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生活素材,引入生活案例,设计生活问题,全面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是否理解物理知识,是否能够取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创设必要的物理情境,这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抓住物理学科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和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从教师指导、学生交流、课堂氛围、物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为物理教师教学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敏敏 《教师》2012,(6):101-101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生活中大量与其密切相关的事物和社会实际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物理现象的探究中,可以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切实联系学生生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符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通过生活情境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体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标》明确提出:"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物理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探究和获得的过程,运用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景,不但贴近了学生生活,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生活素材,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关注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现实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容易使学生产生概念理解规律的生活背景,选取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32):158-159
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要和现实生活相联系,让生活化教学方式深入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丰富化、灵活化,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为此,本文就以高中物理中的摩擦力为例,开展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力学与生活研究,旨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和桎梏,使学生更容易、更简单地理解物理这门复杂课程,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效。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很多知识都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以生活为切入点进行课堂教学将会非常有效地促进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一、利用生活实例进行课堂导入物理学与实际生活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这不仅给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借助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教学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教学要点的理解与认知。利用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导入是一种很值得采取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和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学生学起来也简单易懂,而高中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再那么紧密,学生理解起来较难,而且在思维方法上也有了更高要求.这就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结合教学经验,简要分析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运用哪些手段来帮助达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中的物理定律教学对于物理学科非常重要,物理定律是对物理规律的表达方式。高中物理学科逻辑性强,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掌握物理定律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在高中物理教学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核心素养,相对抽象、复杂的物理定律和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教师有着重要的责任。教师需要使用创新方式培养创新能力,良好的思维思考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高中物理定律中复杂、抽象的知识点。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是理论知识,课本内容的学习也是实践与生活相结合的学科,高中物理定律中富含大量基础理论与逻辑关系,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最基本的原理,了解我们这个世界。所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将较为复杂单一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最新教学方法,用创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物理定律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本文通过对此进行剖析和论述,就高中物理定律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作出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强化物理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改观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知,降低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文章就此围绕着如何联系生活展开了讨论,先是简单分析了高中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然后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高效利用生活元素,创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正高中物理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枯燥性,而传统的课堂又过多注重物理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以及物理定律等的教学,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厌学或无法理解学习内容的情况出现.物理与社会生活、生产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多数理论知识都是由生产、生活现象中总结、抽象以及提炼出来的,若能够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将物理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结合,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降低物理知  相似文献   

11.
对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为学生提供社会交往的良好空间,有助于学生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作用,应注重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和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对学生加强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发挥学生体育社团的积极作用,发挥体育教学评价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职体育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体育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丰富学校生活,学习有关体育的科学知识,了解体育在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中的意义和作用,养成自觉运动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高职学校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要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二十一条规定:“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课程建设评价三个方面”。我国现行的高职体育在贯彻学校体育目标和实践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已经把学生的学习评价放到亟待改革的位置,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法、评价制度都有待于整体变革.  相似文献   

13.
传统物理习题教育由于脱离物理现象原貌而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原始物理问题的提出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了解物理与生活的紧密之处,从而发散思维,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开展“体育、艺术2+1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更是一个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高职体育课程目标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强体育同现代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突出体育实践教程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理论体系。为此,本研究采用实验教学、调查等方法,对体育训练课加载于体育课教学课时中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体育课+体育训练课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态度和锻炼行为,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运动素质及改善学生的心境,使之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适合全民运动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引导学生打羽毛球,能够有效地体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意志.要让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得到收益,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本文说明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方法实验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体育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是当代世界范围体育发展所展示的新潮流。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是人生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其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传授“三基”,而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合格的、全面而充分发展的跨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8.
休闲在人与生活、社会、自然的关系中,彰显着"自由"和"娱乐"的特质。休闲价值融入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范畴,其社会文化意蕴可阐述为:休闲价值主导下的高校体育进一步生活化;休闲体育中强调的"娱乐"和"游戏机制"成为高校体育发展的内驱力,它反映一种主体价值选择的自觉;休闲价值引领的高校体育是一种社会行为存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生活经历调查研究问卷,对校园暴力特别是生生之间的躯体暴力和心理暴力进行调查研究,以调查中学生暴力行为一般状况和特点。研究发现,心理暴力得分在是否班干部上有显著差异;总暴力得分在是否班干部和在父亲职业上有显著差异。暴力实施者的得分在是否班干部上有显著差异;暴力受害者的得分在性别、是否班干部、母亲文化程度上有显著差异;暴力目击者的得分在性别、是否班干部、父亲职业、父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和社会交际方面。预防亚健康的发生及转归措施有:健康教育、定期健康检查、体育锻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