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富浙江"是指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两富"浙江的内在要求。"两富浙江"为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两富浙江"背景下,要以"浙江现象"激励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育,以"浙江精神"引领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以浙江文化指引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又比较重要的社会群体,其社会心态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现状,也将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主要呈现出积极、乐观的社会心态,但也有相当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拖延、功利、迷茫、悲观的不良社会心态,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培育大学生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不良心态的表现,并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是培育大学生积极心态的重要途径。构建基于大学生积极心态培育的志愿服务模式,满足大学生的社会性需求,激励、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认知,增进积极情感体验,可培养其积极行为并形成积极意志品质。而积极心态的养成又能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预防和矫治大学生畸形社会心态,培育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和构建社会和谐必然要求。从畸形社会心态的概念及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畸形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就大学生畸形社会心态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如何有效疏导当前大学生"郁闷"心态,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举措。文章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组织参加社会实践、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确立稳定的价值导向、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建立心理援救机制等疏导策略,对大学生"郁闷"心态进行积极疏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形成了一些积极的社会心态,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社会心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培育大学生和谐社会心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把握大学生的社会心态特征,分析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成因,精心培育大学生和谐社会心态,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培育大学生和谐社会心态,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对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心态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90后"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心态首先需要明晰社会心态的科学内涵,在思想意识上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培育"90后"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从心理学的视野对"90后"大学生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结合理论与教学实践,从了解世情国情、解决心理疑惑,坚定理想信念、填补心里空虚,提供人文关怀、抚慰心理无助,加强心理疏导、缓解心理焦虑等四个方面帮助"90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学生"锦鲤"刷屏现象为焦点,分析其所折射出的大学生社会心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与引导的建议,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靶向推进并促使大学生的社会心态走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9.
"佛系现象"倡导"差不多就行""无所谓",表面看似潇洒,实则容易导致高校青年精神萎靡,消极遁世,最终会走向价值虚无主义。高校要大力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要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消费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在消费中的社会心态总体是理性平和的。但过度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等价值观以及随机消费和冲动消费等行为也给部分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浮躁、焦虑和不公平等负面社会心态。应把正确的消费观、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纳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纳入大学生网络社会生活、拓展"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衔接的教育路径,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深刻,探讨网络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关系问题,以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为培养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做好网络文化的引导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其社会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状。因此,研究高职学生的社会心态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塑造整个社会的健康心态十分重要。文章概述了当前高职学生社会心态的基本表现,阐述了塑造高职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意义,指出了以校企合作塑造高职学生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的可行性,并从学校和企业两个层面探讨了塑造高职学生积极健康社会心态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一种新的思潮,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各类现象作出新的解读。积极心理学为改进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新的理念。积极心理学认为,高校德育工作应努力塑造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养成积极认知方式,帮助大学生获得幸福体验,从而使大学生以一种积极心态投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4.
心态是人的健康之源,心态分为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一种阳光的心态.能使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消极的心态则是一种阴暗的心态,致使人沉沦沮丧、无所作为。由于目前学习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心态,、当代大学生应通过自身的努力,调适健康心理,以阳光的心态融入现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在政治信仰、价值追求、学习动机、交往能力等等方面出现了"信心危机"问题.正确认识大学生信心危机的产生原因,从解决社会问题、建立监督机制、开拓就业市场、规范舆论导向、加强信心教育等方面入手,开展心理疏导,才能让大学生能够有积极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是两大主体,而主体之间存在着"一面是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另一面是高校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的矛盾.如何帮助大学生明确社会定位?借鉴心理学、社会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理论,从大学生个体发展角度切入,我们可以从"照镜子、练本领、定计划、扬正气、铸品质"等五个方面帮助大学生塑造好社会定位的积极心态,从而引导大学生科学、准确地进行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17.
心理资本是个人积极就业心态和夯实就业能力的内在推动力量。本文通过对475名"90后"大学生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在学习层次、学习成绩、学生干部、实习经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存量对其就业过程以及就业结果皆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心理资本提升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的普遍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国家、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了解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就业心态,分析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消极心态,形成和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促进他们顺利就业,这也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心态对于当代大学生事业的成功与否产生着深刻影响,本文多方面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态现状,认为可以从加强对他们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自身修养、社会、家庭、学校形成合力等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20.
社会心态作为人的精神存在和动态心理事实,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积极社会心态既能为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又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推进人的社会化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们的社会心态应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呈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理论先导、精神引领、制度规约、诉求回应、心理疏导五条路径系统培育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