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的中小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现在起,就必须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的中小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现在起,就必须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两个文明一个目标学习《决议》,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明确: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实现一个宏伟目标,就是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国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全面发展、全面...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指社会主义在社会领域中创造的积极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事业和社会生活的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并把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处理社会矛盾、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5.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党的“十二大”制定的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把文明作为对社会生活认识的一个基本概念,对文明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这是时代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这里包含着对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刻思索,阐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  相似文献   

6.
浅谈大学生中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文明创造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其综合素质 ,使其真正能够担负起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重任 ,是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的。事实证明 ,艺术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有其独特的优势 ,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适应力、想象力 ,以及使他们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都有着极大的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广泛的艺术教育已成为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所要论述的是狭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指社会主义在社会领域中创造的积极成果和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事业和社会生活的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提上重要日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处理社会矛盾、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世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法制文明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三大组成部分。法制还是人治,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及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邓小平同志生前就高瞻远瞩,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时期明确指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几十年的社会实践也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法制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法制文明同属社会主义文明,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又相互促进,它们产生与发展都是由社会主义社会与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青年教师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老一代的关怀下,正在为培育我国新一代的大学生、为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他们自身也在实践中成长。随着青年教师队伍的扩大及其在学校地位的日益显现,把他们造就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又红又专的高校教师,就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想目标,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理想的社会要靠理想的人来建设,社会的全面进步有赖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学校是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2.
(一) 职工教育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力发展职工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入地论述了作为科学发展观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中央对于我国所处建设发展时代的新概括,也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新总结。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学校承担着思想文化、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应该成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阵地。因此,首先要把学习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摆在学  相似文献   

14.
振兴中华,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是中共十二大制订的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把文明作为对社会生活认识的一个基本概念,对文明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是时代的要求,是十二大文件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包含着对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思索,阐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  相似文献   

15.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我国人民现在面临的历史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一系列严峻考验面前显示出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6.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社会主义法律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的体现。社会主义法律不仅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方面,即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现行宪法序言中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法律不仅通过自己的保  相似文献   

17.
吴铎 《上海教育》2000,(2):16-18
我国正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前进。从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到这一目标的全面实现,这是我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期,即由传统型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时期。经过这一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中国将以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面貌进入世界先进国家和民族之林。鉴于此,我们要善于把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和内在矛盾,明确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建设生态文明的论断,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进行.在此基础上,他们把实现"环境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把"以人为本"和建立动物多样性伦理作为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共同理想是指作为社会共同意识的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是客家人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充分挖掘和运用客家优良传统中蕴含的丰富的有益营养,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维度解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表明客家优良传统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融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包括客家人在内的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升他们的文明素养。新课改把基础教育定位于公民教育。为此,对青少年学生应着重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