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破创业教育的现有模式,以课程改革带动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对"组织行为学"教学进行重新设计,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中重要的内容,是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增加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强化课程建设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以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为例,对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吉林省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目标,最后提出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必然要走向因材施教之路,适应MBA学员需求的创业教育模式应该在体系上重新构建。由创业课程、创业师资和创业实践构成MBA创业教育体系,课程渗透、创业模拟和创业实战是教育体系的实施路径;在传统教学的应用创新、创业课程的模式创新和实践指导的特色打造是创业教学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聚焦理科院系学生,研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行为、院系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创业意向、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理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向影响显著;创造型教学行为、系统性和前沿性课程对于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有显著影响。据此,文章对高校理科院系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给出了若干建议:理科专业教育的改革要注重加强创造型的教学行为、增强课程的系统性与前沿性;发展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促进交叉融合;丰富、加强校友会的功能,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长远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应下沉到中小学阶段等。  相似文献   

5.
赵亮 《江苏高教》2020,(6):83-88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当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借鉴国外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经验,按照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教育融合渗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统一、多元延伸课程协同共进的思路,尝试重构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要实现所有课程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并完善创新创业专题课程,实践课程中要整合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创业教育的实战训练,延伸课程中要专设创业辅修课程。  相似文献   

6.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专业教育是高校双创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背景,结合当前高校双创教育课程现状,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科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展开讨论。结果认为,以科创竞赛主题为教学目标,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的先导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方法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实践证明,在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其他学科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教育已被国家提升到了战略层面,在该教育背景下,以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开设的岩体力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基于学校特色和岩体力学课程的特点,在分析目前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岩体力学课程教学体系,揭示了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同时将创业比赛和科研项目融入课程环节,为新常态下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实用经济学》课程教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和《实用经济学》公选课实施现状描述的基础上,探讨创新创业教育和《实用经济学》课程的关系,认为《实用经济学》课程应纳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应融入到《实用经济学》教学中,最后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四方面提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实用经济学》课程教改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油储藏系开设的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课程为例,提出了革新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机制、构建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融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将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课程改革成为重点.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逐步形成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流程、创新方法,实现课程目标"四位一体"的课程改革思路,进而将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到管理类专业的其他课程改革中.  相似文献   

11.
凌婷婷  丁伯伦 《教师》2024,(3):126-128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蕴藏了强大的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是新时期高职院校高质量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意义,结合两者的融合范畴,分别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构建、教学形式创新、考核评价以及教学团队建设五个维度探究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路径,以期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自信、治学态度和团队精神,推动两者相互融通,互促共进,实现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云南师范大学结合师范院校特色,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与探索,对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帮助大学生有效地实现在专业领域创新创业的最佳途径.以"现代生物技术前沿与创新创业"课程为例,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的构建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融合课程的特色.该融合课程以"现代生物技术前沿"专业课程为依托,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专题讲授+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创新创业策划+创新课题+创客空间"的教学方法,使该专业课程教学与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指导、创业指导、就业指导有机衔接,突出学生基于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潜能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在自身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张欣 《教师》2024,(3):123-125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此,文章深度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设计与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内容,以期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文章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义和特点、现状、设计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并指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元化评估机制、加强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合作等多种策略将有助于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缺乏成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问题,通过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给出高校信息类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引入教学中,在本科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多种教学方法,提出开放式实验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的新思路,最后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和高校数学类课程的融合能够极大地提升高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析高校数学类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阻碍,从引进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两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具有一致的价值内涵和相似的教育路径。创新创业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促进个人成长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包括整合课程教学体系、开展创新创业心理训练营、推行创新创业心理双导师模式、融汇创新创业竞赛与心理健康活动。  相似文献   

18.
开展创业课程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创业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建构性的特点。高校创业课程的教学方面存在着教学过程简化、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缺位这些弊端,而这些问题与创业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大力开展实践教学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融合体系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实践教学平台有待整合等问题,提出了"学生—教师—企业—高校—社会"五位一体教学耦合模型,通过构建多方联动机制、打造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开发创新创业特色课程、建设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等多种途径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为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其本质是实践,在创造性思维的实现过程中,学生必须参与实践。针对创新实践课程云端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授课模式、考核方式、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创新实践课程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和内容,促进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