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基本导向,劳动项目是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班本化劳动项目以班为单位设计和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是学校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班本化劳动项目主题设计有序列式和综合式两种方式,班本化劳动项目目标设计应基于劳动素养要求、本班学生发展实际及现实生活需求,班本化劳动项目过程设计应基于学科融合的内容、多方协同的载体、具身体验的过程和民主监督的管理,班本化劳动项目评价设计应做到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式多样以及评价主体多元。  相似文献   

2.
劳动项目与学习项目较为普遍的概念混用现象,严重影响了项目式劳动的落地以及项目式学习的开展。项目与劳动的逻辑距离较近,而离学习的逻辑距离较远。劳动项目与学习项目存在相似之处,但两者在目的、内容、方式、思维、过程、指导等六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项目式学习中存在“劳动”的元素,而项目式劳动中也存在“学习”的元素:项目式学习中的“劳动”表现为规划与组织、执行与操作、协作与沟通、资源管理、问题解决、反思与评估等形式,具有潜隐性、复杂性、反思性、学习性等特征,蕴含了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的价值;项目式劳动中的“学习”表现为探究与研究、实践与操作、指导与反馈、合作与协作、自主学习与管理等,具有实践性、跨学科性、自主性、合作性等特征,具有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劳动质量、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劳动课程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科目,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劳动课程的组织方式相对单一,教学局限于课堂、教材,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有限,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项目式教学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劳动教育的具体形式,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全面推进小学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从清晰项目式教学思路入手,逐层解读教材内容,确定活动目标;巧用任务驱动,促进深度学习;优化作业模式,提升实践能力,多措并举,有效促进小学劳动项目式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亟须创新课程实施内容、形式和评价,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而项目式学习是符合劳动教育课程和中小学生特点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开展“创新性”劳动教育,探索项目学习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创新性劳动的研究,对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创意制作以及动手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项目式学习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以项目式学习方式推进劳动教育的学校实践中,需讨论如何围绕《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十大任务群设计劳动项目,并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在分析项目式学习实施劳动教育的可行性,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的基础上,提出应以充分理解任务群大单元、大概念的教学理念为前提,研读课标拆解劳动任务群,深入研究劳动项目设计梯度,不断优化和创新劳动项目主题。  相似文献   

6.
劳动活动中蕴含了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劳动过程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为顺利开展劳动活动教育,文章将劳动教育与STEAM教育、国家课程相融合,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绿色快乐农耕园》劳动课程实践,为STEAM教育在劳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渗透与融合是必然趋势.文章阐述了信息时代融合式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模式及策略,并通过《守护"深圳蓝"环保智能灯的创意与制作》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说明课程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展开,分为六个环节:引入问题知劳动、劳动协作与分工、劳动方案设计、劳动作品制作、劳动作品优化和劳动作品评价与提升,将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在一起,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项目式学习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规划和解决项目任务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21世纪技能具有重要作用[1]。一、项目式学习有利于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建议中强调,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  相似文献   

9.
学校整合信息技术、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构建了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并积极探索多学科融合,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1.基础型课程:注重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我们将劳动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进行贯通融合,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技术,并初步学习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新版课标的教学建议,以及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理念、劳动教育理念和项目式学习的相关理论,尝试在信息科技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学习项目,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多学科知识、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和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落实实践育人的理念,基于STEM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初中生物学项目式学习。在智慧农业基地开展“玉米的人工辅助授粉”项目式学习,将生物学教学与农耕劳动相结合,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农耕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劳动素养和探究实践素养双提升。  相似文献   

12.
2022年版新课标强调各学科的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项目式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研究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项目设计、实施、研讨和展示,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文章以英语学科为基础,针对教材内容重构设计项目,理清项目式设计的要素和方法,设计英语项目式学习实施模式和评价体系,研究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成绩及能力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凯 《中小学管理》2005,(11):51-55
促进学生自评与互评需要注意三个阶段:基础阶段,促进阶段,实施阶段;可选择5种方式:样本方式,问题方式,项目清单方式,图标式,寻求应答同伴式。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基于多年来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依托地域文化系统化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构筑包含"劳动·服务、劳动·工具、劳动·创造、劳动·精神、劳动·审美"五方面目标的课程框架,通过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因素,构建"美物""美者""美景"课程群;以主题课程群进行内容统整,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方式,探索综合化、整合性的课程实施路径;通过多元化评价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实习课是学生学习经常遇到的。几乎每一种专业课程都有实习项目。实习课是完成职业学校完成专业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实习课是对学生进行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课程,它的教学模式有特殊的结构和侧重。一般来说,实习教学课的基本模式是:  相似文献   

16.
山有青 《青海教育》2023,(Z1):63-64
西宁市阳光小学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将中医药文化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打造中医药项目式劳动课程体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效培养了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项目学习简介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也被称为项目式学习或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从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918年提出的设计教学法发展而来。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围绕真实问题或情境进行持续探究以解决问题,并把问题解决的成果以实物、幻灯片文件、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1]。项目学习与传统学习在学习中心、学生角色、参与方式等方面有明显不同(见表1)。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发挥“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夏雪梅提出,“微项目式学习是指某个主题下由若干种预设活动组成的一个教学任务链,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15~20分钟长时间段探索性项目任务,或者在课外用类似实践性作业的形式对某个内容或主题进行小探索”。微项目式学习可以成为实现劳动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抓手,在项目式任务中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技能意识、创新设计、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劳动不仅使人身强力壮,而且使人心地正直。(苏霍姆林斯基语)毫无疑问,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我们常常通过值日生打扫教室和学校包干区,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可时间一长,值日生的工作流于形式。因此,我校改变以往学生轮流当值日生的方式,通过竞争上岗,允许部分学生先获得劳动权利,再由点带面,使劳动成为一种自豪。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农田建设劳动课程以花卉种植开展项目式劳动实践,学校制定“种花、赏花、咏花、悟花”实践方案,实现劳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花香中让学生收获劳动果实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