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运而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指通过网络资源和平台来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生活的教育模式,它具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统一性、互动性、时效性、开放性、生动性的特点。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该着眼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高校网络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自我学习和教育体系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规范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廖雷 《林区教学》2020,(9):15-17
高校作为新时代育人工作的主要阵地,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的堡垒作用,对重大疫情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彰显育人实效,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电子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对更好地贯彻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切实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反思高校在疫情下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理论任务.疫情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但又不同于以往的、一般形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它借助疫情的特殊性实现了对网内、网外关系的超越.它也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网络翻版,而是将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平行化趋势、教育主体从灌输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换推到了顶点.它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抓住了"00后"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但将隐性的"隐"替换为了引导的"引".因此,疫情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师作为彻底的引导者的一次全方位启发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教育对象与育人重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成新的挑战。因此,网络素养教育、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理性平和心态培育就成为了重大疫情防控期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制度要求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做到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推进疫情防控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重大疫情防控的全过程,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及其相互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科学定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地位.正确运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教育对象的主动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两课教学历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和冲击会直接反映在两课教学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等各个环节。研究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搞好高校两课教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引导、缓解心理、规范行为的现实意义。重大疫情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教育主体主动性增强、教育客体思想动态性凸显、教育方法体系日臻完善、教育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中国精神教育和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教育时机、利用信息技术、凝聚多方力量,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针对性与育人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重大疫情造成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波动,由"稳定"到"恐慌"、由"信任"到"疑惧"、由"平和"到"焦虑"、由"充实"到"空虚"是大学生心理波动的主要表征。重大疫情的现实影响、对疫情缺乏科学认知、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缺失分别是重大疫情中大学生产生心理波动的现实起因、主观动因、心理成因和重要诱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大学生防疫知识教育与防控力度,提升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与网络媒介素养,积极进行线上心理辅导与人文关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知疫防疫、识谣辟谣,调试大学生心理、提振大学生精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网络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网络化"社会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充分认识并及时研究网络,树立"网络意识",构建新的工作模式,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阵地,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并使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了新的形势.以马克思主叉观点为理论指导,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活力与挑战,并从中意识到其对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方面的消极影响,进而积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这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但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心理健康、道德行为和现实情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面对网络时代下的挑战,我们应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两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空间领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教育者权威等方面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拓展空间领域、提高实效性、工作社会化等机遇.通过树立"三个意识"、推进"三个结合"、整合"三股力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队伍创新.  相似文献   

13.
以SARS、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疫情,是大部分青年大学生前所未遇的重大疫情。疫情不仅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学业问题、就业问题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带来影响,也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同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挑战:教育面临的背景更加复杂,施教方式和途径受到限制,教育资源难以形成合力等。探索通过打造新媒体矩阵、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开通答疑辟谣专门渠道、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建立"家-校-朋-社"联动机制等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以期转"危"为"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如今,人类社会逐步迈向5G时代,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将不断与教育相互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也会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逐渐向"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大数据+教育"等方向发展。5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对象、教育者、网络育人平台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即教育环境趋向智能化、教育对象的学习趋向自主化、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趋向信息化和教学方式趋向综合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发展,需推进"新兴科技+教育"工程、丰富实践育人形式、构建新的"隐性和显性"结合的模式、打造网络育人"一体化"大平台等,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网络化浪潮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网络现象和网络行为,对教育对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及教育者提出了挑战.要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现代科技素质、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改进和加强网络化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疫情影响下,高校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中教育实现的要素、教育组织形式和学业指导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均对高校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挑战。本文据此提出,新形势下,应构建学业困难学生思想引领与价值引导,差异化分析与精准施策、多元协同与整合推动的统一,建构协同育人的多元育人“学业导师”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共体”网络虚拟空间和线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努力提升高校学业困难学生远程精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具有特定社会价值功能的社会群体,在应对重大疫情防控中,担负着促进青年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与政治立场、深化与创新社会思想理论、引领精神价值追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在重大疫情防控中,高校思政课教师担负特有责任,担当特殊使命:通过多维度理论阐释与解析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挖掘及分析疫情防控中各类社会典型案例;及时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答与回应疫情防控中的社会热点、难点与疑点问题;积极顺应重大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转变,不断增强教师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同时,来自大自然及社会突发事件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对大学生行为意识的影响出发,分析重大疫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此类情况的路径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者、教育对象均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困境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超越困境:增加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增加网络发布教育内容的总量,提高发布内容的品质,重视手机APP这一新教育载体的开发与运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用反思意识和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武装教育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