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叙文教学是初一语文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编排的三篇讲读课文和两篇自读课文,均属写人记事文章。这几篇课文,篇幅大多比小学高年级同类课文略长;所记叙人物的思想品质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小学课文更为深沉、含蓄;有的直接记叙,有的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运用也比较丰富;《阿  相似文献   

2.
精讲就是抓住课文的重点讲授。《狼》的重点是什么呢?这得先弄清它的体裁。《狼》是一篇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情况下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得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其内容在于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作某种  相似文献   

3.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单,主人公可以是人、物,但都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深刻的道理于简明的故事中。寓言往往是通过一个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小故事来寄寓和表达某种道德教训和生活哲理。  相似文献   

4.
初一语文课本《寓言三则·塞翁失马》篇中,“父”字在全文中出现了四次,前三次的意义相同。但从发表的文章看,众说不一,有的将“父”字释为“父亲”,有的把“父”字解为“老头”。究竟哪种较适当呢?(第四  相似文献   

5.
[单元概说]这是反映古代生活的单元,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走近古代文人骚客的生活,体验他们对人生的认识与评价,对景物特别的观察感受,同时积累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提高欣赏水平。5篇课文,从体裁上看,前3篇是散文,第4篇是寓言,第5篇是古诗。从内容上看,前3篇散文写作特点各不相同,《五柳先生传》重在高超的写人技巧,《小石潭  相似文献   

6.
焦文林 《语文知识》2002,(10):33-34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无生物。它多采用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的手法,寓深刻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如我国的先秦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2001年高考中,江苏考生蒋昕捷一篇寓言《赤兔之死》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被评为满分作文。寓言这种文学样式也随之身价倍增,许多考生尝试采用这种形式作文。  相似文献   

7.
韩国祭祀活动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国的祭祀活动具有多样性特点,从时间上看有的固定日期,有的则不固定日期;从空间上看,有的在城市或重要的遗址中,有的在家庙,有的则在乡村或神灵活生地;从规模上看,有国家主导的王室祭祀,也有民间家庙祭和灵物祭;从祭祀的目的看,王室祭祀重视政治权威,民间家庙祭祀重视血缘秩序,普遍存在的灵物祭祀强调区域性的消灾保平安功能。  相似文献   

8.
编写辞书是现代欧洲文明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与"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人文教育"有关。在《牛津古典词典》中,我们可以找到Fable词条,却找不到Myth(神话)词条,而Fable通常译作"寓言"。按词条作者的解释,"寓言"故事大多来自口传传统。即便有了这样的解释,我们仍然无法搞清"寓言"与"神话"的差异。在18世纪中期,欧洲文人已经意识到,虽然从形式上看,"寓言"与"神话"都是短小叙事,但却有性质上的差异。如今我们若要像古希腊人理解自己的神话那样理解古希腊神话,就得走回头路,以古典方式编写古希腊"神话"词条。  相似文献   

9.
放飞想象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是不是对童话故事、寓言故事都感兴趣呢?可是,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什么是童话吗?寓言,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所叙述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人是假托的人,不要求真人真事;物是拟人化的物。而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不管是寓言还是童话,都要有意义。如例文《躲雨》,文中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代表了现实生活中一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使文章有了一定的意义。童话和寓言主要运用拟人和夸张的基本表现手法,因此,需要大胆地想象,把可能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小王子》是一本童话 ,也可以不是一本童话 ;是一个寓言 ,也可以不是一个寓言。《小王子》是一个很好看的故事 ,很动人的故事 ,很适合孩子看的故事 (不管是现实的孩子或心灵上的孩子 ) ,也很适合大多数已经变成有点无趣的大人的人。当你看一本书的时候 ,你可以变成一个再创造者 ,这就是一本好书了。不论你的教育程度、职业、《小王子》是一本童话 ,也可以不是一本童话 ;是一个寓言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想】上学期同学们学习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与《蚊子和狮子》等几篇寓言。应该说这几篇寓言的寓意较好理解 ,何况有的作者还明确地加以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寓言就像一池清水 ,可以一眼望到底。其实 ,好的寓言总是让人咀嚼不尽的。《摆渡》是一则短小精悍的现代寓言 ,其寓意具有现实性和多义性。对于这样的文章 ,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深入理解作者对社会、人生、文学的概括和思考。为了实现这一任务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对这则寓言进行分析 ,给学生指引一条深入理解的途径。【教法探讨】一、情节讨论法这一…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想】上学期同学们学习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与《蚊子和狮子》等几篇寓言。应该说这几篇寓言的寓意较好理解,何况有的作者还明确地加以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寓言就像一池清水,可以一眼望到底。其实,好的寓言总是让人咀嚼不尽的。《摆渡》是一则短小精悍的现代寓言,其寓意具有现实性和多义性。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深入理解作者对社会、人生、文学的概括和思考。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对这则寓言进行分析,给学生指引一条深入理解的途径。【教法探讨】一、情节讨论法这一方法立足…  相似文献   

13.
人从外貌上看各不相同。人在内在气质、性格、思维特点上更是各有千秋;有的长于发散思维,有的长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这种差异不仅存在学生个体间,而且还表现在班级整体之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我们曾用了四年的时间,在两个班进行了以培养学生独立研讨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为重点的自然课教学实验,培养了一批较为优秀的学生。现以其中四位作典例,试作浅析。第一组:刘思远、黎春霞黎春霞的发散思维能力强,思维带有跳跃性,知识贮备较丰富,但不求条理。刘思远性格稳沉,思维…  相似文献   

14.
伊索寓言汉译是中西文化交流中具有先驱作用的事件。《海国妙喻》是伊索寓言的第三个汉译本,1888年印行时署名“张赤山译”。张实际上只是编撰者。该书70篇译品,有36篇来自伊索寓言的第二个汉译本《意拾喻言》;其余34篇,有的是其他人翻译的伊索寓言,有的是译自达芬奇、莱辛、克雷洛夫等的寓言,还有的可能是我国文人的仿作  相似文献   

15.
《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学习 时,同学们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寓言是怎样的一种文体。 (2)一些文言实、虚词的含义、用法。 (3)几种特殊的文言句式,以及对比鲜明的 写作特色。 一、关于寓言 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或讽刺性的小故 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寓言故 事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生物,也 可以是无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 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  相似文献   

16.
一、编写意图《文选和写作》第一册第三单元是写人单元,包括六篇课文和单元练习。这六篇课文都是写真人真事的,其中有的写一个人,有的写几个人,写法各有特点。从材料的选择看,有的写人一生的主要事迹,有的写人一生中的几件事情,也有的只写某一个生活片断。从写人的方法看,有平平实实的记述人物事迹的,有着重刻画人物形象的(包括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等),也有在记叙和描写中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的;有客观记叙人物事迹的,也有既记  相似文献   

17.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样的外表。不过环顾周围的人,我们会发现人们的皮肤虽然都属于黄皮肤,但是深浅却不同。有的人皮肤白皙.有的人皮肤黝黑。从世界上看.人们的肤色差别就更大了,欧洲人是白色皮肤.而非洲人大多为黑色皮肤。  相似文献   

18.
我曾接过一个差班。班里60余名学生,留级生就占了43人。他们的学习兴趣极其淡薄,有的消极悲观,认为自己是留级生,老师同学看不起;有的贪玩,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则认为自己来上学是为家长和老师混日子,以至把学习当成精神负担并产生委屈心理。教学开始时,能把一节课安安静静地上完,就算是理想的了。课堂作业也只能收上来一半。面对这种情况,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学生们爱上数学呢?首先,从和学生建立感情入手。此班学生大多贪玩好动,性格倔犟。以前由于数学成绩差,经常  相似文献   

19.
方氏创作寓言凡400余篇,其中入选《当代中国寓言大系》11篇,译成《英语阅读指津》60篇,收有他160篇作品的《方崇智现代寓言》已在台湾面世,《中国文学》用英文和法文向全世界推荐他的寓言,美国的《世界日报》从我国众多的寓言作品中选登9篇,他一人独占6篇,他的作品被选入高规格的《世界寓言精品500篇》中。谁能相信,这些业绩都是由松江二中的一个普通教师创造的。  相似文献   

20.
<正>偶然的一次,我把学生的一篇日记转发到班级QQ群里就下班回家了,目的就是想让大家看看这篇不错的写话。没想到,一进家门,我的手机就"叮咚叮咚"响起来。打开一看,哇,都是家长和学生的热议。有的是文字,有的是声音。他们大多是赞美,有的还对某个词语的运用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