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化程度过高利弊并存,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则弊大于利。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表现,一是个人消费潮流化;二是人际关系世故化;三是思想观念功利化;四是价值取向从众化。导致大学生过度社会化,不仅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防止这种现象产生,主要应从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社会化的个体意义及社会功能,营造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调整考核评价方式和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社会化程度过高利弊并存,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则弊大于利。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表现,一是个人消费潮流化;二是人际关系世故化;三是思想观念功利化;四是价值取向从众化。导致大学生过度社会化,不仅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防止这种现象产生,主要应从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社会化的个体意义及社会功能,营造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调整考核评价方式和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互动完成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的成功,有赖于个体与社会两方面因素的和谐互动.个体与社会的不协调互动就会造成大学生社会化障碍.为此,对大学生社会化障碍及其对策的研究要从这两方面来进行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万艳玲 《文教资料》2009,(26):195-197
社会化是个体逐渐适应社会,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大学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生通过社会化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面向普通高校所有新生开设,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从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社会化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初级社会群体就一直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初级社会群体对于个人及社会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但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对个人的社会性和个人理想的形成方面。早期社会化是指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初始阶段,即从婴幼儿到小学时期的社会化阶段。这一时期的年龄跨度,基本上是从一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它大体上又可分为婴儿期(从新生儿到三岁)、幼儿期(从三岁到六、七岁)和学龄初期(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三个小段。与其他社会化过程相比,早期社会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从社会化的主体来看,处于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国家主导政治文化在大学生中有效传播,提升大学生对主导文化的认同度;二是促进大学生个体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基于政治社会化考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政治社会化原理,从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发挥党团组织与学生社团作用、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5个方面入手,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芳 《嘉应学院学报》2005,23(5):98-101
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作为途径之一的政治教育,它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本文针对当代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从政治教育这一角度提出了帮助大学生明确其政治社会化目标;充分发挥“两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作用;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政治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四个对策来克服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化内容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连喜  鲍金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3):84-86,89
社会化是每个人的归宿,大学生同样要完成社会化的目标.总体来说,大学生社会化内容分三个部分:内化社会文化;促进个性发展;形成社会角色.从具体方面来说,大学生必须实现六个方面的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知识能力社会化和职业意识社会化.只有完成了这六个方面的社会化,大学生才能成功迈入职业社会.  相似文献   

9.
政治社会化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国家主导政治文化在大学生中有效传播,提升大学生对主导文化的认同度;二是促进大学生个体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基于政治社会化考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政治社会化原理,从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发挥党团组织与学生社团作用、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5个方面入手,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思想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 10个方面研究和预测了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总体趋势 :1.从政治心态上看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意识增强了 ,对政治的反应更加敏感 ,但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人保持政治心态的中立性和内隐性。 2 .从思想变化看 ,观念新、思想活跃 ,呈现更多的社会化特征 ,同时 ,外部世界的开放性与学生内心世界的不成熟性并存 ,新的困惑、心理冲突和矛盾将会有新的表现。 3.从道德模式上看 ,大多数学生会逐步以义利并举为主导思想 ,并且有相当一些人愿意以为人民服务、奉献和集体主义作为精神动力 ,但拜金主义也将成为一部分人的价值追求。 4 .从价…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化是高校幼儿园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从社会大环境看,市场经济要求按社会的需求办教育,改“单位办教育”为“社会办教育”。这就要求幼儿园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其次,从高校内部看,高校幼儿园长期以来隶属于后勤系统,是高校的福利性部门和服务性部门,常常不被看成是教育部门,这与幼儿园应有的属性不吻合。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大潮的冲击下,幼儿园也必将走上社会化之路。二、高校幼儿园社会化的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大学生职业社会化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企业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的力度和效果都是不理想的,导致新入职的大学生表现出种种的角色适应不良、角色转变障碍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职业认同、企业世界认知、职业角色的确定、职场人际和求职准备五个方面,逐项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快速融入环境,适应工作,减少流失率,从而顺利实现职业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青年社会化问题是心理学、青年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生这个特殊的青年群体正处于青年社会化的中期,是社会生产实践的积极准备时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成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本文运用青年社会化理论,从分析大学生心理、思想特点入手,对大学生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障碍、内容和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韩旭 《文教资料》2010,(12):210-21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从大学生社会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何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两个方面,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对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66):155-156
本文从现实出发研究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主要表现在法律认知不足、法律情感单薄及法律信仰缺失等方面。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较多,具体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大学生法治主体意识;二是优化社会法制环境;三是强化家庭法律意识;四是改革高校法制教育;五是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整个社会、高校及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及密切配合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语言社会化范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全新语言研究视角。这一范式摆脱了传统语言研究过度偏重心理认知的束缚,探讨了语言学习中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从语境、认知和身份三个方面探讨语言习得的社会化过程。作为语言研究的重要领域,二语习得研究也开始受到语言社会化范式的影响,开辟出新的学术空间。从语境、认知和习得者身份三方面将语言社会化范式引入二语习得研究具有创新意义,推进了二语习得研究社会化转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生心理社会化障碍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教育探索》2007,(10):120-121
大学生心理社会化是大学生人格形成、走向社会的重要过程.当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引导大学生确立稳定的价值观念,改革高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促进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韦伟 《文教资料》2013,(23):124-125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科学内涵入手,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网络诱惑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生在社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三个方面论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性.最后,文章从突出课堂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地位,坚持认识性教育与实践性教育相结合,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系统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这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办学质量,培育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也应看到,要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其中两个问题谈点看法.一、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引导问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中输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从近几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还不平衡,效果还不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还不够高,在部分学生中存在着把社会实践看作是搞形式、走过场;二是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在认识上还不统一.有的大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当作赚钱的机会,有的大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当作旅游观光,也有的把社会实践当作提高社会能力的手段等等;三是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对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快速多元的发展过程,而当今中国大学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加速了其政治社会化进程.作为社会群体,我国大学生在心里方面的特殊性变现较为明显,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独有的特质.在其逐步正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也无法避免一些由于自身局限以及政治社会因素共同引发的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导致的过程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