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德育实效性的低迷状态长期困扰着高校德育工作者,在生命教育视野下,德育与生命的疏离是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因此,高校德育应追求生命关怀的理念,因为生命关怀是高校德育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德育中的具体体现、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殷切呼唤.鉴于此,高校德育应以尊重生命为基本内涵、以追求人生幸福为终极目标、以激发情感为重要过程、以理解与对话为主要方法,切实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师生对高校德育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高校德育课程中生命教育的内容不够明确,导致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效果欠佳;高校德育教师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储备和研究较少,导致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不足;高校德育课堂功利化倾向与生命教育格格不入;高校德育课堂教学缺失个别关怀影响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因而要挖掘高校德育课程的独特资源渗透生命教育;全面提升高校德育教师生命教育的素养;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邵艳 《文教资料》2011,(1):148-149
现代大学生需要生命关怀。高校德育生命关怀的缺失包括:高校德育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导致生命关怀的缺失:高校德育内容单一、抽象和封闭忽视生命教育:高校德育模式由“知识性德育+日常性德育”组成漠视生命关怀教育;高校德育的方法过于简单没有发挥道德教育的规范导向作用。要实现高校德育生命关怀,我们必须坚持“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统一:构建以生命关怀为主体的现代德育的内容体系:改进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重视生命关怀教育;构建生命关怀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4.
从生命关怀教育的现状及内在价值着手,探索生命关怀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路径选择,呼吁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展生命关怀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大学生自杀、伤人事件的频繁发生,昭示我们反思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要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改变传统的德育理念,把生命教育作为其重要内容。生命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德育内容、方式和机制等多方面着手,努力构建一个生命化的“大德育系统”。  相似文献   

6.
关怀式教育是德育中转变知识论范式,回归对个体道德情感、生命价值关照,以个体发展需要的关怀、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尊重与实现为价值诉求的德育。针对国内高校德育中关怀式教育的缺失,积极构建关怀式教育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育首先应该是一种道德关怀。德育中的人文关怀要求教师以生动的情感、丰富的生命去触发学生的情感、润泽学生的生命。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班主任正是以关怀为核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育人为主要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关怀伦理视野下的德育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以及师生的共同成长。当前,中学德育应该在克服情与理、公共与私人、公平与偏心等矛盾的基础上,将学会关心作为德育的重要主题和主要途径,发展德育中的人文关怀,促进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生命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崭新课题,即只有真正做到关怀生命、关注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命、生活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增加亲和力,富有感染力,提高实效性,才能服务于个体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文章阐述了生命关怀教育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命关怀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校德育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人文关怀是对大学生生命、生存、发展现状的积极关注,是对大学生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实践的主动关照,是对大学生适应、发展和创新能力的热切关怀。加强高校德育的人文关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人文彰显,是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对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教育的重点。明确德育概念,认清德育关注生命成长的功能.建构多层次的教育目标.把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选择生活化的德育方法.才能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是高校提高德育实效的终极目标。目前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不够,应在科学性观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关注和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德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弑师行为作为社会问题的暴力犯罪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原因,探讨施害人的犯罪心理非常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反思我国目前的高校德育:在德育中加强心理引导、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生命关怀教育无疑是从源头上遏制弑师悲剧、建设和谐校园的有益举措。  相似文献   

13.
情商培育与德育的分离,是当前学分制下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实现情商培育与当代德育的融合是学分制下高校构建“以人为本”德育理念,实现“占有式德育”向“生存式德育”转换的内在要求。情商培育是实施情感教育法的本质要求,有助于拓宽学分制下高校德育的实践途径、丰富德育方法论研究.是学分制下高校德育走出实效性低下困境的现实之维。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高校德育质量,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值得高校德育工作进行认真地思考。影响高校德育质量和效果的原因很多,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这些困难,并通过积极的德育实践探索,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质量,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德育实效性低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为德育工作创新提供了契机,结合创业教育的德育功能,转变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方法,是提升高校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实施主体性德育教育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通过符合学生主体需求的德育理念的确立、德育目标的设置、德育内容的设定和德育评价的实施等正面引导,列出相应的负面清单,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引导学生走向主体自律,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实效性较低。生本理念强调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和主体,以尊重学生的自然生命为基点,有助干建构关怀生命、关注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命、生活质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德育实效性低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为德育工作创新提供了契机,结合创业教育的德育功能,转变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方法,是提升高校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当前德育体系构建呈学科化偏向及运行机制不畅、资源整合不够影响了德育实践育人的效果。高校德育实践育人要超越分割,走向整体,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体路径为:在健全统筹兼顾与协同联动育人机制的基础上,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学校主导与自我发展、校内资源与社会力量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全程贯穿、全面关怀、全力助推、全域覆盖的高校德育实践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从思想政治注重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当前高校人文关怀缺失的现实表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三方面对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审视与反思,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