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桂林 《陕西教育》2001,(11):21-2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清初学者陆世仪也说:“悟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三),由此可见,为要“悟”而不“罔”,就要“思”,这个“思”就是“思维”,“是大脑在对客观事物反映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理性的认识加工活动”。(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在语文学习中,有了  相似文献   

2.
《雄关赋》(职高课本《语文》第三册)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冬景天,我们爷儿俩偎坐在草垛根下,晒着暖烘烘的三九阳光,他对我讲述山海关的一些传说、故事的情景。”对这个句子,同学们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情景”的定语是“冬景天,我们爷儿俩偎坐……故事”,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情景”的定语仅仅是“山海关的一些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3.
《学而》章第8则: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其中“无友不如己者”一句的释意我发现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整理备课本的时候,忽然从中飘落出了几张纸片。捡起来一看,是两则新闻和一篇散。两则新闻都是关于多米尼加双头女婴的,那篇散的题目则是《那女孩说:“我最幸福”》。  相似文献   

5.
D、S、H是我的三个临时学生,因为他们老师请假,我给他们班上了三周作文课。这3个学生就读于一所普通的农村高中,查看他们以前的作文,其中D的作文水平较好,S、H则是作文的“困难户”。这次作文以“读书”为话题,要求学生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根据课前的调查,这所中学图书馆藏书量不大,学生阅读面较窄。为此,我在课前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读书”的相关资料:林语堂的《论读书》,蒙田的《与书本的交往》,培根的《论读书》(三种译本),周国平的《孔子的洒脱》,袁枚的《黄生借书说》等。要求学生两日后交齐。D、S、H三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未能…  相似文献   

6.
“书中人”     
世界上有所谓的“镜中人”、“克隆人”,而我却是个地地道道“的书中人”。为啥?且听下文分解。我父亲是一位语文教师,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嗜上了书籍,成了“书痴”。上二年级时,我读了《世界童话选集》,被书中的故事感动了,什么《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七色花》等等故事现在还记忆犹新。我充满着幻想,总想自己快快长大。每次与同学们交谈的时候,我总喜欢学书中小人物的可爱语气,说着与童话有关的话题,后来同学们就习惯性地叫“我童话姐姐”了!三年级时我看完了《三国演义》,我活脱脱地“变成”了诸葛亮”。只要用得着我的时…  相似文献   

7.
对《论语十则》“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字,课文下面的注释及教师用书均解释为“有害”、“危险”,对此注释,我认为有不妥之处。“殆”一词,《辞海》和《古代汉语词典》中都有三种释义:一为“危险”,二为“疑惑”,三为“懈怠”。课文下的注释及教师用书都取第一义项,“有害”义是“危险”义的引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的成书来源主要有三,一是以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代表的史传文学;二是魏晋以来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等说唱文学:三是作者自己的发挥创造。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说:“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其惑乱。”“七分实事”不难做到,而“三分虚构”却有一定难度,它需要作者有较强的文学功底,进行艺术的再创造。通观整部小说,作者在进行艺术虚构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手法。  相似文献   

9.
马晓燕 《新疆教育》2012,(8):118-118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这三条,归根到底是教书和育人的两个方面。教书和育人,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教育过程。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则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学中我从不放弃每个细小的育人环节,寓教育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一面》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在教学中如果巧用数字来分析课文内容,不但能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面》的内容可用数字概括为:一面,两本书,三次肖像描写,四年后的回忆,五种称呼,六次写瘦。具体含义如下:“一面”:指“我”和鲁迅先生在内山书店的一次偶遇。作为标题,它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也可看到这次会面给“我”印象之深,暗示“一面”对“我”产生的影响深远。“两本书”指《铁流》和《毁灭》,这是“我”和鲁迅先生能有一面之缘的引线。鲁迅先生曾认为:“这两部小…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伶官传序》一文中有“智勇多困于所溺”一句,课本注释:“所溺,所溺爱的事物。”笔者以为此注不妥。“溺爱”意为“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适用于人,不适用于事物。《辞海》指出“溺”有“沉湎无节制”之义,如《晋书·宣帝纪》:“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笔者认为,“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溺”也是此义,全句可译为“人的才智勇气往往受他所沉湎的事物的困扰”。  相似文献   

12.
2004年第7、8期《小学语文教学》合刊中《这不是“反问”句》一文,龚重雅、龚慧琴老师指出“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一句不是反问句。首先,两位老师认为,武松的这句“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是“有疑而问”,是“出于对店家自夸酒好的怀疑,武松很自然地要问问店家:‘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这样理解这句话是不是曲解了它在原文中的意思呢?联系后文:“武松从身边拿出一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可以看出,对于武松来说,他当时坚决认为店家“三碗不过冈”之说是一派胡言,于是,用“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一句来…  相似文献   

13.
张立霞 《小学语文》2009,(10):16-18
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讲鲁迅、读鲁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让鲁迅进人小学语文教材,是我们教材编写者的夙愿。与鲁迅相关的课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主要有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有的人》。这几篇课文是分散安排的,前两篇在教科书同一册次的不同单元,后一篇编排在另一册。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则专门编写了“初识鲁迅”专题,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篇课文外,新编入了《一面》。  相似文献   

14.
人们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可是在我十余年的从教生活中,竟然三次遇上“蛇”。回想起来,每次执教《蛇与庄稼》这一小学阅读教材中经久不衰的名篇,都让我受益匪浅。今天将这三次经历整理出来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5.
在中小学语文教育里,最富中国大陆特色的莫过于摘抄和记诵“好词好句”。前晚,我女儿在做一本《语文拓展与训练》作业。里面有一道题目:写出和“翻来覆去”相似的三个词语。女儿说:“爸爸,请帮我想三个跟翻来覆去相同的成语!”  相似文献   

16.
常见将“偶尔”写作“偶而”的现象。如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136页注“间或一轮”为“偶而转动一下”, 《语文报》高中版第93期《“偶然”与“偶而”》则更是通篇写作“偶而”。  相似文献   

17.
人们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在我十余年的从教生活中,竟然三次遇上“蛇”。回想起来,每次执教《蛇与庄稼》这一小学阅读教材中经久不衰的名篇,都让我受益匪浅。今天将这三次经历整理出来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8.
曹霞 《贵州教育》2009,(11):42-43
当我又遇上《灯下漫笔》一文时,我惊奇地发现已经上过两遍的这篇文章在我脑中竟然“荡然无存”。 为什么会这样?我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 结论是:“我”不在文中,则“文”不在我脑中。 何谓“我不在文中”呢?  相似文献   

19.
选入教材的文章总是比较好的,但是并非篇篇无商榷之处。我在参加第一批中央讲师团的支教过程中,教到中师《文选和写作》(二册)的《新闻三则》一课时,试着和同学们一起对课文的用词作了推敲。《新闻三则》的第一则是《‘活着的黄继光’杨朝芬》。我对其中的动词“推”和“塞”进行了质疑。这则新闻中,写杨朝芬三次把爆破筒投进敌人暗堡。第一次是在敌人毫无准备而又怕被敌人发觉的情况下,用“塞”是合适的。第二次敌人要将爆破筒推出来,杨朝芬坚持要投进去,用“推”是恰当的,体现了  相似文献   

20.
《西北师院学报》1985年第4期发表了李延祥同志的文章——《“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都是辩证法》(以下简称李文))。对于李文的主题,我完全赞成,但对李文否认“一分为三”与“合三为一”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命题,我则持有不同意见。关于全面论述“一分为三”与“合三为一”的命题,我有另外的专题文章,这里仅就李文涉及到的问题,提出几点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