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样态,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与主要受益者。城镇化过程可视为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过程,因此农民的传统文化意识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推进。本文以现代性思想为基础,通过对农民文化意识的思考,提出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文化意识的转化方向和基于传统文化的农民文化意识转化策略,即传统文化中未来意识的发掘,传统文化中生态意识的传承,传统文化中群体意识的存续,传统经济伦理与道德意识的承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备受关注,尤其是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研究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选择问题,首先将以实地为例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养老保障具体状况;之后分析我国现有的几个针对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模式,更加全面的进行比较分析后探索出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民融入市民社会与社区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融入市民社会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目标,同时也是实现城市稳定与维护城市秩序的重要保证。在实现这一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应依托其特点与优势,重点突出对农民的技术能力、行为规范和市民观念的教育,提升农民的生存能力、规则意识和公共产品的保护意识,实现农民角色的转换,推动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与城镇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方面,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城镇化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和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必须完善城镇化过程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以促进城镇化建设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就是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逐步向城镇进化转型。促进农民市民化即人的城镇化,是社区教育的重大战略使命。目前,在人的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问题,社区教育在促进农民市民化方面也存在着误区。要解决这些问题,社区教育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采取有效的策略,为城镇化建设发挥助推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龙凤镇新型城镇化,应首先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市民化,然后解决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土地流转问题,大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逐步解决城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玉龙 《成人教育》2016,(12):82-85
在城镇化经济建设深入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农民向城镇市民的转型,目前已然成为城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传统农民向城镇市民转化,这种身份的转型,可以说是离不开继续教育的.在分析城镇化进程中转型农民的继续教育新需求基础上,通过透析转型农民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从而深化对转型农民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对老年被征地农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脱离了依赖土地的生产方式之后,生产与消费的分离奠定了老年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基础.在城市化的居住环境中,由于需要熟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以及在城市居住环境中新的交往方式都对老年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因此,老年被征地农民适应失地后生活方式的目标与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老年被征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的过程.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方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影响逐步消逝,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而老年被征地农民在晚年的生活方式上也要有适合城镇化模式的养老选择.  相似文献   

9.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人的城镇化,尤其是乡村农民的城镇化,即农民市民化。社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打造有针对性、实效性、灵活性、趣味性的社区教育“品质课堂”,提升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在推进过程中,要注意服务农民市民化的理念确立、载体选择、策略把握等环节。  相似文献   

10.
山区城镇化带来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变化对当地农民产生外在冲击,与农民长居山区形成的谨慎、封闭观念形成内在冲突。福建山区农民因自然资源丰富,随着城镇化的加深,形成了一定的财富积累。他们由初期时面对理财工具的困惑、面对风险的无能为力,逐步过渡到平稳面对风险进行理性理财。这说明福建山区农民在城镇化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这一过程中对外在冲突和内心冲突已逐步适应。  相似文献   

11.
浙江小城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浙江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多、规模小,小城镇城市化水平低,聚集功能弱等。进一步促进浙江小城镇发展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10亿人口8亿农民,人口城镇化的问题,关系到8亿农民的出路和前途。尽管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还很低,还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这却是我国农民的必经之路。我国人口城镇化,是指整个城镇体系,即大、中、小城市(镇)而言的。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镇化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城镇建设和农民增收都要求农民掌握相应的技术.这些要求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杨凌示范区李台乡为例开展调查,分析了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也在加快。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失地农民不可避免,农民失去土地将会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生存问题,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农民失地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必须在城镇化的进程当中加以解决。以当前加快城镇化发展为背景,分析失地农民面临的生存问题的表现,依据城镇化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渝东南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其在城镇一体化进程中农民权益的法制保障也具有特殊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针对该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法制建设、司法资源、法律保护意识及农民维权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应立足于该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权益法制保障的实际情况,应有系统、有步骤、多方面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完善,以加快该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我国农村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农村教育应采取调整教育结构,学校布局,教育内容等应对举措,对大量农民走向城镇及农村社会转型的教育需求予以满足。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城镇化水平一直不高,而且经过多年的小城镇建设却未能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本文通过对我国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城镇化的硬件建设,这不是真正意义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应该让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变成真正的市民。目前各地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散工,他们生存环境恶劣,缺少社会基本保障。建议政府关注散工这类群体,把散工就业纳入到政府的就业体系之中,引导他们充分就业,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议国家完善散工就业法律制度,把散工就业纳入到我国劳动法律调解范围之中,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严蓉  张娜 《成人教育》2016,(5):27-30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过程.传统农业、农民在我国农村中仍占很大比重,这既不符合城镇化要求,也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工、兼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识及其教育培训是城镇化的基本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地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圈占农民集体土地过多、土地征用费过低、给农民补偿过少、侵害农民权益过分的状况。改变这一状况的现实办法是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关键措施是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进入一级土地市场,以土地的市场价格作为确定对征用土地补偿标准的依据,而根本性措施则是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加速被征地农民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