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通过收集语料的方法对中日两国热播电视剧中的劝诱言语行为的间接会话策略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对比考察。数据分析表明:日语劝诱言语行为间接策略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在间接会话策略使用类型上,日语主要倾向于使用"意愿确认型""意愿表述型""信息要求型"3种类型,而汉语则倾向于使用"意愿确认型""意愿表述型""信息提供型"3种策略。在日语劝诱言语行为的教学过程中,应进行文化差异的讲解,避免母语的负迁移,设定多样化的劝诱语境,进而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实施劝诱言语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汉日量词之间的对比研究由来已久,日语中的常用量词多来源于汉语,但汉语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量词"个"在日语中的相应表达却不尽相同。本文从使用范围、用词搭配、语法结构等几个方面考量汉日语言中"个"的表达方式,并对二者的特殊用法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异议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不同的人际语用效果,如引发冲突或促进交际。以当代汉语日常会话中的异议为研究对象,来探析异议表达的具体情形,并从人际语用的角度来分析异议在表达过程中所体现的人际语用取向,以及这些不同人际语用取向对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表达异议也日显重要。作为一种本质上不合作、不礼貌的重要言语行为,异议却往往容易被研究者忽视。基于异议在日常交往、辩论访谈等活动中的实证分析,可以尝试对其主要模式进行分类,探讨不同模式的语用功能。并且为了便于实践中表达异议时模式的选择,影响选择的强弱、显隐、直接间接三对参数被提出。研究旨在补充异议这一言语行为在语用学中的研究,促进人们更好地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手法,对汉语四字成语是如何被改造为日语、融入日语体系的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汉语四字成语日语化过程所产生的词形变化进行分类归纳的基础上,本文对于每一种类型均结合具体词例,通过汉日对比的形式对词形、词义的异同进行分析,必要时还对例词进行文献考证。另外,本文试图从汉语四字成语日语化的视角对日本文化之特征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借鉴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通过英汉语用对比来寻求符合具体情境的跨文化言语行为模式。一方面,运用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分析言语行为表达的非自然话语意义;另一方面,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探索礼貌原则对提高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汉日语中都有第三人称代词,但无论在使用频率还是在使用限制上都有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汉日对比,考察与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相对应的日语表达,探究其对应条件,并分析汉日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汉语和日语里,"鬼"这个字的写法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读音不同。而且有关"鬼"的词在汉语和日语里都多用其比喻义,很少使用"鬼"的本义。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认知视角对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特别是隐喻用法加以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汉语"鬼"词语的贬义用法比日语"鬼"词语的贬义用法多。尤其是表示"讨厌"的贬义用法多。汉语里有强烈的否定意义的用法,而日语则没有。另外,汉语"鬼"的词缀贬义用法比日语丰富得多,更有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考虑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准确地理解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从而避免因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误译、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9.
日语和汉语中都广泛存在因上下文和场景而引发的主语省略现象,但因日语特殊表达而引发的主语省略,汉语往往就很难省略了。日语的这些特殊性表现在授受关系和敬语的表达方式以及表示心理状态、动作等的词语。因此日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远多于汉语。通过分析汉日共有的现象——主语省略,透析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联系,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日语及汉语的道歉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先对日语和汉语母语两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再从形式的观点把道歉的表达分为"定型表达"与"非定型表达",最后以定型表达的使用为中心对B&L提出的D因素及P要素进行了分析与考察。  相似文献   

11.
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着可能表现形式。汉语可能表现形式主要分为能愿动词形式和可能补语形式,日语可能表现形式主要有形态变化形式和固定句型形式两种。本文以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特别是汉语能愿动词为考察对象,分析各自的特征,考察两者的异同,并针对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的误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汉语和日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日语中存在大量汉字词汇,汉语中也存在由日本传入的词汇。这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相互影响,并且产生了大量字形相同的词汇,即所谓的汉日同形词。汉日同形词中的字同义不同现象有待于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日语和汉语中都广泛存在因上下文和场景而引发的主语省略现象,但因日语特殊表达而引发的主语省略,汉语往往就很难省略了.日语的这些特殊性表现在授受关系和敬语的表达方式以及表示心理状态、动作等的词语.因此日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远多于汉语.通过分析汉日共有的现象——主语省略,透析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联系,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特定言语行为意图与特定言语行为条件构成特定言语行为类型,每个言语行为类型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话语模式。但某类言语行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因其构成条件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而带来了话语模式的变化,产生话语模式变式。  相似文献   

15.
异议表达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行为,是冲突的一种形式.本文从探讨异议与礼貌原则的关系出发,以现代汉语交际中一些真实的语料为例,结合具体的语境,探讨了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常采用的模糊限制语策略、部分肯定策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异议、给出反对理由间接表达异议等语用策略.来表达这一本质上并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以达到减轻对对方面子的威胁力度、促进交际曼顺利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汉日语言中的"上"都可用作方位名词,且意义也较相近。但在各自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却都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因此需要对二者的互译进行研究。本文以日语中"~~上"句式结构为原型,通过分析添加的日语格助词成分的不同,整理出七条日语"~~上"句式结构,并对其给出恰当的汉译归类,以期促进汉日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7.
王小帆 《考试周刊》2014,(45):12-13
口误笑话是在言语交际中,因表达失误引发笑点的一种言语行为,是说话人对其试图表达的一种偏离。文章对日常话语中出现的口误笑话进行研究,从语言的音位层和符号序列层对其进行初步分类,并运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解释这些"幽默"话语背后令人发笑的内在机制。希望通过观察、分析实际生活中语言的运用,探索语言的结构特征和使用特征,使人们能够更加完整、深入地理解自身言语行为,并进一步提高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日同形词的形成过程和形式异同,然后找出《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1033个甲级词中658个汉日同形词,从形意、色彩、词性等方面对汉日同形词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以日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词汇时,同形同义词习得无难度,同形近义词和同形异义词应作为习得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
杨晓梅 《考试周刊》2011,(76):31-32
冲突性话语是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之一,通常情况下,冲突性话语产生于异议、辩论、争吵、批评、责任、质问等言语行为。冲突性话语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应:正面语用效应和负面语用效应。本文从冲突话语的起始,展开和结束三个不同的阶段,运用语用学得相关理论,看话语冲突是如何引发这两种效应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可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语言形式及其影响等提供更合理的语用学解释。  相似文献   

20.
《学周刊C版》2017,(21):56-57
尽管礼貌待人是一种社会礼仪规范,然而非礼貌言语行为作为言语交际策略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乃至戏剧话语中也很常见,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以Bousfield的非礼貌理论为研究框架,以近年来最火的一部宫廷剧《甄嬛传》为研究对象,以剧中人物台词为语料,来分析戏剧话语中非礼貌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