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大背景下,通过分析高职贫困生的现状,阐述了当前高职贫困生精神资助的必要性,论述了精准扶贫和精神资助的内涵,初步探索了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生精神资助的路径,以期把"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为贫困生的长远发展负责,真正实现助困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自尊的渴望和强烈的自卑心理、对优异成绩的渴望和焦虑抑郁心理、对社交的渴望和自我封闭心理等,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确定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目标,提出经济扶困与心理扶困有机统一、通过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教育提高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已从以物质保障为主的"保障性资助"向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发展性资助"转变。发展性资助育人符合学生内在需求提升规律,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构建"扶困、扶德、扶志、扶智、扶能"五扶并举的资助育人实践架构和绩效评价为保障机制的"五扶一评"发展性资助育人实践体系,可将"资助"与"育人"全面结合,提高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在长期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 学生在学习中的"贫困",主要表现在精神贫困和能力贫困两个方面.面对每一个学生,可运用"精准扶贫"战略,从"精神贫困"与"能力贫困"两个方面找准破解之策,进行扶志、扶智,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扶志,让学生消除思想上的包袱,树立学习的目标和信心;扶智,启迪学生用智慧破解束缚,激发学生自身"脱贫致富"的原动力,实现自我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精准扶贫".一、扶"贫"先扶志  相似文献   

5.
陈立群校长深刻的帮扶体会和鲜明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对贫困民族地区教育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对我省教育扶贫有着重要启示。教育扶贫首先扶的是精神。培养良好习惯、培育奋斗精神应该成为教育扶贫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智扶志”应成为新时代教育扶贫的核心要素,从扶“贫”延伸至扶“弱”.  相似文献   

6.
高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加之高职院校普遍成立时间较短,心理辅导工作不规范、不专业,使得很多高职贫困生不仅经济贫困,因经济压力导致的"心理贫困"现象也日益突出.本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作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认为解决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完善高职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8,(1):78-80
在扶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各级政府扶贫的力度不断加大,贫困户所得的收益也越来越大,因而造成一些贫困户不愿意脱贫、依赖脱贫的现象。这种现象凸显了"扶贫先扶志"的重要性,然而怎样扶志是摆在扶贫者面前的一大任务和困惑。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正契合"扶贫先扶志"的理念,将社会工作的宗旨运用到扶贫工作中,可以从心理、社会等方面评估问题、需求,进而提供相应服务,从而提升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信心和意愿,起到"扶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孔亚琴 《江苏高教》2008,(1):121-122
正确把握贫困生工作中的真困与争困之度、有心与无形之度、经济困难与心理贫困之度将会收到切实的扶志、帮困、助学之效。  相似文献   

9.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教育扶贫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其实现路径被描述为"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为了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思利及人育人模式将教育扶贫机制下的"资助—自助—助人"作为有效脱贫途径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旨在职业教育环境下校企文化双重育人机制下,引导学生接受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唤醒贫困学生群体的脱贫志气与脱贫行动,建立"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内循环机制,形成"扶困"与"扶志"育人工作合力,让学生获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促使学生实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事业成功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对贫困的内涵进行了再认识与辨证思考,强调要克服只从经济层面单向度地理解贫困,贫困的本质及其造成贫困的决定性因素是贫困者“头脑中的贫困”。高校也应从精神和思想层面对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进行再认识,正视存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头脑中的贫困”现象。“扶贫先扶志”,相对于经济上的贫困,贫困大学生“头脑中的贫困”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从“经济扶贫”到“教育治贫”就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先飞”意识;做好开发式能力资助,帮助贫困生“丰满羽翼”;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培养贫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高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阵地,在帮助贫困生物质与思想同步脱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思想心理现状及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意义,探讨"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助学帮困制度的不断完善,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却远大于其他普通大学生。如何正确引导、激励、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塑造良好品格,已成为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的先决条件,即"扶贫先扶志,扶志必励志"。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及救助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除了经济贫困之外,“心理贫困”现象更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在隐患。它主要表现为:自卑和自我封闭、敏感多疑、冷漠攻击、焦虑抑郁、依赖、逃避等消拯心理。作为一个高校工作者,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心理扶贪”;加大贫困生思想工作的力度,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的心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困,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贫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精准扶贫"理念的内涵,对新形势下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深刻启迪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与经济贫困相比,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更显突出,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此,高校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内涵,针对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对精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扶助措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2020年彻底消除了极端贫困,为全人类的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扶贫事业已进入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阶段,面临的贫困问题也从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文章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探讨贫困陷阱的理论基础和内在心理机制,并在“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方针的指导下,提出共同富裕阶段精准心理扶“贫”的新思路,旨在帮助相对贫困者提升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从而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并从中提炼出可供乡村振兴政策参考的行为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两会",脱贫工作是一个热点。云南省是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脱贫攻坚是云南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云南省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消除本省贫困,使全省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笔者认为,要使每一个人脱离贫困,全面奔小康,可谓任重而道远。究其原因,主要是少数边远山区的贫困群体,在心智上就没有做好脱贫的准备。扶贫工作固然重要,但励志工作必须先行,即:扶贫先扶志。  相似文献   

17.
做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好"真困"与"假困"的关系、"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关系、"财力支持"与"素质支持"的关系。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帮困是基础,助学是关键,扶志是保证,服务和谐社会是总目标。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文章从能力贫困的角度解析教育精准扶贫"扶志、扶智、扶学"的新内涵,通过厘清"扶志、扶智、扶学"的对象与效用,明确教育精准扶贫"三位一体"的内生逻辑与"一匹配、两结合"的现实目的,结合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供给规模、方式、结构和机制等方面变革的动因分析,提出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构建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三位一体"模式和行动框架,并探讨模式应用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深度贫困县精神贫困的致贫机理及脱贫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度贫困县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点与难点,精神贫困已经成为制约深度贫困县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以陕西省丹凤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统计,梳理集中性贫困区域农户精神贫困的主要表现,分析深度贫困县精神贫困的致贫原因,从学理上探究精神扶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扶志、扶智、扶职和扶质四个维度提出深度贫困县精神扶贫的路径选择,为解决集中性区域深度贫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与互联网相结合,构建"筑梦真善美"资助育人微信平台,通过"温情资助""心灵花园""勤学奋斗"三个栏目,将扶困、扶志、扶智联动发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