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案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不了解和不理解,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大众特别是学生家长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期望。职业院校是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实施的最终落脚点,应该理性客观透过家长意见的"小视角",坚定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格局"。首先,要保持职业教育办学的自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发布各类职业教育促进政策数以百计,职业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时,从社会大众的切身体会看,仍然存在国家热、社会冷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职业教育在经历了长期边缘化境遇后,其社会情势正在发生反转性变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表现出对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李克强总理指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待,终  相似文献   

3.
论“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职业教育价值观、教育模式、机制、内容等方面看,职业教育有"生存型"和"发展型"之分,前者是为了职业教育的生存,生存是第一要务;后者是为了发展,有比较稳定的发展模式和自主发展机制,社会认同度高.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发展应走"发展型"道路.  相似文献   

4.
对于职业教育国家已经出台很多优惠政策和举措,那么职业教育发展还差什么?如何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让大家愿意来学;既然社会有这么大需求,有很好的前景,为什么难以得到好的发展;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在这方面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苦练内功,提高自身办学质量来增加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李雪珠 《教师》2011,(2):28-29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院校只有扬长避短,正确定位,与其他院校错位竞争,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各种应用型技术人才,才能从教育体系中脱颖而出,精彩"出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多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政策,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国应持续加大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院校只有扬长避短,正确定位,与其他院校错位竞争,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各种应用型技术人才,才能从教育体系中脱颖而出,精彩出位。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指导思想,"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并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职业教育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每一次涉及到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要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话题来谈论。笔者把这一现象称之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农村情结"。我国职业教育"农村情结"的形成有其深远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一方面,存在着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关系的悖谬、职业教育发展内部关系的悖谬,另一方面,这种矛盾的发展也形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大业,同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一项伟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论职业教育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人本身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有发展能力的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面对职业教育现实中的"以人为本",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类型的要求,职业教育将面临着如何由"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在探求“素质为主,能力为本”的办学模式时,还需要有一套科学、适用的管理机制。职业教育已转向质量型、内涵型和社会功效型发展阶段,标志着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进步,这就是社会、经营、就业价位和教学、质量、目标价位为主体的综合型职教管理机制,即“全价位管理”。以此保证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的社会信誉和效度,求取其质量和社会价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必须尊重现实社会的时代环境与条件,遵循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职业教育要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不断创新机制和完善体系,实现着陆立"地",回归真我;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和机制创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天"时保障。要建立顶"天"立"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职业教育制度、机制和体系问题,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江苏职业教育围绕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结合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不遗余力、持之以恒、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和喜人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与江苏经济大省、教育大省相匹配的职业教育。综观江苏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近年来,江苏省人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5.
"工业4.0"是一种基于信息化发展而引发的新的社会时代形态,不仅给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带来影响,也驱使了职业教育朝向4.0的形态发展。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4.0"形态表现为:服务生涯发展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即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个性化生涯发展的服务;关注复合素质的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即职业教育在于培养具有复合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走向跨界协同的职业教育内容构成,即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的壁垒形成整合化的内容;促进自主学习的职业教育方式优化,即以多种方式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推动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着重就职教自身发展的“适度”、“优质”、“特色”等问题谈几点看法: 1.现阶段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事业规模应当“适度”。 对于职业教育规模应“适度”这个问题,我们要有统一的认识。“适度”的“度”如何理解?我认为,这个“度”即是指职业教育适应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需要的程度,也是指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能力、自身的办学能力,同时还指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当中以及与普通教  相似文献   

17.
国内有些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将是广而深的。因此我们必须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以应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给我们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探求人工智能给职业教育发展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寻找出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有利于我国的人才培养,不断为社会输送人才,在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虽然从多方面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挑战。为此,坚持以"就业创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明确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可通过加强舆论宣传,普及"就业创业"理念,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加大国家对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科学设置职业教育的课程以及专业体系,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李伯琴 《教育教学论坛》2014,(7):104-104,102
职业教育的实施与开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尤其是区域经济的特点相适应,必须与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相匹配。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校企合作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获得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1917年,黄炎培联合社会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对我国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教育理论创造以及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黄炎培在一生的活动中,服膺和倡导“与时俱进”的理念和精神。他认为:社会在不断发展,经济在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他的一生和他的事业也确实实践了“与时俱进”的理念,发扬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