源,特别是机械类专业的中职更是如此。机械类中职只有根据社会需求处理好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充满活力。本文从毕业生直接就业、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和继续教育对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的需求三个方面指出了目前中职教育中的“文化课是为专业理论课服务的,专业理论课是为专业技能课服务”观点的偏颇,并提出机械类中职教育中文化课教学不能套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实施教学,要结合课程教学注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实践研究中开发的心理绘画疗愈课程能帮助学生自我真实表达,进入潜意识,促进宣泄;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自我整合和发现自我能力。结合中职“9+3”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并实施了三个绘画疗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即“我的生命之花‘曼陀罗’”“处理生命中的那些‘黑点’”“兴趣岛上的幸福生活”。通过效果评估,发现绘画疗愈课程不仅深受中职“9+3”学生的喜欢,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受到国家特别重视,但中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急需改革的问题,分析了中职课堂教学的现状,从学生、教师和外部因素三方面剖析了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多种原因,并提出用“自学互帮导学法”来推进中职的课堂教学改革,详细介绍了已研究和实践数年的“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基本理念、基本模式,并结合中职课堂教学的实际重点对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动机、怎样开展自觉互帮、如何搞好课堂管理与评价、建立教师管理评价与激励机制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职教育缺乏吸引力,既有“文凭的含金量”不足,也有毕业生“走工人路径”等因素存在。提高中职教育吸引力的对策应是加大投入,建立“一个龙头三个放开”的省域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实现东西合作办学等。  相似文献   

16.
贫困地区中职学校“问题学生”占有一定比例,对这些“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有效管理,关系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关乎着学校的发展稳定。文章分析了中职学校“问题学生”形成原因、特点,并提出了“问题学生”的转化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职学校与企业构建了“2+1”新型教育模式,学生三年的中职学习中,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培训,最后一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实践证明,“2+1”新型教育模式,有利于中职学生实现融汇知识、提高技能、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生是未来的劳动技术大军,是最前沿的基础劳动力。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主流是好的,但因绝大多数学生是中考失利者,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或“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再加上中职生年龄偏小,身心发展不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外界的不良干扰;而且中职学校生源陡增,学校普遍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反而德育跟不上等种种原因,使中职学生产生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加强新时期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的社会要求和现实状况;第二部分从社会、家庭、教育、心理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导致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从更新的与观念、创新德育方法,增加德育内容、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营造校园网络育人环境五个方面探讨了中职学生的德育对策,为解决中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问题提供一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钱芳英 《考试周刊》2010,(23):15-17
本文针对中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被动厌学,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以及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关于衔接性教育、区别化教育、实践性教学、层次化评价等四个方面的反思、构想与探索,同时呼唤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在需要改革,诸如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把握“基础+模块”的高弹性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以此体现中职数学教育及教学的特点,凸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摆脱纯粹理论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叶丽珠 《福建教育》2023,(39):34-38
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中职课程建构,可从职业素养的内涵与结构出发,探索构建“1+1+N”校企联盟,打造“3-3-3”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福建工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实践对象,验证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中职课程建构模型。结果表明,以学校通用课程、企业定制课程和岗位个性课程为基础的“三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校企在目标、过程和文化上的“三对接”,可实现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能级证书等“三证书”融通晋级机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和能力持续提升,为中职毕业生终身教育的实现拓宽渠道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