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高(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一般简称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年龄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明显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比较复杂,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较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15岁至18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渐低下,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普高(普通高中)热的升温,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一般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职校)。这些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复杂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职校教育阶段是职校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黄金时期。职校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多种多样,在学习心理、情感心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录取的大部分是中考后半段考分学生,他们是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的问题生,同时也是心理上的问题生,因为他们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心理现象曾被恩格斯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当前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调查表明,有近30%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大学的逐年扩招、普高升学率的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一项基本任务,但中职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的后进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职校生中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七岁左右,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具波动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职业技术学校中的大多数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是一个需要特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随着普高热的升温,这些学生的社会地位日渐低下,大部分学生是没有办法读普高的才不得不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上的落后让这些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他们也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略的弱势群体,缺少关心和关爱的他们在心理问题上多发易发,如若不采取必要的措施这将对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帮助他们走出误区,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是中职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应担负的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无所不在的,在教师教学的每时每刻,这些差异都会有所体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各种差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中考后不理想考分的学生理所当然进了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基础比较薄弱的群体,这就意味着他们身上存在着自身和社会双方面的问题,还好去年温总理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后有所改观.因为他们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改进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陈艳丽 《考试周刊》2008,(17):46-47
随着普高(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渐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造成了现阶段职高生的整体素质下滑,学生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问题,可以说现在的职高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不断扩招,普高热进一步升温,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也成了业界内外关注的焦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岁至十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并且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分数较少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的薄弱成为现阶段中职生的主要特征。而且大多数中职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5.
切实加强规范化管理保障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提高职业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和职业学校一线管理人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总结全省职业学校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成果,经过近一年时间的酝酿、起草、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于2005年7月1日正式颁发了<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范>).<管理规范>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检查、实施和评价职业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和基本依据.为便于全省职业学校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学习贯彻<管理规范>,本文就以下四个问题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2002年2月,我们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对江苏省张家港市4所职业学校(其中两所市区职业学校、两所农村职业学校)的229名60周岁以下在职公办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人信息;(二)继续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此外,社会上的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只有中考失败,"没有前途"的学生才会进职业学校。于是中职生背着学习差的包袱不情愿的踏进了他们自己都歧视的学校。面对着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如何重新带领他们真正地走进英语课堂成了我们教师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由于各个学生和班级的特点不同,这也要求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慢慢寻求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近年来。一些地方陆续在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职业指导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受到普遍欢迎。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既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全面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9.
一、考试性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简称高职统考)是由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因此高职统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难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如何教育引导自己的学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学校内部的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内部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应贯彻始终,但在入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