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德国职业教育一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5月我参加了中德职教师资培训。亲身感受了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德职业教育无论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都有许多不同。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也许并不完全适应我国,但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确有许多可供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德国职业教育非常注重职业能力的塑造。这种教育包括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对生产过程的认识。教育方法、教学设计,乃至考试大纲,无一不是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展开的。  相似文献   

2.
张昭  饶异伦 《考试周刊》2010,(11):24-24
德国职业教育一直是各国职教专家研究的对象.也是我国学习的楷模。提到德国职业教育,第一反应就是“双元制”这一显著特点。德国“双元制”模式是解决学生实践能力缺乏的有效途径。此外,德国职教师资优势也是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德国师资培养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3.
中德两国国情不同,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也不同。通过比较两国职教发展的现状差异,可以对我国职教改革和发展产生有益的启示。对照德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分析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昭示我们要重视职业教育中缺少企业参与的缺陷;参照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让我们明确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的重点与方向;解读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要求我们重视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培养出的技术工人也是一流的,这与德国完善的职教体系、企业的积极参与、全社会的重视、工业发展水平及以人们的就业观念等众多因素分不开。剖析其特点,可以为我国发展职教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产品质量享誉世界。从德国人对技能的追求、对质量的追求和对职教教师的要求三个层面,探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德国产品质量的影响,以企对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启示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德国人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关系到每个人一生的稳定就业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德国在普教与职教之间已形成了相互沟通的网络。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举世瞩目,职教管理体制也科学合理。我国的职教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应在各方面借鉴德国经验,以便多快好省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改革持续进行,职业教育发展颇具有特色、职业教育呈现出办学体制走向多元,能力培养日受重视,职教手段日趋现代,办学机制日益灵活,管理力度不断增强,办学效益逐步提高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德国考察学习为依据,对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中、德职教模式的区别等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本土化思考和职教改革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一些针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郝增宝  朱斌 《职教论坛》2002,(10):20-20
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想得到快速发展,是离不开职业教育的,许多发达国家就是我们的榜样。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举世闻名,是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分不开的。在德国18岁以下进入社会的青少年人员中,85%是接受过职业教育的。而这些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德国的经济居于国际前列作出了巨大贡献。又如日本,日本是个经济强国,该国的职业教育被国人称为“经济增长的柱石”。日本国把“技术立国”定为八十年代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与该国重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改革紧密相关。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八十年代职教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博 《成人教育》2021,41(10):83-88
德国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腾飞的武器,德国职教师资则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往往被认为是最为严格的培养,其课程设置亦具有特色.德国职业学校师资培养课程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设置,不同阶段课程设置的内容与形式都有所区别,课程设置中所体现的"标准先行"的课程改革理念、"教师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目标以及"无缝衔接"的课程内容都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外职教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职教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教育机构专门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师资学位证书体系完善、教师培训与进修制度化、强调教学素养形成与实践经验获得等特点。其启示在于:建立健全职教教师教育体系,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规范职教师资生源标准,完善教师教育制度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创新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懂理论、会实践的高新技术实施者;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生产经营组织者;有修养、会协调的德才兼备者。为此,其人才培养必须贴近市场,实行开门办学,注重培养学生专长,突出实践,以全面提高为原则因材施教,在育人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它表现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提升,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发展形态的多样化,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确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以及对学习者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对高职教育职能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职教育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职能规律,但又以教学职能为根本、以科研职能和服务职能为动力和目标。围绕这一观点,高职教育要发挥其职能作用,必须结合国情创新观念。政府要完善高职教育法律法规,并从微观上给予大力支持;高职学校应加强自身建设,在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实践教学、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吸引企业参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加强对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适应目前我国社会就业岗位技术状况的需要,是扭转高职院校教学中重能力培养、轻育人根本,重专业教学、轻职业道德教育倾向的需要,是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素质,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提高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水平,在阐述高职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内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高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校企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多方参与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完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资源共享几个方面探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行业在职教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企业、行业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是高职投资渠道的来源之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高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源泉;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是高职教育可供借鉴的经验;企业k的资源是高职宝贵的教学资源;企业、行业是高职人才吸纳的载体.以此论述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新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基于职业本位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强调根据行业对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设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多层面立体式的教学评估体系,建设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企业本位"人才培养评价侧重于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性"的评价,同时兼顾其"高教性",其内涵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转移至企业,评价标准源自企业,评价方式与手段同步于企业。"企业本位"人才培养评价的实现,需要研究并建立切合专业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引入企业认证,完善和优化"双证书"机制及支撑体系,将企业因素引入到课程教学考核中,优化和完善顶岗实习机制,强化企业的主导,以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20.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建设,表现在完善的法律法规、教育模式先进、政府和社会广泛参与;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内容体系,表现在培养目标层次分明、定位准确,专业设置合理、实用,灵活的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健全,表现在技能培养途径多样化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