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课堂秩序与教学陈祖恕课堂秩序是学生的学习动机、目的、兴趣、效果以及各种心理品质的水平和班风、学风、纪律的集中表现.它不仅受教学环境与设各的影响,而且还受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好的课堂秩序是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
杨庆生 《福建教育》2022,(13):35-36
<正>良好的课堂秩序下,教师与学生配合相得益彰,如同乐队与指挥一样默契,这是每一位教师想要达成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学习目标,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成长、发展成为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尤其是在美术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爱美、审美的学习动力,构建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喜欢上你的课,  相似文献   

3.
为打造高效课堂,本文就课堂管理中的课堂秩序问题,从学科教师角度出发,通过深入学生、治心为上、调控课堂、注重形式、转变教师心态和改进教师自身细节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优化课堂秩序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新型课堂秩序及其重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秩序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新型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取向,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探究,凸显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互动,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上课时学生可以打断老师的话,提出问题,甚至提出异议等,着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建立课堂自由秩序、自觉纪律。重新界定课堂秩序、课堂纪律与学习自由,建构新型课堂秩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雪芹 《新疆教育》2012,(8):111-111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每一个教师都希望他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安分守己,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努力学习。然而,好说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小学生的天性,加上他们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常常会身不由己地违犯课堂秩序,诸如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做小动作,甚至高声喧哗等等。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教师普遍反映如今的学生难教了,远不如以前的那样听话。我听过不少课,也不知是今天的学生在课堂上更活泼了,还是今天的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更低下了。总之,今天的课堂秩序比以前差了不少。究竟课堂秩序变差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优化课堂秩序?就我的体会,很少有课堂一开始就天下大乱,绝大多数的课堂一开始都秩序井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出现失序的可能性增大。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遵守课堂秩序应该是学生的自觉本意,而调皮或违纪只是他在无法遵守课堂秩序情况下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候课”是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这是教师课堂教学前的一种预备状况,是教师课前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教师的组织管理水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等诸多方面。一、教师“候课”的功用1.教师“候课”有利于良好课堂秩序和学习气氛的建立。良好课堂秩序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教师的“提前到堂”,使学生马上意识到就要上课了,进而控制自己的情绪,期待着新的一节课的到来,并且以饱满的激情和高昂的学习斗志及时进入课堂学习的准备状态,保证了课堂教学能正常而…  相似文献   

8.
课堂秩序是指课堂上体现师生行为规定性的状态和规则,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因为课堂秩序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成效。同时,课堂秩序也能集中体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和教师的教学思想。当人们把教育过程作为“理解生命内涵,发现生命意义,倾听生命律动,促进生命发展”的文化活动进行追求时,构建民主课堂秩序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语)”。而要构建真正的民主课堂秩序,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调控与放活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有序运行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恰当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对提高音乐教育质量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调控就是要求教师紧紧围绕主题开展教学,并在学生开放活动后及时调节课堂秩序,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更好地学习音乐。而放活,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以较大的认知空间,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拓展思维,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无目的地任意开放,不及时引导点拨,就会增大教学活动的随意性,产生“脚踏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的弊病,甚至会造成课堂秩序的喧闹与混乱,影响干扰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一、现状分析在我国,传统的课堂秩序是建立在教师控制的基础上的,教师试图维护着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课堂秩序。一提起课堂,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学生们挺直腰板,双手背后或双手叠放在桌子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师,一脸严肃认真的神情。这就是传统的课堂秩序维护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严格控制着课堂纪律,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学生学会的只是服从,思维单一,只会听,不会问。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小到大,更多的是习惯于灌输,课堂上展现的只是教师的“独白”和学生的“默契”配合。传统的课堂教学秩序已经…  相似文献   

11.
给学生上课,常会遇到少数学生不专心听讲、不遵守纪律而使课堂秩序混乱,影响教师讲课的情况。碰到这种情况,教师怎样做才能恢复课堂秩序,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呢?以下三种做法通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委婉暗示。发现有个别学生不专心听讲,不遵守纪律时,教师最好不要停下课来公开批评学生,可以边讲课边走到不专心听讲、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学中,教师总是把影响教学过程的责任推卸给学生,一旦教学过程受阻,总是从学生方面技原因,认为是学生扰乱了课堂秩序。诚然,学生行为会影响教学过程,但从教学的另一方面看,我们也应该从教师身上找找受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课堂秩序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遵循的一种习惯性、制度化、合法化的规则。课堂秩序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保障。新课程理念支撑下的教学如果忽视了教学秩序这个基础,效率恐怕要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有必要重新厘清有关课堂秩序的认识,明确课堂秩序的维持需要运用一些管理手段,而从操作上讲,方法简便、有效的就是纪律约束,以保证新课改在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下实施。  相似文献   

14.
许淑贤 《高教论坛》2007,(B12):91-92,98
在进行成人教育的体育教学中,本人结合我校教师教学中不足之处,与现实中教师和学生出现的师生冲突等问题,提出了在课堂常规、课堂纪律、课堂秩序、师生关系等方面需要加强改进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一、目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1.课堂提问理念有待优化。部分英语老师还是片面地把课堂当做教师的"一言堂",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理念还根深蒂固。有的老师甚至把学生提问题当做扰乱课堂秩序的表现,习惯于将课堂变成老师的"主阵地",课堂秩序虽然变得"井井有条",但课堂气氛却显得死气沉  相似文献   

16.
重建课堂秩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课堂秩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由于师生对课堂情境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冲突,会导致课堂秩序处于不和谐的状态。课堂秩序的形成经过制度化、合理化两个阶段。课堂秩序的重建依赖于教师教学观念、课堂控制行为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教师交往技能的提高、教学策略的改革以及师生之间有效的“磋商”。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向交流,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对经过学生独立思考之后所发现的问题,教师更应抱以赞赏的态度。因为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对知识理解与运用上的疑点,如果教者因怕学生提问打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时间或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冷僻古怪  相似文献   

18.
一些小学教师常常诉苦说:“小学课堂秩序太难维持了,你大讲,他小讲;你讲课,他做小动作,真拿他们没有办法。”为什么小学课堂秩序较难维持呢?这是由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学生方面看,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涵咏功姜云森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要上好一堂课,犹如演好一台戏一样,有诸多环节和因素。在众多环节和因素中,尤以教师个人涵咏功关系极大。教师个人的涵咏功主要表现在教师上课时的心态、教态、语态等方面,它直接影响着课堂秩序、学生情绪、听课态度、...  相似文献   

20.
新课堂四忌     
杜肖瑶 《内蒙古教育》2005,(10):33-33,40
新课程,需要建立新的课堂秩序和新的课堂标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威严的教师把课讲得详详细细、明明白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其弊端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彻底纠正这个弊端,在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的课堂观,坚持“留有余地”的原则,即教师授课时不能太静、太满、太透、太细、太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