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重庆市"领雁工程"是城乡教育帮扶模式的探索性实验,利用城市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功能促进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通过对重庆市40所农村中小学项目校的调查发现,超过80%的普通教师和管理干部均感到满意。调查结果表明:该工程有助于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增强,但仍存在组织松散、效率不高和交流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需强化过程管理、深入了解农村学校的实际需求和建立健全城乡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2.
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具有重要意义。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存在着教师聘任制和学校管理教师体制障碍、校长阻拦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交流轮岗教师后顾之忧多、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收入大大减少等障碍。破解这些障碍,须采取教师管理模式由“校管校用”到“县管校用”转变,建立县级名师库,实行县域内名校集团化办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交流轮岗教师的经济待遇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以校为本,教师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主动加强学校与外界、教师个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教育专家、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一般教师等的有效整合,才能创新性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现状,我们根据教育科学原理、理论和方法,为农村中小学开展开放型校本教研提出了"主题研讨式"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目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加该计划的“骨干教师”需要有明确的任务认知.调查表明,参加“国培计划”的“骨干教师”的选派工作不完善;“骨干教师”认为参加“国培计划”确实提高了自身专业实践能力,但是能力的提高与任务的实施不完全匹配;“骨干教师”对其任务的认知具有“个人取向”;“骨干教师”期望目标与今后在实践中实施的任务有一定的认知错位和落差;“骨干教师”任务实施需要多方支持,特别是学校和行政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全国范围内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研、培训活动广泛开展,蔚然成风,而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成为新时期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此大背景下,成都市委、市政府用城乡一体化统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提出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扩大优质教育总量.成都市教育局也提出统筹城乡教育,推进城乡一体化,并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在这些背景下,成都市教育局将"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为14个郊区(市)县1500名农村骨干教师进行为期4年的培训"列为2005年工作要点,由此,开启了成都市1500名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一般经历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新期四个阶段。骨干教师发展期停滞问题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骨干教师个人的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解决骨干教师发展期停滞问题的主要对策有:骨干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探索,保持自身先进性;学校应重视校本研究,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不断探索,构建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培训模式;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骨干教师培训、认定制度和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区优质学校托管农村薄弱学校的路径与方法,并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探索了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意义,各种跨校协作共同体组织与活动,创新了校际协作管理制度,开发了跨校活动课程,使城乡学校教师与学生都得到了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前,晋中市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管理办法》。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校长和教师交流将有以下变化:一是更加重视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从今年起,要求各县(市、区)每年参与交流的教师中,骨干教师不低于20%,且必须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配备骨干教师,使每校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专任教师的10%。二是推行联盟式和集团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构建城乡教师学习实践共同体是成都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构想之一.文章紧密结合成都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要构建城乡教师学习实践共同体,需组建一批供农村骨干教师、校长进城跟岗研修的实践学习基地学校.文章从审查、设计、行动、监测与评估的角度对农村骨干教师进城跟岗基地学校的建设与运作进行探讨,以期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区优质学校托管农村薄弱学校的路径与方法,并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探索了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意义,各种跨校协作共同体组织与活动,创新了校际协作管理制度,开发了跨校活动课程,使城乡学校教师与学生都得到了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职跨校交流是北京市东城区推进教育系统人力资源共享的一项制度,于2009年6月推出。具体要求是:"各校中层以上干部要在3学年内至少完成1人为期1学期的学区全职跨校交流任务";教师交流要"根据学校需求,各校3学年内完成15%区级以上(含区级)骨干教师学区内为期1学年的全职跨校交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项为期7年的干部教师大规模轮岗交流项目的起点,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宣布,全区中小学1618名干部、教师今年将参加跨校轮岗交流。东城区规划新学年参加轮岗的专任教师占全区专任教师总数的10%,骨干教师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的20%;到2020年,参加交流的专任教师将超过全区专任教师总数的80%,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轮岗实现全覆盖。东城区将开展8种形式的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包括研修员与学科骨干教师双向交流轮岗、校际联盟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与培训需求,本文对参加河池学院2012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47所农村学校的136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重,学校科研资源匮乏,教师的科研积累及科研能力亟待提高。教师有教育论文撰写、教育科研方法、课堂观察等方面的培训需求。建议通过建立科研管理与激励机制,开展教科研一体化校本教研模式,鼓励教师终身学习、科学反思,高校专业引领与区域校际合作互助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教育局规定,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单位)推出“骨干教师跨校兼课兼职制”,骨干教师可以不超过两个学校的跨校聘请,进行跨校兼课或跨校兼职。该市47位省特级教师、市名教师、省名教师培养人选、市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将不再仅仅受聘于一所学校。  相似文献   

15.
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教师成长新需求要求教研工作突破传统模式,推进创新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发挥教育综合优势,成立直属附校学科教研共同体,整合多所附属学校和大学学科资源,聚焦学科教研核心,开展跨学科、跨学段、跨学校的教研活动。针对不同学校、学科、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和特点,定制化设计教研内容,创新教研形式,将大学学科和专业资源与中小学教师教研需求进行有效连接,激发教师参与的主体意识,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形成了“大学-附校”共同体教研的良好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闫祯 《教育探索》2006,(11):120-122
对天水、陇南两市150多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调查反映出,两市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文凭、学历等显性指标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反映出两市骨干教师在学力、专业素养、创新意识、科研能力、责任心和事业心等隐性指标上并没有真正得到相应的提高,存在着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整体支持性环境不够理想等问题。要实现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要在关注骨干教师自身生命意义、提高骨干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构建有利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机制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实现学校发展与骨干教师发展的一体化,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宽松、和谐、信任、合作的氛围,提供高效、系统、多样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学习和成长的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急需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强烈呼唤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需求与低素质教师队伍的矛盾,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急需提高与经费不足而致使培训滞后的矛盾已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这些矛盾,我市确立了以“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促教师培训全面发展”的培训思路。一、正确认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骨干教师是教师的楷模,是学校教…  相似文献   

18.
近期,南雄市市区及平原镇的38名小学教师,对口到教师缺编的山区镇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援教育工作。南雄市坚持“超编支援缺编,强校支援弱校,城市支援农村”的原则,采取个人报名和组织考察的方式,建立了教师交流制度。从今年开始,该市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的工作,鼓励和组织市区、平原、强校的教师到山区薄弱学校任教。教师在交流期间,只转临时行政、组织关系,原隶属关系不变,由派出学校和接受交流的学校双重管理。300多名符合条件的教师踊跃报名参加,最后确定了38名年轻的骨干教师,其中女教师7名。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43…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自觉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使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中存在“限制性规定与尝试性行动”“社会惰化现象与教师科研热情”“学校群体思维与教师个体创新”等诸多组织行为冲突。推动“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建设是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应有超越。在组织属性上,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强调个体目标优先、教师专业归属感、成员构成多元化、专业权力分散、成员间相互信任、知识分享上的集体作用等;在知识特征上,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追求个人经验与思考的互补性,研究过程表现为深度学习与创新行动,科研输出力求个性化、实验性与启发性;在文化品质上,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依靠友谊哲学,具有学习型组织型态、灵动风格、积极氛围和自然生态。区域构建跨校非正式教师科研共同体的政策支持包括:以筑巢孵化、共融网站、成果推广为内容的平台支持,以规定导引、榜样示范、学会联结为形式的组织支持,以研训辅助、项目支持、经费激励为路径的资源支持,以督评带入、晋升参照、专项评优为方法的评价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小学分散点多 ,教师素质差异大 ,如何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呢 ?我们的做法是 :  一、教师培训学习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几年来我镇除了学校每周定时组织两小时的教研组活动外 ,镇教委办每月还定期分别组织各年级进行中心教研组活动 ,时间半天 ,由教委办辅导员作有关教学辅导 ,选派骨干教师进行教学讲座。通过教研活动 ,教师通研教材 ,切磋教法 ,开展课题研究 ,组织课堂评析 ,会诊教学疑难 ,交流学习体会 ,把教师培训落实到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去 ,从而发挥以学校作为培训教师的主要阵地的作用。  二、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我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