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瑞 《今日教育》2007,(3S):49-49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一线教师开始涉足教育哲学的一些观点。这当然是让人欢欣鼓舞的现象。正如奈勒(Kneller.G.F)所说.“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像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那些不能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育哲学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哲学研究就是建立教育研究与哲学研究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据此,可以把美英教育哲学研究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主义时代、分析时代和情境时代。教育哲学有两种形态的存在方式:作为一门教学科目的教育哲学和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教育哲学。根据教育与哲学之间存在的关系形态,可以把教育哲学分为以教育为主、哲学为辅的“亲教育”阵营和以哲学为主、教育为辅的“亲哲学”阵营。  相似文献   

3.
唤醒卓越的“教育之思” 《今日教育》:对于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哲学是一门深奥和陌生的学问.是远离日常教育实践的。作为一位研究教育哲学的学者,您认为教育哲学对于教育实践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4.
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如果说目前哲学在青年那里不受欢迎,也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那么问题主要是哲学不能反映时代的要求.哲学自身的问题在于它由反思的批判活动逐渐蜕变为单纯的知识记忆,从而使哲学变成了非哲学.进行哲学教育改革,就应该提倡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现状和教育研究的现状令人担忧教育哲学工作者用一些早已没有生命力的所谓哲学概念"指导"教育实践而不是以哲学的气质介入"教育",使教育哲学走失了方向;教育学家所探讨的教育本质和现实教育的其它出路不容易由教育工作者付诸实施.同时,代际和同辈之间的教育中科学因素少之又少,因而用"教育科学"来指称当前的教育研究,实在是一种尊称;人们对教育自身的改变缺少一种技术的眼光,没有将教育的积累看成是一门技术的发展历程,甚至将教育的工具和环境误以为是"教育技术",使真正的教育技术的改善处于"遗忘"和"误以为"的历史境遇.由此看来,将真正的哲学、科学和技术的眼光、思想方法引进教育生活中是教育研究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尽管人类一开始就有教育活动,而且现在很多地方和很多人仍只满足于教育实践,但是,正如乔治·F·奈勒所指出的:“那些不会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①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就会囿于经验的狭隘性与表面性之中,从而对教育的整体自标、过程、实质和方法感到茫茫然无所适从。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中,任何对教育有清晰的理论认识的时代,都与这一时代的哲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略论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现代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是在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确立之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的研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1、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的发展未能古今贯通和中西合璧;2、中国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速度;3、教育哲学的理论困惑。促使新世纪中国教育哲学更好地发展,可以从四方面把握:1、确定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唤醒卓越的"教育之思"《今日教育》:对于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哲学是一门深奥和陌生的学问,是远离日常教育实践的。作为一位研究教育哲学的学者,您认为教育哲学对于教育实践的意义何在?刘铁芳:哲学在其初始的意义上是一种活动。作为活动的哲学乃是在惊奇中对日常生活的反思与超越,由此使个体获得日常生活习惯之上的理念,从而使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一项实践活动早已存在。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研究则始于当代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建立,但其分支学科很不健全,需要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一门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的学科。从根本上说哲学是关于存在的学问,它首先追问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考的首要问题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分析的历史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正如英国历史教育学者李彼得(P.J.LEE)先生在《历史教育与历史哲学》一文开篇所言:“公正地讲,英国大多数历史老师认为历史哲学(如果他们有这个概念的话)是一个事不关己,甚至是曲高和寡的活动,与他们实际考虑的事情不相关。”作者所述情况在我国也依然如此。分析的历史哲学对于日常的历史教学难道真的就如此虚无缥缈吗?其实,从现实发展来看,分析的历史哲学曾经指引和改变了中学历史教学及其研究的基本走向;从逻辑分析而言,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也需要接受分析历史哲学的批判和洗练,对于两者的关系实不可不察也。  相似文献   

11.
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哲学大众化运动给中国哲学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哲学界对此命题似乎没有过多的思考。实际上这一命题的提法即违背了哲学的本性,也不符合中国实际,是工具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产生的结果。哲学与哲学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大众化的是哲学知识而不是哲学,与其说“哲学大众化”,还不如说是“哲学知识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从整体上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渗透和融合的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必须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统一、“从抽象到具体”和“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两个适应:适应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适应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史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需要通过 理性价值判断,对教育事件的是非利弊做出评价,以达到推动 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理性价值判断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获 得历史经验,加深现实理解,促进哲学反思,是连接历史研究和 教育研究的学理纽带。由于对价值判断的误解,一些教育史研 究为追求价值中立,刻意回避价值判断,从而误解了研究的教 育学意义。从单一研究角度看,价值判断数量有多少之分,标 准有抽象具体之别。从学科整体角度看,失去教育价值判断的“教育史研究”,只完成了教育史研究中“史”的部分,尚待研究 者通过价值之“论”,发掘教育研究更深层面的理论和现实 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教育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教育哲学的研究具有很长的学科前史。早在古代,思想家们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就不局限于一些具体的见解,而是经常从哲学或人生论的角度来论述。例如,《中庸》开篇在论述什么是“教”时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样一来,对教育问题的理解就与天命论、人性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具有哲  相似文献   

15.
在过程哲学的视野中,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原因主要有教育中“具体性误置的谬误”、教育理论的抽象层级性、实践性教育理论与基础性教育理论研究的混淆以及教育研究者的主观性介入等四个方面。这几个方面使得教育理论本质上不是完整、具体的教育事实的反映,从而导致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提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随着西藏高校党员发展数量的大幅增加,学生再教育工作中亟待梳理和调整的地方日益突显。本文以哲学社会科学讲话精神为指导,结合西藏自治区的具体区情,在学生思想、基层组织、区域文化等层面对西藏高校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化总结,找到了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结合当下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和西藏高校的实际,经过深入分析,最终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案和对策,希望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西藏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活动是一项以信仰为基础的公共活动,这种信仰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哲学信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哲学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课程,同其它政治课一样,不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课,更主要是思想教育课。讲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是讲清理论的归宿,是哲学教学的目的。怎样在哲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觉到这门课的趣味性、实用性是我们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单凭空洞的理论说教、不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不结合学生实际是不可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的。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适当地贯彻思想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中专生。  相似文献   

19.
一方面,哲学教育能够很好地体现哲学践行的要求;另一方面,哲学践行运动也可以很好地推动当前哲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就大学教育而言,哲学教育自然是主要形式,不可替代。然而,正如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短暂的一个阶段一样,哲学教育当然也不会伴随人的一生,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就废弃思想交流和心灵对话。这样,我们需要一种能替代哲学教育的对话方式。无疑,哲学践行能够担当起这个任务。实际上,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确实并没有废弃思想交流和心灵对话,而我们提倡哲学践行不过使之更加自觉、清晰罢了。正因为如此,哲学践行和哲学教育并不是一个完成式,而是一个进行式,即只要有人的活动,就需要澄清这样的逻辑思维,就一定有这样一种哲学践行或哲学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的教育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柏拉图不但对西方哲学影响巨大,而且其教育理念也于西方文明贡献卓著要了解西方的文化与教育,柏拉图的哲学与教育思想是不能不管的。柏拉图的哲学本体论是“相”论,柏拉图的认识论就建立在其哲学本体论之上,只有对“相”的认识才是直确的认识。固受制于其哲学思想,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与理性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